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周益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8年12月10日 (一) 15:59 由 Gauh560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特级教师,任教于南京市琅琊路小学,著有《做个书生教师》《回到话语之乡》《儿童的阅读与为了儿童的阅读》《周益民讲…”)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特級教師,任教於南京市琅琊路小學,著有《做個書生教師》《回到話語之鄉》《兒童的閱讀與為了兒童的閱讀》《周益民講語文》《步入詩意的叢林》等。

文章丨周益民

編輯丨鄒雪平

圖片丨花瓣網

作為有效推進兒童閱讀的一種新興組織形態,班級讀書會正日益走入課堂,發揮着獨特的作用,並得到廣大教師與學生的認可。較之課內閱讀課,班級讀書會在具體操作上有什麼策略?我們結合自身的實踐思考,談一點體會。

主題的選定

讀書會的討論話題很多時候不止一個,即便是唯一的話題,也需要帶領者心中具備明確的討論方向。

一般情況下,帶領人應該組織各個成員圍繞着商定的話題,在參與成員的無意識中逼近乃至達成預設目標。這個預設目標就是本處所指的「主題」。它不同於一般所講的思想主題,更多的是作品傳遞的一種精神追求、感情高地。

「主題」首先應該來自作品。每一部作品均在傳情達意,其最主要、最基本或最適合目前實際的旨意是什麼?紐伯瑞獎獲獎小說《一百條裙子》里有「漠視與尊重」,有「心愿與追尋」,有「傷害與懺悔」,有「善良與大氣」……任意一項都可以成為我們討論的「主題」。

「主題」還應該來自閱讀者的情況分析。面對特定的「此文本」,作為讀者與讀書會主體的孩子,他們的興趣指向、困惑所在、當下需求等,也是討論交流的「主題」可能。因此,「主題」建立在文本與兒童縱橫坐標的交叉處,其最佳位置應該是兒童的最近閱讀發展區,經過思索與體驗的爬坡,取得豁然之感,收穫閱讀愉悅。

《一百條裙子》文本主旨豐富,班級讀書會的常數時間內若作散點交流,勢必點多力薄,難有進展。從學生角度考察,貧苦女孩旺達的生活際遇為學生所同情,而其人生態度則應為眾人所擁有。

基於這樣的分析,我將讀書會的「主題」視點置於旺達「美麗的夢想、用心的追尋」這一人生態度層面。這樣的定位學生在自由閱讀中其實已然有所領會,如何通過讀書會的交流在可能的空間提升領悟,獲得前期閱讀的超越,感受到交流的樂趣?我從人與自我關係構建的角度出發,決定聚焦「別處的生活」這一「主題」。它生長在「美麗的夢想、用心的追尋」這一具體表象之上,屬於「熟悉的陌生」,位於學生的最近閱讀發展區。

邏輯關係的建構

主題需要通過話題才能抵達。話題是「主題」的分解。圍繞主題,話題群應該呈現嚴謹的階梯式的邏輯關係,每一個話題的完成都應該成為抵達「主題」的一次逼近與積累。

話題群之間的關係,應該表現為從具體到抽象、從已知到未知、從淺顯到深入,後一個話題成為前一個話題延伸、深化的自然,形成鏈狀或梯狀結構。

試分析《一百條裙子》話題群的構成動機:

(1)你們覺得這個「裙子」的故事更適合誰閱讀,是男孩還是女孩?(不少讀者將本書列為女生讀物)——故意設置懸念,為逼近「主題」蓄勢。

(2)在十三班的同學中,你認為最貧困的是誰?最孤獨的是誰?最被忽視的是誰?(無疑都是旺達)——強化旺達的貧窮與冷遇,也就是強化旺達「現實生活」的不幸,與下面「別處的生活」遙相呼應。

但是,就是這麼一個女孩卻給了我們很多的意外,旺達的哪些表現是你沒有想到的?(突顯美麗的夢,用心的追尋)逆前半個話題而行之,檢索整理旺達別於一般現實的變現,實現勾勒鋪陳其「別處的生活」。

