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吴大任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吴大任
吴大任
出生 1908年12月
广东省高要县
逝世 1997年3月19日
国籍 中国
职业 数学家,数学教育家,我国积分几何研究的先驱之一。
知名作品 《微分几何讲义》

吴大任,(1908年—1997年),数学家,数学教育家,我国积分几何研究的先驱之一。

个人简历

吴大任1908年12月出生,祖籍广东省高要县,祖父与父亲都是前清科举出身,祖父早故。中华民国成立后,父亲吴远基曾从事工商业,后主要从事文教事业,曾任中学校长,更多时间编写高要县县志。

吴大任1908年出生于天津。1915年初,因母亲病重,全家迁回广州,母亲去世后又迁回老家。吴大任1919年毕业于高要县立模范小学,曾先后在肇庆和广州上私塾,阅读了大量古籍和小说,奠定了他的语文基础。1921年考入南开中学,数学和语文成绩一贯优良。中学时期使他受益最多的是高中数学教师刘乙阁。1926年毕业时他被免试保送入南开大学,并免交学宿费。

在大学期间,他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广泛阅览各种书刊。初入大学时他选了物理系,有些课他与陈省身、吴大猷同班上,饶毓泰对他们的成绩备加赞扬。现代物理课使吴大任接触到当时物理学的某些前沿成就。饶毓泰让他阅读了R.A.密利根(Millikan)测定电子电荷的实验报告,并在班上讲述。吴大任看到密利根在《物理评论》上发表的关于宇宙线的最初几篇文章后,就写了一篇综述性短文,在学生组织的“理科学会”编辑出版的《理科学报》上发表,饶毓泰看到后极为赞赏。  

个人履历

1908年12月8日出生于天津市。

1926—1930年在南开大学数学系学习,获理学士学位。

1930—1931年在中山大学先后任助教和预科兼高中部教员。

1931—1932年在清华大学数学系读研究生。

1932—1933年任南开大学数学系助教。

1933—1935年在英国伦敦大学数学系学习,获科学硕士学位。

1935—1937年在德国汉堡大学作访问学者。

1937—1942年任武汉大学教授。

1942—1946年任四川大学教授。

1946年—任南开大学教授。

1949—1961年任南开大学教务长。

1952年—历任中国数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名誉理事长。

1961—1982年任南开大学副校长。

1997年3月19逝世  

个人成就

吴大任是我国最早从事积分几何方面研究的数学家之一。他第一个对椭圆空间的积分几何作系统的研究,获得了运动基本公式等重要结果。他证明了关于欧氏平面和空间中的凸体弦幂积分的一系列不等式,并由此导出一些关于几何概率和几何中值不等式。在非欧几何方面,他用三维空间的点来代表一维射影变换而得到一种(以一个实母线二次曲面为绝对形的)非欧空间一般运动的表达式。在圆素和球素几何方面,姜立夫教授首次提出对称实二阶方阵和埃尔米特(Hermite)方阵依次代表平面上的拉氏(拉盖尔(Laguerre))圆和空间的拉氏球,用相应的2×4阶矩阵代表李(Lie)氏圆和李氏球。根据姜立夫生前的意愿,吴大任一直积极协助中山大学黄树棠对姜立夫倡导的圆(球)素几何进行整理并继续研究。吴大任和黄树棠合作,得到辛反演的辛等价类,各类的标准型以及各类辛反演下的不变圆集。在他的帮助下,黄树棠结合辛反演不变圆集的分析得到了辛反演的辛相似类,杨淦则分析了辛反演的不变球集。

在“文化大革命”后期,吴大任以微分几何为工具,开展了齿轮啮合理论的研究。数学系为此成立了专题研究小组,吴大任为组长,成员有严志达和骆家舜。这项研究工作持续了大约10年,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建立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吴大任在严志达的奠基性工作的基础上,对共轭齿面的几何理论作了系统阐述,又在酒井高男和牧充的工作基础上对二次接触现象和二次包络理论作了数学处理,把这理论应用于直接和间接展成法并得出平面二次包络中的具体公式。天津机械研究设计院的张亚雄和齐麟运用了这个成果,设计研究出具优异性能的新型蜗轮蜗杆副,已有系列产品在国内外销售。吴大任等人合作的“齿轮啮合原理”的研究得到了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的表扬和天津市1979年科技成果一等奖。

吴大任的课堂讲授深受学生欢迎,特点是条理清楚,推理严密,语言缓慢而简练。他所编的教材也具有相应特点。他1959年出版的《微分几何讲义》,获科技图书一等奖和国家教委教材一等奖。他领导和参加编写的《空间解析几何引论》获国家教委教材一等奖。和骆家舜编写的《齿轮啮合理论》已由他改写成英文版,书名为《AGeometricTheoryofConjugateToothSurfaces》,由新加坡世界科技出版社出版。吴大任共翻译了7部著名的外文数学教材和专著,除上述《高等代数引论》外,还有K.克诺甫(Knopp)的《函数论》(与陈合译),Γ.希洛夫(щилов)的《线性空间引论》(与南开大学几位教师合译),H.霍普夫(Hopf)的《整体微分几何》,A.桑塔洛(Santalo)的《积分几何与几何概率》,F.克莱因(Klein)的《高观点下的初等数学》第三卷(该卷名为《精确数学与近似数学》,与陈合译),布拉施克和K.莱希特魏斯(Leisstweiss)的《初等微分几何》。 在数十年教育实践中,吴大任经常在各种场合发表对我国教育工作的见解,他的一些建议已见于实践。例如,针对“文化大革命”后学制过度缩短,呼吁适当延长学制;针对教育工作缺乏统一筹划及领导,建议成立国家教育委员会等。 吴大任认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之间,客观上都存在着差异,因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等既应表现统一要求,又应含有必要的灵活性。高等学校必修课不应过多,应多设选修课;中等学校也可设选修课;要保证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用于课外阅读和文体活动。他主张经历9年义务教育之后,高中可分文理科。这种做法不但能使学生发挥各自特长,也可以解决教师数量和质量上的矛盾。他认为人才培养和机械产品不同,不能强求划一。他认为高等学校专业应大为拓宽,确保一定广度和深度的基础,这有利于提高毕业生的适应性;缩减教师编制,有利于交叉学科的成长,也有利于高水平人才的成长。他说,“不要把专业和职业混同,不能把‘学以致用’理解得太狭隘”,因此他认为应当十分重视基础学科。他强调要大力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希望改变高分低能现象。他主张在德智体各方面对学生严格要求,但不能把“全面发展”理解为“全优”、“全能”,指出应当停止单纯按升学率对中小学排队的作法。在招生工作中他一贯反对歧视女性和残疾人。吴大任教育思想形成的基础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和他本人的学习、科研、教学和教务行政工作的实践的体会。

在吴大任80寿辰之际,1988年10月17日南开大学为他隆重举行了执教50余年业绩庆祝大会。校领导表彰了他数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对学校教育的无私奉献,同事们称道他公道正派,真诚坦率,平等待人的民主作风以及对同志的团结合作精神;他的学生则赞颂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富有启发性的讲授和对年轻一代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