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吕岑会战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吕岑会战

图片来源 siaoyin.com

名称    吕岑会战

日期    1813年5月2日

地点    德国吕岑

参战国家  法兰西帝国 \  普鲁士王国[1]俄罗斯

参战兵力  78000 \ 93000

结果    法国获胜

吕岑会战是一场爆发于1813年5月2日的战役,为第六次反法同盟之战的第一战,拿破仑在此役之前的俄法战争[2]中大损,花费心思才重建了新的大军,在此战役中初试啼声,获得胜利,但由于骑兵的不足,反法同盟战力依然存在。

战前

俄法战争过后,拿破仑的军队折损了大半,一时间俄罗斯帝国[3]普鲁士的军队反而取得了优势,使得拿破仑不得不重新整顿军队再战强敌。

经过三个月的努力与整顿,拿破仑终于造出一支初具规模的大军。由于时间极为紧迫,这些士兵普遍未受到良好训练,下级军官也大都缺乏实战经验。这支部队的整体战力素质,已远不如当年那支常胜之师,尽管他们的士气依然很高。又因军马不足,导致骑兵严重缺乏,不论是数量上还是素质上都无法满足实战需求,这对刺探敌情来讲,是个极为不利的因素。骑兵的不足,带给拿破仑日后的作战相当大的影响。

1813年3月底,贝蒂埃病愈回到军中,此时拿破仑已在法兰克尼亚集结85,000人的主力军,即“缅因河军团”,其部队由第三军、第四军、第六军以及近卫军、骑兵军所组成。4月中旬,这批部队开始穿越图林根森林,沿著1806年耶拿会战中法国大军团所经过的路线向东北前进,同时这只军队还要经过昔日曾赢得辉煌胜利的旧战场,但现在早已今非昔比。4月底,拿破仑将第四军抽调两个师,组建了第十二军,由乌迪诺元帅指挥,除此之外,他还得到了两个巴伐利亚师的支援。第四军则补充了一个义大利师及一个符腾堡师。4月30日,欧仁亲王率领易北河军团的六万人与缅因河军团会合,让拿破仑直接控制的法军上升到15万人左右,同时还有372门火炮,但是只有7500名骑兵

战局

由于缺乏骑兵,拿破仑无法确切掌控敌军的兵力部署。反法联军的分布相当分散,俄军及普军遍布整个普鲁士及萨克森。虽然抗法英雄库图佐夫不久前因战功而被封为斯摩棱斯克亲王,但却因伤寒而于4月28日去世。已推进至德勒斯登的沙皇亚历山大一世遂任命维特根斯坦为反法联军总司令。维特根斯坦将其军团主力集中于莱比锡南方不远处,他认为莱比锡城将是拿破仑的首要攻击目标,想趁法军渡过萨勒河后攻击其右翼。他眼前可动用的军队有自己麾下的三万五千名俄军以及布吕歇尔指挥的三万三千名普军,而另有一部份在克莱斯特将军的率领下防守莱比锡。

在数量上,拿破仑拥有多一倍的兵力优势。拿破仑十分迫切地需要一次迅速又具决定性的胜利,除了让这批年轻部队获得一次宝贵的实战经验以激励其精神外,同时也是为了重振他百战不殆的威望。

5月1日,法军渡过萨勒河,分成三路纵队继续向东推进,内伊贝西埃尔马尔蒙的军团在右,麦克唐纳、洛里斯顿两军在左,贝特朗和乌迪诺两军殿后。近卫骑兵渡河后不久即遭遇敌军前哨,俄军第一次的炮火就集中目标,贝西埃尔当场被一颗炮弹炸死,他是在拉纳之后第二位在战场上身亡的法国元帅。出师未捷身先死,这对拿破仑来讲真是一个凶兆。

当夜幕降临时,拿破仑同内伊军前卫抵达吕岑。内伊奉命守住吕岑,掩护左翼,立刻骑马飞驰而来,亲自指挥作战。其他开往莱比锡的后续部队也都陆续转向吕岑,内伊的第三军奉命不惜牺牲一切代价守住阵地,牵制敌人主力;随后而来的马尔蒙第六军也奉命向内伊靠近,在内伊的右侧投入战斗;在更南面的贝特朗第四军受命攻击敌军的左翼;近卫军也奉命向炮火声最密集的地区推进。整个下午,战斗异常激烈,你进我退,杀得难解难分。内伊军承受的压力最大,因此伤亡惨重,渐渐呈现不支之势。就在此时,拿破仑亲临前线督战,大幅地激励了官兵们的斗志,他的出现对于其部下依然有种魔力般的效应。所到之处,“皇帝万岁”的呼声源源不绝,所有的伤员走过他们的皇帝面前,也都一律向他敬礼欢呼。

拿破仑命令炮兵将领将八十门大炮集中使用,重施华格姆战役故伎,朝著联军中央阵地猛烈轰击,在三万九千多颗的炮弹轰击下,终于打开了一个缺口,随即拿破仑就以十六个营的青年近卫军同近卫骑兵一起投入缺口,以做最后一击。法军一口气夺回了几个村庄,但是联军的队伍依旧岿然屹立,布吕歇尔的骑兵还有力地发起了几次冲击。等到了夜幕低垂时分,作战双方都已筋疲力竭,各自在阵地上暂且露宿歇息。双方伤亡都很严重,拿破仑承认法军方面连死带伤达万人之多,其中大部分属于内伊军,而反法联军损失也不少于此数目,且布吕歇尔的参谋长沙恩霍斯特将军此役中脚部受伤,一个多月后在布拉格死于伤口感染。

结果

就在这个僵局之时,北面的洛里斯顿的第五军已将克莱斯特逐出了莱比锡,害怕后路被断的维特根斯泰因不得不把他那支受到重创的部队向东撤往德勒斯登,联军撤退时秩序井然,携带著他们的伤兵,并由骑兵当掩护,法军也无力追击,因为他们的骑兵不是俄军的对手。吕岑战役遂以法军小胜告终。

拿破仑在吕岑会战中身先士卒,表现卓越。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他亲自指挥,表现了极大的勇气。在他的部队里刚入伍的新兵和无经验的军官所占比例尽管如此之高,但仍能取得这样的战果,无疑应归功于他充满活力及杰出的领导。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