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吴梓

图片来自华人百科

基本资料

性别
出生 (1939-) 1939年-
国籍 中华民国
政党 中国国民党

吴梓生于(1939年-),台湾台北州基隆郡(今台湾基隆)人,中华民国政治人物,台北平溪人,生长于瑞芳九份,曾任立法委员,是首先提出“中国国民党台湾化”与“台湾优先”论述的重要人物之一。

简介

吴梓出生于日治时代台北州基隆郡平溪庄(今新北市平溪区)。父亲是瑞芳九份的矿工,故吴梓生长于九份,考取板桥高中,后进入国立中兴大学园艺系就读;之后又于国立台湾大学取得硕士文凭,并于中国文化大学取得农学博士学位,前往美国加州柏克莱大学担任访问学者,历任中国文化大学园艺系讲师、副教授、教授。吴梓在中国文化大学创立造园景观学系并担任系主任,推动台湾的景观学术与实务。

吴梓早年参与救国团活动,曾经出任救国团大专中心总干事;后曾经向中国国民党争取台北市议员台北县长的提名,但都未被提名;直到1980年,吴梓在努力经营及服务地方基层多年后,获得中国国民党提名参选立法委员,并且当选,并于1983年、1986年、1989年连任。吴梓在担任立法委员期间,于1988年与饶颖奇林联辉黄主文纪政刘兴善林钰祥陈哲男庄国钦蔡璧煌等人组成党内次级团体“集思会”,并且提出“台湾优先”、“国民党台湾化”等党内改革理论。因而与赵少康郁慕明等人的“新国民党连线”以及党务系统的宋楚瑜关中等人对垒。其中批判宋楚瑜的辞语“宋叛”一词,便是吴梓首先使用的。

1992年第二届立法委员选举中,中国国民党大败,集思会由于郝柏村、宋楚瑜、徐立德等的打压,除陈哲男与黄主文连任之外,包括吴梓在内的成员几乎全军覆没;吴梓退还国民党党证,由苏志诚转交中国国民党主席李登辉,自行退出中国国民党。1994年,吴梓参选台湾省长,竞选期间大幅攻击中国国民党提名候选人宋楚瑜,并且在选举最后关头要求选民“心支持吴梓,票投陈定南”,要求支持他的选民将票投给较有胜算的民主进步党提名候选人陈定南,终获两万五千馀票,得票率0.3%。1995年,吴梓于台北县参选立法委员,但是落选。

2001年台湾团结联盟成立时,吴梓曾经受邀加入台联,但吴梓未加入。同时期,吴梓受李登辉邀请,筹办李登辉之友会

生平

吴梓年轻时曾在台北县瑞芳镇的九份担任矿工,之后考取板桥高中,后进入国立中兴大学园艺系就读;之后又于国立台湾大学取得硕士文凭,并于文化大学取得农学博士学位。吴梓曾经前往美国加州柏克莱大学担任访问学者,历任文化大学园艺系讲师、副教授、教授。吴梓在文化大学首创造园景观学系并担任系主任,推动台湾的景观学术与实务。[1]

政治生涯

吴梓早年参与救国团活动,曾经出任救国团大专中心总干事;后曾经向国民党争取台北市议员、台北县长的提名,但都未被提名;直到1980年,吴梓在努力经营及服务地方基层多年后始得到国民党提名参选立法委员,并且当选,并于1983年、1986年、1989年连任。吴梓在担任立法委员期间,曾经于1988年与饶颖奇、林联辉、黄主文、纪政、刘兴善、林钰祥、陈哲男、庄国钦、蔡璧煌等人组成党内次级团体"集思会",并且提出"台湾优先"、"国民党台湾化"等党内改革理论。因而与赵少康、郁慕明等人的"新国民党连线"以及党务系统的宋楚瑜、关中等人对垒。其中批判宋楚瑜的辞语"宋叛"一词,便是吴梓首先使用的。

1992年第二届立法委员选举中,国民党大败,集思会由于郝柏村宋楚瑜徐立德等的打压,除陈哲男与黄主文连任之外,包括吴梓在内的成员几乎全军覆没;吴梓退还国民党党证,由苏志诚转交国民党主席李登辉,自行退出国民党。1994年,吴梓参选台湾省长,参选期间一路炮打国民党提名候选人宋楚瑜,并且在选举最后关头要求选民"心支持吴梓,票投陈定南",要求支持他的选民将票投给较有胜算的民主进步党提名候选人陈定南。1995年,吴梓于台北县参选立法委员,但是落选。2001年台湾团结联盟成立时,吴梓曾经受邀加入台联,但吴梓未加入。同时期,吴梓受李登辉邀请,筹办李登辉之友会。[1]

