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吴英姿

增加 10,065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吴英姿 | 图像 = [[File:4437e654587b18cf833239.jpg|缩略图|center|[http://www.legaldaily.com.cn/zt/images/attachement/jpg/site4/20160618/4437e654587b18cf833239.jpg 原图链接] [http://image.so.com/i?src=360pic_normal&z=1&i=0&cmg=737befed841539452b2cffadd66dacf7&q=%E5%90%B4%E8%8B%B1%E5%A7%BF#/liteflow/list?imgkey=t0165f2bab4cf17714d.jpg&prevsn=-1&currsn=0 来自360网]]]| 图像说明 = 吴英姿 |center| 国籍 = 中国| 职业 = 教授、博士生导师| 代表作品 =   《法官角色与司法行为》}} '''吴英姿''' ,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格林奈尔学院访问学者,兼任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苏省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会副会长、江苏省法学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苏紫金传媒智库“信访与社会矛盾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市信访专家智囊协会副会长。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专著《法官角色与司法行为》(2008)等,编著教材《民事诉讼法:原理与实训》(2014)。先后承担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中国法学会、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研究项目。科研成果荣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3年)、三等奖(2014年),江苏省法学会优秀成果一等奖(2010年)。列入“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2013年),荣获第三届“江苏省优秀青年法学家”称号(2013年)  == 基本信息 =={| class="wikitable"|-| 中文名称 || 吴英姿 || 代表作品 || 《法官角色与司法行为》|-| 职业 || 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 性别 || 女|-| 毕业院校 || 南京大学 || || |} == 人物简介 ==[[File:1523441262801682.jpg|缩略图|thumb|float|right|frame|[http://law.nju.edu.cn:8083/upload/201804/1523441262801682.jpg 原圖鏈接] [http://law.nju.edu.cn:8083/wyz/ 圖片來自360网]]] 吴英姿,1986年至1993年,在南京大学法律系、法学院学习,先后获得法学学士、法学硕士学位。1999年至2003年在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学习,获法学博士学位。2007-2009年在中国人民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6年8月至2007年1月为美国格林奈尔学院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法律社会学、司法制度、民事诉讼法学。 现为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苏省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会副会长、江苏省法学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苏紫金传媒智库"信访与社会矛盾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市信访专家智囊协会副会长。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专著《法官角色与司法行为》(2008)等,编著教材《民事诉讼法:原理与实训》(2014)。 先后承担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中国法学会、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研究项目。科研成果荣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3年)、三等奖(2014年),江苏省法学会优秀成果一等奖(2010年)。列入"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2013年),荣获第三届"江苏省优秀青年法学家"称号(2013年)。<ref>[http://law.nju.edu.cn/index.php?g=Wap&a=shows&catid=30&id=81  吴英姿 - 教授 - 南大法学院 ]南大法学院 . 2016-11-15</ref>  '''研究领域''' 法律社会学、司法制度、民事诉讼法学 '''开设课程''' 法律社会学、司法制度、民事诉讼法学 == 学术著作 ==1.独著:《法官角色与司法行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版 2.译著:《世界风险社会》(合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3.合著:《法律程序运作的实证分析》法律出版社2005年 4.合著:《司法公正的路径选择:从体制到程序》,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 == 出版教材 ==1.《民事诉讼法--问题与原理》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2.(参编)《民事诉讼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参编)《民事诉讼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2010年第二版) 4.(参编)《民事诉讼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5.(合著)《民事诉讼法学》(法律硕士教材),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6.《民事诉讼法学:原理与实训》,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 论文发表 ==1."论共同遗嘱"载《南大法律评论》1996年春 2."集体争议立法比较研究" 载《南大法律评论》1997年春 3."法、日、美三国集体争议立法简介"载《法学杂志》1996年12月 4."债权人代位诉讼初探",《法学》1999年第3期 5."试论派生诉讼",载《法商研究》1999年增刊 6."判决效力的相对性及对外效力"载《学海》2000年6月(主要观点被《新华文摘》2000年第12期择录) 7."诉权理论重构"载《南大法律评论》2001年春季号(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诉讼法与司法制度》2002年第1期全文转载) 8.从"'公益诉讼'看诉讼机能的扩大",载《法治时代》(理论版)2003年夏季号 9."