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周礼荣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周礼荣
出生 1934年
浙江
国籍 中国
职业 主任医师,显微外科专家
知名作品 《四肢创伤的显微外科修复》

周礼荣   (1934年 - ) 1994年周礼荣教授作为引进人才来到市一宝山分院(原吴淞中心医院),领衔创建手、显外科。作为一位年已七旬且又身患绝症的老专家,他至今仍坚持在临床医疗的第一线。对待工作,他兢兢业业,勇于进取,开展一系列高难度、高风险的手术,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对待病人,他一视同仁、廉洁行医,以其精湛的医术使病人断手重获新生;对待年轻医生,他精心育才,甘为人梯,为培养学科人才呕心沥血。在他的带领下,手、显微外科先后共做了近20000例手术,1996年成为上海市领先医学重点特色专科,经上海市专家鉴定在手外伤的显微外科修复与康复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中心创建以来,获市级成果5项。周礼荣教授先后荣获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市优秀科技人才等光荣称号。现任上海市手外科显微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科协委员,中华医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农村卫协理事,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杂志编委,手外科杂志编委,中级医刊编委,1988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1989年起享受国务院津贴,原全国人大主席团成员,是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

人物简介

周礼荣(1934~),浙江诸暨人。主任医师,显微外科专家。1949年毕业于诸暨中学,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手外科显微外科中心主任。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8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历任河南省郸城县医院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副院长

著作

其一生著作颇多,有《伤寒论发微》五卷,《婴孺论》百篇,《钱氏小儿方》八卷,《小儿药证直诀》三卷。现仅存《小儿药证直诀》,其他书均已遗佚。

临床应用

断肢再植.也许外科领域最令人惊异的技艺是:成功地再植因事故被机器切断,或在交通事故中断离的手指、手、手臂或脚。要重接断离的肢体并使其重新拥有功能,就需要把血管、神经以及皮肤和骨骼缝合在一起。

早在1912年就已经有了断肢再植的方法,当时,亚历克西斯·卡雷尔发明了缝合大血管的方法。20世纪60年代,更好的显微镜、细针和细丝线的问世使小血管的缝合有了可能。

但最后的一步,即重建被破坏的神经,只是在1967年才成为可能。1968年,卡马楚和塔马伊利用当时所有的新技术,对断离的大拇指进行了再植。

断肢再植所遇到的问题之一是毛细血管并不在术后立即张开,血液被泵入再植的肢体,但并不能回流出来。这个问题可通过用水蛭吸出多余的积血来加以解决。

水蛭曾经被用来治疗多种疾病,它们吸附在肌肤上,能吸出25克的血液。因为水蛭在吸血时注入了一种能阻止血液凝固的物质,当它们被拿掉后,血液会继续流出。

[1]

人物评价

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8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历任河南省郸城县医院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副院长,河南省显微外科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华医学会第十九届常务理事。河南省科协常委。河南省医学科学院评审委员会委员,显微外科学组组长。首创中国县级显微外科,首创中国显微外科研究所,多次受卫生部嘉奖。多次应邀出访美国法国埃及约旦、阿曼讲学。法国巴黎大学授予他急症手外科荣誉证书。1975年在县医院施行了断肢再植手术获得成功。

视频

临床医学全套视频教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