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秋颂(何恒奕)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呼伦贝尔秋颂》是中国当代作家何恒奕的散文。
作品欣赏
呼伦贝尔秋颂
在呼伦贝尔草原,没有哪一个季节能像秋天这样绚烂多彩。
四季更迭,春华秋实,亘古皆然。草木万物逢秋令,皆随风霜摇落去。“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流”。正如《史记·太史公自序》所言:“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自然之规律,任何人都改变不了。
小时候,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偏爱春天,对秋天几乎没有太多的好感。在课本中,在唐诗宋词里,阅读了一些歌颂春天的辞章,曾经给我留下许多美好的印象。那春天特有的蓬勃生机,枯木逢春的万千景象,催人奋发的精神格调,使我幼小的心灵充满对春天的憧憬之情,至诚至深。那时学到的歌颂秋天的文章不多,只有矛盾的《秋色赋》等几篇。后来在一些唐诗宋词里,却看到了一些描写和感悟秋天的词句,如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那是多么令人揪心的悲吟;明代陈子龙的“行吟坐啸独悲秋,海雾江云引暮愁……”,那深沉的忧国之心借悲秋之情得以淋漓表达;再如柳咏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千秋节”,也曾使多少人潸然泪下。古代文人们以悲秋为主题的咏叹,正穿越浩瀚的时空,形成了源远流长的历史歌吟。在骚人墨客眼里,秋天与凄凉同在,秋天与离愁同在,秋天与伤感同在,秋天与孤独同在,秋天与泪水同在。古代社会中,因为封建思想的禁锢,文字狱的残酷逼仄,人们只能以景状物,悲秋叹秋,借秋舒愁,借秋风、秋雨一吐胸中之块垒。
故乡辽西的秋天,始终保持着一份成熟稳健的基调。凉爽的秋风,金色的阳光,天高云淡,秋雁成行。一片一片的庄稼地,写满了收获的诗行。人们的心情好着呢!刚过完中秋节,人们就忙着秋收了。割了玉米割高粱,割了谷子,割黄豆,秋天实现了人们春天播种下的希望。田野上空,百灵啁啾,笑声朗朗,金灿灿的谷穗伴着天真的歌声欢快地跃入姑娘的箩筐,堆满了大大小小的场院和粮仓,一年的收成也从此见了分晓。秋收时,小伙伴们如果谁饿了,就找来一堆干柴,架上火,上面烤上几穗刚从秸秆上掰下来的鲜玉米。一会工夫,烤玉米的香甜味随风飘来,让人垂涎。不急,再过一袋烟工夫,听到烤玉米发出“啪、啪”的响声,经验告诉大家,此时玉米烤熟了。用一根细木棍插在玉米芯上,痛快地啃,香甜地嚼,那特有的清香在你的鼻孔、口腔里洋溢着,大家都弄得嘴唇乌黑,看到这滑稽的吃相,都互相指着对方的嘴大笑不已。庄稼人把这种吃法叫“啃青”。啃青曾经让儿时的秋季,大饱口福,对秋天的好感也大大增强。
参军后,生活在呼伦贝尔,是我的福气。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草原秋天的黄色基调,对草原秋天特有的的萧爽感觉越来越有了理性认识,觉得人生之路总不能也不可能永远是春天。对秋的理解也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愈来愈丰富,也愈来愈深刻。
作者简介
何恒奕,中国散文网签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