程序效力论--以民事诉讼程序为核心的论述",载《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秋季号 10."民事诉讼'瑕疵证据'及其证明力",载《法学家》2003年第5期,(被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诉讼法与司法制度》2004年第3期全文转载 11."公证债权文书不具有排斥当事人诉权的效力",载《审判研究》2004年第7期 12."构建诉权对审判权的制约机制--民事诉讼法修改的主线",载《东吴法学》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13."党政与司法关系的规范化",载《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14."关于程序正义的两个误读",载陈光中主编《诉讼法理论与实践》(2005年卷),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 15."乡下锣鼓乡下敲--中国乡村基层法院法官在法与情理之间的沟通策略",载《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诉讼法与司法制度》2005年第7期全文转载) 16."审判委员会讨论的群体决策及其规制",载《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秋季号 17."法院调解的'复兴'与未来",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7年第3期(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诉讼法与司法制度》2007年第9期全文转载) 18."民事诉讼程序的'非正常运作'--兼及民事诉讼法修改的实践理性",载《中国法学》2007年第4期(《人民法院报》2007年9月2日观点摘录) 19."检察院介入民事诉讼的原则与限度",载《检察日报》2007年6月12日 20."大调解的功能及其限度--纠纷解决的制度供给与社会自治",载《中外法学》2008年第2期 21."审执分离与执行权制约--透过民事诉讼法修正案的解读",载《山东警官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22."司法过程中的协调--基于功能分析的视角",载《北大法律评论》2008年第2期(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诉讼法与司法制度》2008年第12期全文转载) 23."代表人诉讼制度设计的缺陷",载《法学家》2009年第1期 24."司法的限度:在司法能动与司法克制之间",载《法学研究》2009年第5期 25."'法本法硕'与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育与现代化》 2010年第3期 26."陈燕萍工作法的社会认同分析",《审判研究》2010年第2期 27."陪审制、民意与公民社会",《民事诉讼法学专题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0年版 28.《诉讼标的理论的"内卷化"批判》,《中国法学》2011年第2期; 29.《陪审制、民意与公民社会》,《政治与法律》2011年第3期; 30.《风险时代的秩序重建与法治信念》,《法学论坛》2011年第1期; 31.《案例指导制度能走多远》,《苏州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32.《谨防案例指导制度的瓶颈》,《法学》2011年第9期。 33.司法的公共理性:超越政治理性与技艺理性 中国法学 2013/3 一流期刊 34.调解优先:改革范式与法律解读 中外法学 2013/3 (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13年第12期) 35.构建司法过程中的公共领域 法律适用2014/7 36.人民陪审制改革向何处去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2014/3 37.《诉权的人权属性--以历史演进为视角》,《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6期 38.《诉权契约及其边界》,《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15年春季号 39.《民事抗诉实证研究》,《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5年第7期 40.《不起诉契约没有诉讼法上效力》,《烟台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 41.《司法认同:危机与重建》,《中国法学》2016年第3期 == 科研项目 ==1.2000年南京大学"中流基金":"程序效力研究"(独立承担) 2.·2002年南京大学社会科学基金:"基层法院法官职业化问题及对策"(独立承担) 3.2004年南京大学社会科学基金:"民事诉讼法修改基本问题" (独立承担) 4.2005年中国社会科学基金:"民事诉讼法典修改的理论研究与制度设计"(参与) 5.2005年司法部课题:"司法公正的制度构建"(参与) 6.2005年福特基金"我国群体诉讼的理论与实践"(参与) 7.200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作为人权的诉权理论" 8.2008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法治国家与司法权威"(子课题负责人) 9.2009年江苏省法学会"江苏基础人民法庭解决纠纷机制研究" 10.教育部新世纪人才项目:司法公信力研究 11.江苏省社会科学联合会课题:司法过程中的公共领域--陪审制改革研究(13SQA-027) 12.中国法学会理论研究项目重大课题:司法公信力研究 (CLS(2013)A08) 13.最高人民检察院理论研究课题:民事抗诉研究(GJ2013C30) 14.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理论重大课题:司法的社会认同研究 == 获奖情况 ==1.2005年获诉讼法学青年学术论文三等奖 2.2007年获诉讼法学青年学术论文三等奖 3.2005年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4.2005年南京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5.2007年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6.2007年获南京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7.2011年,《司法的限度:在司法能动与司法克制之间》获江苏省法学会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 8.第三届江苏省青年法学家(2013) 9.江苏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3) 10.江苏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4) == 社会兼职 ==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苏省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会副会长、江苏省法学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苏紫金传媒智库"信访与社会矛盾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市信访专家智囊协会副会长 。 [1] 参考资料:1. 吴英姿 - 教授 - 南大法学院 . .南大法学院 . 2016-11-15
80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