(3)你們現在了解旺達了嗎?我想問:旺達,你快樂嗎?(旺達曾經不快樂,不是因為貧窮,而是因為沒有朋友,大家都「看不見」她----這就是她的「現實生活」。但是她還有另一種生活:她有美麗的夢想,更有用心的追尋,這是一種「別處的生活」。「別處的生活」會改變一個人「現實的生活」)——突現矛盾,激烈衝突,從旺達身上感受「別處的生活」與「現實的生活」之關係。

(4)你們還認為這只是一個合適女孩閱讀的故事嗎?(每個人都應該追尋「別處的生活」,真正優秀的作品都是「中性」的)——回應起始,抵達「主題」,同時從一個角度揭示出作品的意義。

這組話題群始終圍繞主題「別處的生活」設計展開,或為着引出疑問,或為着提取表象,或為着強化對比,或為着達成認識,彼此間存在着必然的內部關聯,逐漸由表及里,拾級而上,終至「主題」,成就高峰體驗,在「情趣閱讀」與「互動閱讀」的擁伴下實現「深度閱讀」。

表達形式的優化

班級讀書會的話題除了應該具備明確的指向性外,其表達形式也對交流效果具有相當大的作用。

話題的語言表述除了要求簡介、明白外,還要講究趣味與藝術。譬如避碎就整的「大話題」,繞道迂迴、問在此而意在彼的「曲話題」,寓莊於諧、寓問於趣的「諧話題」,欲擒故縱的「逆話題」等,有利於調度參與者的興致,使討論容易引起回應,引發深度思考,活躍讀書會氣氛,形成良好的讀書環境。

比如,有個班級的《哈利·波特》討論會,就設計了這麼一個有趣的話題:哈利·波特在魔法學校的生活,和咱們的學校生活有什麼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同學們紛紛從課程、活動、考試、校舍、師生等各個方面思考討論,非常熱烈。

我們台灣的童書作家王淑芬女士設計的《西遊記》討論話題也很有趣味性,同時又具有一定的思維挑戰性:

(1)故事中,你最難忘的情節是哪一個?

(2)你認為自己最像那個主角

(3)書中出現的群魔中,你認為最難搞定的是哪一個?

(4)你覺得最後取經成功的原因是什麼?

(5)哈利·波特和孫悟空,你更喜歡誰?

(6)你認為作者安排孫悟空必須聽命唐僧的用意是什麼?

(7)如果你是孫悟空,你要如何不讓緊箍咒控制你?

尊重學生的話題選擇

上面的話題設計,似乎更多着眼於帶領人的角度,一本書閱讀討論的主題是學生,因此,我們需要努力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了解他們閱讀時的興趣點、疑惑點、動情點,到他們中徵集話題,這樣將更有針對性,也更能激起他們參與的熱情。

這樣的話題選擇,既可以是討論前的話題徵集、篩選,也可以是討論過程現場的生成。譬如,我們在討論交流安徒生的《海的女兒》時,原本設想是體會作品傳遞的悲劇美,但現場交流時,學生就「小美人魚的犧牲是否值得」表現出認識上的分歧。我即因勢利導,放棄原先的設想,以「如果你是小美人魚的好朋友,對於她的決定,你是勸阻還是鼓勵」為話題,組織了一場辯論。

(1)小美人魚,我們支持你的決定。當你真正喜歡這個人時,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都要愛他。愛一個人,就要全心付出,哪怕付出生命。我明白你想的,和心愛的人在一起,哪怕是只能活一天也是幸福的。

(2)小美人魚,你一定是被愛情沖昏了頭腦。如果王子不選你,你就會變成大海上的泡沫。這樣做等於遊戲人生,生命只有一次,愛情卻不止一次。如果連命都沒有了,還會有什麼呢?

