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和政公主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和政公主(729—764年),嬴姓李氏 ,名字不详,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时期公主,唐肃宗李亨第三女,唐代宗李豫同母妹,母为章敬皇后吴氏。 一岁丧母,以敏惠纯孝著称。天宝九年,册封和政县主,出嫁太子冼马柳潭。孝敬婆母,名列《二十四悌》。唐肃宗即位,册封和政公主。 广德二年(764年),去世,时年三十五岁,葬于万年县义丰乡铜人原,追封凉国公主。

身世背景

《和政公主神道碑》中所述,和政公主卒于唐代宗广德二年农历六月二十五日,即公元764年,是唐肃宗的第二女,此乃笔误,《新唐书》中记载是第三女,上面还有宿国公主、萧国公主,活了35岁。按这样算的话,和政公主应该是生于公元729年,这一年是唐玄宗在位的开元16年。公主的同母哥哥李豫生于727年,所以作为亲妹妹,公主的出生时间应该晚于此一至三年。 和政公主出生才一岁多,母亲就去世了,直到代宗即位,母亲才被追封为章敬皇太后。和政公主从小由韦妃代养。颜真卿撰写的墓志铭上的说法是“纯孝过人,幼而聪惠,事韦妃如所生”, 也就是说她年幼聪惠、孝道。肃宗对这个自幼失去母亲的女儿也特别喜爱。颜真卿用了“至若左右图史,开示佛经,金石丝竹之音,缋画工巧之事,耳目之所闻见,心灵之所领略,莫不一览悬解,终身不忘”来赞美和政公主的敏惠、过目不忘, 文字虽然有些夸张,但和政公主长得漂亮、通晓经书、书画应该是有的,毕竟是生于风流的唐玄宗时期,那时候的唐朝没历经安史之乱,还是处在有名的“开元盛世” 时期。 关于和政公主的册封一事,说法有些出入。一种说法是《和政公主神道碑》中提到的唐玄宗天宝九年、公元750年的三月,进封和政公主, 公元756年玄宗入蜀后再次册封。 另一种说法是《新唐书》中所载的756年唐玄宗入蜀后才第一次封的。说法不一,相差六年。 《新唐书·肃宗本纪》里这样记载:“七月辛酉,至于灵武。壬戌,裴冕等请皇太子即皇帝位。甲子,即皇帝位于灵武,尊皇帝曰上皇天帝,大赦,改元至德。” 也就是说,756年七月的时候,肃宗已经跑到灵武登位,改元至德,并遥尊唐玄宗李隆基为太上皇。不过这时候传国玉玺这个标志性的东西还在唐玄宗手里捏着。 《和政公主神道碑》中则有两段话:一是“天宝九载春三月既望,封和政公主”,二是“秋八月,玄宗至蜀,仍旧邑而册公主。”显然,有一个时间差值得研究。 而且,姐姐都是宿国公主萧国公主,作为章敬皇后的女儿,唐代宗的亲妹妹,和政公主死后,如果丈夫和儿子没有犯错误的话,唐代宗即位之后,肯定得到了追封为某国长公主。[1]

正史介绍

和政公主一岁时,母亲逝世,由韦妃抚养,长大后聪明漂亮,多才多艺,很得肃宗喜欢。她个性敏惠,对养母韦妃很孝顺,后来下嫁太子洗马柳潭,两人生下五子三女。 安史之乱时,安禄山攻陷京师长安,和政公主的异母姊宁国公主新寡,她就抛弃自己三个儿子,夺去丈夫的马去载姊姊,夫妇二人徒步行走,日走百里,柳潭亲自打水砍柴,和政公主亲自做饭,事奉宁国公主。初,柳潭兄长柳澄之妻秦国夫人是杨贵妃的姊姊,势幸倾朝,公主未尝利用这种关系谋取私利。柳澄夫妇死后,公主抚养他们的儿子如亲生子。 唐玄宗至蜀后,她才被封为公主(之前应是郡主或县主品级),柳潭亦升为驸马都尉。广德年间,吐蕃入寇,公主有孕在身,不顾柳潭坚决反对,坚持入内殿和代宗谈备边之计,第二天难产去世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