相关讯息

台海网9月28日讯 2008年马英九上台执政后,历经经济衰弱、88水灾、"内阁"改组等政治风暴,连任之路是否受影响?前"立委"吴梓接受中评社专访时表示,2012年应该没有什么奇迹发生,纵使国民党政绩很差、施政也不怎么样,但因民进党没有雄才大略、缺乏有志气的新生代,2012年当年还看不出有挑战马英九实力的人。民进党现今面临著严重的政治领导人才断层危机。

据中评社报道,70岁的吴梓,截至2012年曾任四届"立委"。早年国民党主流、非主流路线之争,由吴梓、黄主文的"集思会"与赵少康、郁慕明"新国民党连线"抗衡,后来参选台湾省长与宋楚瑜相争,"宋叛"出自吴梓之口。吴梓与马英九的父亲马鹤凌曾在救国团共事,马英九叫吴梓为"吴叔叔",曾亲自打电话给吴梓感谢其建言。

吴梓也点出民进党另一个致命伤,执政8年期间,从草莽时代到取得政权,一直没有建立强有力的台湾主体性,民进党人士不仅未能理解"台湾主体性"的真意,甚至很排斥中华文化,这样不对。

所谓"台湾主体性"应该立基于文化层面,台湾主体性应以华人及中国文化为基底,融入西班牙、荷兰、日本、战后欧美对台湾的影响,去芜存菁、形成真正的台湾文化,民进党执政时并未确立台湾主体性。民进党应该把台湾割让给日本,日本归还台湾给中国,以及二次战后形成独特的台湾文化,融合每个不同统治时期的文化特色形成新的台湾文化,很可惜地,民进党错失了这个机会。

他认为,吸收别人的精华、去芜存菁最容易,因为菁华可以掌握,国民党对台湾的最大贡献就是把最菁华的汉文化带到台湾。

一直坚守台湾主体立场的吴梓说,台湾与大陆经过60年的分隔,假如台湾自己形成一套台湾的价值,马英九何须局限于不统、不独、不武"三不"政策。他认为,"不统、不独、不武"的两岸政策最困难落实,不仅落伍、也最吃力不讨好。

曾经用笔名"黑卒"写信给马英九的吴梓说,"不统、不独、不武"、"维持现状"就是落伍,"不统、不独、不武"只是过渡时期的权宜措施,台湾的未来趋向只有两条路,一、建立独立自主,让人民自我管理、自治,享受小而美,独立自由的国度;二、并入到大中国里面,以"不统、不独、不武"暂时的过渡思维看台湾,或许眼前还可以走得通,但绝不是未来的标的。

吴梓认为,把台湾建立成"主权独立的国家",是多数台湾人民的愿望,若要把台湾送给中国大陆,非常容易,"吴三桂人人可以做,只要引清兵入关就可以办到"。当年,民进党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很尖锐,马英九提出"新三不"迎合台湾整体气氛而且当选了。

徜若,马英九在4年"总统"任期内,踩遍台湾每一寸土地,闻到台湾泥土的芬芳,或许更能感受必须在台湾生根、自然而然爱上台湾这块土地,马英九连任后会不会改变思维?还很难说。

马英九在1968年第一次参加救国团举办的三民主义研究会,认识马英九超过40年,吴梓说,他至今仍对马英九有很大期许,希望马英九像李登辉,现阶段只是隐藏未来的发展;假如2012年,马英九连任,说不定"不统、不独、不武"的两岸政策会有所改变,他并不认为马英九最终目标是"终极统一"。

询及吴敦义担任"行政院长"的看法?吴梓说,马英九与刘兆玄的学科很好、术科不好,马刘秉性纯良,属于好老师、好学生类型。吴敦义则是术科很好、学科不好,这并不是指吴敦义秉性不佳,却"太用心了",他本人30多年来,每一年都接到吴敦义的贺卡,吴敦义实在不简单。

俗谚"常常向别人洒香水、自己不会不沾上几滴",吴敦义就是常常向别人洒香水,就沾了好几滴香水(指担任"行政院长")。不过,吴梓坦言,只在参与台湾政坛的人,都不会喜欢吴敦义,他孤傲、油条、精明、自私、没有朋友,但是很用心、能力也很强,担任"阁揆"绰绰有馀、难不倒吴敦义。

然而,担任"行政院长"最重要的工作是认知台湾,以吴敦义过去的经验与认知,对台湾还没有真正的认知,因此,认知台湾未来的走向、认知台湾人民内心深一层的寄望是吴敦义最重要的任务;他建议吴一定要了解大多数台湾人民的期望是什么,努力争取台湾人民的认同,这样吴敦义就可能变成辅佐"元首"的大功臣。[1]

参考资料

  1. 1.0 1.1 1.2 吴梓. 《参照华人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