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和子由澠池懷舊(蘇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和子由澠池懷舊》

作品名稱:《和子由澠池懷舊》

創作年代:北宋

文學體裁:七言律詩

作者:蘇軾

《和子由澠池懷舊》是宋代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詩。此詩表達對人生來去無定的悵惘和往事舊跡的深情眷念。前四句以雪泥鴻爪比喻人生,把人生看作漫長的征途;後四句照應「懷舊」詩題,以敘事之筆,深化雪泥鴻爪的感觸。全詩動盪明快,意境恣逸,是蘇軾七律中的名篇。

原文

譯文

人生在世,到這裡又到那裡,偶然留下一些痕跡,你覺得像是什麼?我看真像隨處亂飛的鴻鵠,偶然在某處的雪地上落腳一樣。

它在這塊雪地上留下一些爪印,正是偶然的事,因為鴻鵠的飛東飛西根本就沒有一定。

老和尚奉閒已經去世,他留下的只有一座藏骨灰的新塔,我們也沒有機會再到那兒去看看當年題過字的破壁了。

你還記得當時往澠池的崎嶇旅程嗎?——路又遠,人又疲勞,驢子也累得直叫。

作品賞析

據蘇轍原詩自註:「昔與子瞻應舉,過宿縣中寺舍,題老僧奉閒之壁。」   子由是蘇軾的弟弟蘇轍的字。蘇轍寫過一首《懷澠池寄子瞻兄》詩,自己在注中說:以前和哥哥 軾參加科舉考試,過澠池(在今河南省)時,曾就佛寺中住宿,在寺壁上題過詩。蘇軾於嘉祐六年(一o六一)冬寫下這首答和詩,回憶當時過澠池的情景和對人生的感嘆。

詩的前四句對於人生的經歷,作了一個深刻的比喻,說:人生所經歷過的地方和所經歷過的事情,象什麼樣子呢?該是象天上飛翔的鴻雁踩在積雪的地上;這雪地上因那偶然的機會,留下了腳爪的痕跡,可是鴻還得繼續飛行,飛向何方,哪裡還去考慮南北東西!因為這個比喻非常生動而且深刻,所以後來便成為「雪泥鴻爪」這個成語,用以比喻往事遺留下來的痕跡。

第三聯寫澠池當年寄宿過的那座佛寺的情況:當時接待咱們的那個老和尚已經死了,按傳統習慣,他的屍體經過火化,骨灰已安放到新造的那座小塔裡面去了;當時在上面題詩的那堵牆壁已經壞了,因此不能再見到舊時題詩的墨跡了。就是說,多少年過去了,人變了,和尚死了,物變了,寺壁壞了,世間已經歷了滄海桑田的變化。當年在雪泥上留下的鴻爪,象是雪化了,這些爪印也不見了。言外頗有為人生的短促嘆息和對自己漂泊不定的感傷。

最後兩句,作者自己加了個註腳:「往歲馬死於二陵,騎驢至澠池。」是說:當年要去赴考時,我騎的馬在澠池西邊的二陵(今河南崤山)就死了,沒法子,只好騎着小毛驢到澠池。所以詩中說:你還記得嗎?當時我騎着小毛驢在那崎嶇不平的山路上行走,路是那麼遙遠,人是那麼疲乏,那瘦弱的小毛驢也累得叫個不停。詩人撫今追昔,抒發了對人生的深深感嘆。[2]

作者簡介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古木怪石圖卷》等。[3]

視頻

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

參考資料

  1. 和子由澠池懷舊, 古詩文網,
  2. 和子由澠池懷舊, 詩詞名句網,
  3. 題西林壁, 古詩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