(3)小美人魚,你辜負了父母對你的養育之恩。你如果和萬字結婚,至少得先跟父母講一聲吧,你不要用生命來賭,不成功,就會失去所有,辜負家人對你的期望。

(4)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小美人魚的夢想是得到一個不滅的靈魂。你為了夢想失去了性命,但是,你用善良的行為創造了一個永不磨滅的靈魂。

需要說明的是,讀書會過程中的話題群並非一個話題接一個話題的單純討論交流,與話題推進穿插進行的還應有誦讀、默看、表演、想象、描述等多樣的活動,有時甚或就是話題展開的重要策略手段。

包容的品性在讀書會中同樣重要。除卻很少數的人生價值觀問題,在兒童的文學閱讀過程中,且慢就「對」與「錯」的認識下結論,要讓每個成員都有發表屬於「我」認識機會。「我雖然不同意你的觀點,但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不要製造組織內的權威,不盲目附和、重複,更多的應該是「頭腦風暴」。

在寬鬆、民主、自由的空間,個體的才情得以迸發彰顯,新思奇想得以生長,成員間也才會真正實現具備力度的思想碰撞。這種在豐富多彩中達成和諧的「和而不同」的寬容和共享應該成為班級讀書會的股友文化。

聆聽與包容的良好品性怎麼獲得孩子的認同呢?台灣的林美琴老師認為,這是引導孩子討論的必要準備,孩子只有了解了討論的意義和方法,才能發揮討論的功能。

除了通過遊戲等方式幫助孩子體驗討論的意義外,她還主張帶領人和孩子進行商議,用具體的文字訂立討論公約,貼在討論場所,提醒孩子注意討論的禮貌。我以為這些都是很具體實用的經驗,值得借鑑。

討論的約定

(1)要用於表達自己的向想法,也要仔細聆聽別人的意見

(2)眼睛要看着說話的人,表示你在注意聽他說話

(3)別人話沒有說完之前不要急着插嘴

(4)不同的看法表示我們有成長的機會,針對討論的觀點分享看法,不可批評別人

(5)與所有參加者進行討論,不要和幾位參加的人私下交流

(6)要協助和配合帶領人的帶領

(7)討論後要謝謝大家的參與和提供寶貴的意見。

餘味無窮的延伸

圍繞一本書的熱烈討論終於結束了,不過,你肯定忍不住回味那一個個令人心動的場景。是呵,孩子們的七嘴八舌甚至唇槍舌戰,讓你享受到了別樣的快樂與滿足。你幸福地笑了,在心裡輕輕地對自己說,好了,一段閱讀之旅可以畫個圓滿的句號了。

且慢!

在班級讀書會的組織運作中,一部作品討論交流的結束並不是活動的終止符,相反,我們認為,這個時候學生由於觀點的碰撞、心得的交流、情感的波動而獲得了新認識的生長可能。教師應該把握這一時機,順勢將閱讀活動進一步引向更為廣闊的時空,讓閱讀呈現推波助瀾、後浪趕前浪的理想態勢——這便是班級讀書會的「延伸活動」,

既然叫「延伸活動」,自然同重在激趣的「薦讀」、旨在分享提升的「討論」不同,行為方式帶有更多閱讀個體的私人化、個性化特質。

延伸活動的設計看起來隨意,其實需要很用心。不同於話題討論的是,延伸活動並不需要完全扣住作品的主旨,它的觸發點有時可能僅是作品的一個細節、一個局部,甚而一處閒筆,具體設計時,主要着眼這樣幾方面:

1.強調趣味。「閱讀是一種遊戲」,這種追求在這一領域得到了最為充分的體現。活動設計力求體現無壓迫性,力爭最大程度激活學生內在的探究欲、表現欲,使得活動的過程成為快樂的享受。

2.強調整合。諸類延伸活動劃分存在很大的交叉,藝術延伸中有「肢體」,生活延伸中有「生活」,等等。延伸活動其實是基於作品的文學閱讀的多領域綜合體驗活動。《一百條裙子》的延伸活動「設計自己想象中的裙子並配上設計說明」,就包含了多個領域智能的喚起與培養。

3.強調自主。延伸活動不應作為統一要求強加給學生,而淪為學生新的「作業」。同時,一部作品的延伸活動應該儘量做多維度設計,以供不同學生的選擇。更可以鼓勵學生自己創意、設計,「設計」本身就是一種很有意思的延伸。

台灣王淑芬女士設計的《西遊記》閱讀延伸活動,在這些方面就做了很有益的嘗試,引錄如下:

(1)全家共製作一本《西遊記》繪本

(2)幫四位主角寫一份自傳

(3)幫四位主角想想,他們做適合從事什麼職業

(4)畫一張現代版的《21世紀西遊記》,設計一些新穎的設備給四位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