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呈子遗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呈子遗址于皇华镇呈子村西河边的高地上,南、北、西三面为杨家庄子环绕。遗址周围形成高3至5米的断崖,比呈子村高出两米左右。遗址东西长200米,南北宽100米,面积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到3米,下层为大汶口文化,中层为龙山文化,上层为岳石文化和商周遗存。经炭14年代侧定,呈子遗址最早年代距今约4900年(树轮较正为约5500年),是山东沿海一带较早的人类定居村落,也是诸城市境内最早的古文化遗址。[1]

[]

基本内容

1976年秋至1977年春,考古人员对该遗址进行了科学发掘,发现原始社会晚期墓葬100座,房基3处,灰坑16个,出土了陶器、石器、骨器和角、牙、蚌等器物700余件。其中,有盆形“鬼脸式”足黑陶鼎和蛋壳陶高柄杯等十分珍贵的文物。1978年,山东省博物馆的考古工作者又对该遗址进行了第二次发掘,共发现灰坑44个,房基4座,墓葬26座,出土文物有陶、石、骨、蚌、玉器等。在这次发掘中,尤为重要的是在龙山文化层中发现了一铜器残块,这是继胶县三里河遗址发现同时期铜器之后的第二次重大发现,为确定龙山文化时期已进入铜石并用时代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呈子遗址的科学发掘充分证明,早在5000多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时期,就有人类聚居于诸城这片美丽的土地上。遗址出土了如此之多的文物,也为世人所瞩目。1980年《考古学报》第三期,对呈子遗址发掘的科学资料予以发表,引起了全国考古学界的极大关注,国家文物局和国内考古学界的权威人士也给予了高度评价,称呈子遗址的考古发现,是建国以来的重要收获之一。

呈子村位于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皇华镇镇驻地西2公里,扶河东岸,原名“城子”,源于村西的西安小古城,后演为“程子”,1970年代初期简化为“呈子”至今。现有居民230户,人口1000人。

呈子村曾发现大汶口文化早期遗址。遗址位于村西河边高地上,扶河环绕遗址南北西三面,因河水多年冲刷,形成了3~5米高的断崖。遗址东西200米,南北100米,面积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3米,下层为大汶口文化,中层为龙山文化,上层为岳石文化和商周遗存

1976~1977年春,原昌潍地区文物工作队对遗址进行了首次发掘,发现原始社会墓葬100座,房基3处,灰坑16个,出土陶器、石器、骨器、角器、牙蚌等器物700余件,其中有盆形“鬼脸式”黑陶鼎及各类造型的蛋壳黑陶高柄杯等珍贵文物。1978年,山东省博物馆进行了第二次发掘,发现灰坑44个,房基4处,墓葬26座,出土文物有陶、石、骨、蚌、玉器等。尤为重要的是在龙山文化层中发现铜器残片,这是继胶县三里河遗址后的重大发现,为研究龙山文化时期已进入铜石并用时代提供了可靠依据。1980年《考古学报》第三期对呈子遗址发掘资料予以发表,引起了考古界的极大关注。国家文物局和国内考古学家给予高度评价,称其为1950年代以来重要考古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