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吴兆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吳兆奇先生撫琴

吴兆奇(公元1921年-- ),苏州人,现代吴派琴家。为吴派名家吴兰荪之子,吴兆基之弟。[1]

傳承家學 琴風自然

吴兆奇承家学,自幼学琴,并一直参加苏州的古琴活动,他在弹琴时,讲究中正平和、清微淡远,强调自然而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他曾在苏州的文化宫任职,并曾请刘少椿在文化宫传授古琴。文革时期,他一度停止弹琴,直至文革结束。他后来定居南京,为南京金陵琴社秘书长。

【我彈琴的經歷和體會】

古琴跟其他任何一種彈撥樂器比如古箏琵琶的韻味都不一樣,這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後來我慢慢領悟到,古琴比古箏琵琶更能體現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我爲什麼講優秀傳統文化,這是因爲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如三綱五常之類的文化我們不要去傳承。

中央電視臺每天都會播放:“傳承文明,開拓創新”,傳承什麼文明呢,就是傳承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優秀部分。那麼究竟什麼是優秀的文化呢?照我的理解,中國傳統文化最主要的有兩家,一家是儒家——孔孟,一家是道家——老莊。儒家的重點是“教化”,教化人,用音樂、用古琴教化人,儒家的本質精神就是“仁者,人也”,就是要以人爲本,從自己做起,以身作則、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些思想都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優秀的部分。

儒家的精髓是“仁”,另一方面是“禮”,但是我認爲“禮”的思想中也有不可取的部分,所謂三綱五常我們就不應去繼承。儒家還提出“中庸”。我認爲“中庸”是優秀的文化精神,“中庸”就是不偏不倚,“中”就是“正”、“過猶不及”。這種精神也體現在琴上,我們經常提出琴音要“中正平和”、“清微淡遠”,“中正平和”就是體現儒家的這種理念,而“清微淡遠”則是體現道家的文化理念。

道家崇尚自然,崇尚超脫,和儒家不盡相同。老莊其實並不是不熟悉社會、政治,他們非常瞭解社會和政治,但是他們不介入社會,而是超脫於社會。道家崇尚自然,反對人爲,我的理解是自然的山水、森林、草木不要去破壞,自然有其自身發展的規律,而社會也有其發展規律,我們不要去做人爲的破壞,人類對自然破壞的教訓難道還少嗎,三年困難時期爲什麼會“困難”,難道是自然災害嗎?並不是自然災害,七千人大會以後,劉少奇曾經講過困難時期是:三分自然,七分人禍。所以道家的一些思想,如主張尊重自然規律,是值得我們借鑑的[2]

南大古琴社的成員都是年輕的學生,我有一個想法:後生可畏,往往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樣才能將古琴不斷傳承下去。最後我用幾句話作爲結束語,也送給大家:自出超然,處人愛人;無事成仁,有事嶄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自然而然,任其自然。                   ——2004年12月5日·南京大學古琴社成立儀式上吳兆奇先生的講話

視頻

【尋山古琴】吳門謝道長訪談 / 傳統琴派當代沖擊 / 吳兆基弟弟吳兆奇是地下黨
EmbedVideo is missing a required parameter.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