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吴秉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吴秉纯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吴秉纯,男,汉族,1937年2月19日生,吉林省扶余县人,研究员,1937年2月19日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导师。1961年8月,毕业于沈阳药学院(今沈阳药科大学)药学专业。同年9月,分配到黑龙江省祖国医药研究所中药研究室工作。现任中药药理实验室名誉主任[1]、院学术与学位委员会委员。兼任国家药品评审委员;省中医药科技进步奖[2]、重大攻关项目及自然科学基金评审委员、专家;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导师、《中药药理与临床》杂志编委;黑龙江省药学会理事;省中药协会及食文化研究会中药专家;省科技厅创新体系中药组首席专家。

基本信息

人物说明----中药药理实验室名誉主任

民 族 ---- 汉族

出生地点----吉林省扶余县

出生日期----1937年2月19日

国 籍 ---- 中国

职   业 ---- 医疗教育工作者

毕业院校----沈阳药学院

科   室----中药药理

教学职称----研究员

执业地点----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药理室

专   业 ---- 中药学

教育经历

1961年8月毕业于沈阳药学院药学专业。

工作经历

1961年9月分配到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药理室从事中药研究工作至今。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药(包括中药复方)及中药新药研究工作。重点研究补益方药,与临床虚证相结合,进行扶正固本治则研究。

学术兼职

曾任中药药理研究室主任、中药研究所所长等职。现担任中药药理实验室名誉主任;院学位与学术委员会委员;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导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同时兼任国家药品审评委员;省中医药科技进步奖、重大攻关项目、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药药理与临床》杂志编委等职。

学术思想

突出中医药特色积极倡导中医治则研究

认为中医治则是治疗疾病的准则理论,又是确立治疗方法的依据,还是探索中医精髓"辨证论治"和"理法方药"的基础,辨证论治是治病求本的具体体现,并提出以药理等现代科学技术方法来探索中医扶正固本治则等理论实质。认为正气不足是形成"虚证"的主要病机,"虚则补之",对虚证的治则和治法,就是在扶正固本治则指导下,采用补益法(或称扶正固本法),针对不同虚证,分别选择补气、补血、补阴和补阳药等中药及复方制剂。

固本治则指导下的补益法不仅能治疗虚证,而且还能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完全符合早在《内经》中就提出的"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强调防患于未然。

首选补气方药

为阐释扶正固本作用及其实质,导师首选了补益药中的补气药(包括复方)进行研究。气的基本功能有很多,其中正气是防御功能的物质基础。补气药主要应用是扶正,使正气加强,除了有助于机体抗御外邪和祛除病邪的能力外,还有助于治疗"气虚证",达到《素问•刺法论》所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千"的目的。

补气方药扶正固本作用及其实质探讨

在选择刺五加进行系统药理作用及在此研究基础上,又选择黄芪、玉屏风散、人参、四君子汤等补气方药进行与补气功效有关药理作用研究及探讨扶正固本作用及其实质。

倡导并提出发挥中医药防治病毒感染性疾病

导师倡导并提出在中药尤其在中药新药研究方面,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首先提出要发挥中药在防治病毒性感染方面优势。病毒性感染的发病率和传播速度远远超过其它病原体所致的疾病,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和生命。某些中药抑制病毒或有促进或诱生干扰索作用,此作用几乎可以抑制所有病毒的繁殖,此外还有增强或调节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中医药的优势在于临床实践,中医药防治病毒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疗效优于化学药物。

突出地方优势

在中药新药研究上要突出地方特色优势,立足天然药物资源优势,结合临床,面向生产,研发防治常见多发病及地方病、疑难病药物。

科研成果

研制了复方满山红,复方齐墩果酸等复方制剂,采用现代药理学方法,开发研制了肝喜乐、舒眠片、刺五加、满山红、冠心宁、保和冲剂、消渴冲剂等药物。

获奖情况

获各级科技进步奖16项。

主要论文

[1]吴秉纯,郑松涛,高景太,师青春,杨桂英. 中药"安脑片"主要药效学试验研究[A].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全国中药研究与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2001:2.

[2]吴秉纯. 中药新药毒理学研究的几个问题[A]. 中国药理学会.中国药理学会毒理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中国药理学会:,2004:1.

[3]吴秉纯,杜英. "宁神灵"药理作用的实验观察[J]. 中药药理与临床,1985,00:43-44.

[4]吴秉纯,刘瑞梅,郭秀芳,董天慧,孙献芬,高奎斌. 刺五加药理作用的研究[J]. 中医药学报,1985,02:29-32.

[5]吴秉纯,肖同章,杜英. 五味子茎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观察[J]. 中医药学报,1987,03:32-33.

[6]吴秉纯,孙献芬,杨桂英. "当归补血汤"配伍学研究[J]. 黑龙江中医药,1989,04:41+49.

[7]吴秉纯,张文娟,李永光. 治疗乙型肝炎中药药理研究进展[J]. 黑龙江中医药,1994,04:52-54.

[8]吴秉纯,傅克治. "上党人参"和"党参"异同的研讨[J]. 中国药学杂志,1965,02:68-70.

[9]吴秉纯. 活性参与生晒参、红参药理作用的比较[J]. 黑龙江医药,1983,01:17-19.

参考来源

  1. 吴秉纯 , 中医中药网
  2. 吴秉纯 ,名人简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