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蘇編修㳺東明山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和蘇編修㳺東明山詩》 |
作品名稱: 《和蘇編修㳺東明山詩》 創作年代:元末明初 文學體裁:詩 作 者:宋濂 |
《和蘇編修㳺東明山詩》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思想家宋濂的詩。[1]
宋濂與劉基均以散文創作聞名,並稱為"一代之宗"。其散文質樸簡潔,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他推崇台閣文學,文風淳厚飄逸 ,為其後"台閣體"作家的文學創作提供範本。其作品大部分被合刻為《宋學士全集》七十五卷。[2]。
詩詞正文
“ | <東明勝槩實佳哉,圖畫天然八面開。雲影入簾紛似絮,巒光染袂綠於苔。
學書猶憶臨池寫,採藥曾經帶雨栽。祗為魚龍期變化,致令猿鶴互驚猜。 數莖白髮雖侵鏡,百鍊丹心不作灰。中使傳宣承顧問,東朝進講每低徊。 月移禁掖藏書署,花壓瀛洲視草台。豈意衰齡沾異渥,因茲勝賞得重陪。 丁寧杉桂無奇句,約束溪山屬駿才。倚杖指林尋故跡,賜衣濕雨借新焙。 名編遞玩叢如筍,嘉卉當筵粲若杯。松鼠沿窗行且偃,山禽窺客去仍來。 但知笑齒時頻啟,何事愁腸日九回。寄語山靈休厭我,看花莫待作詩催。 > |
” |
— <《和蘇編修㳺東明山詩》>,<古詩文網> |
作者簡介
宋濂[3](1310年11月4日 -1381年6月20日 ),初名壽,字景濂,號潛溪,別號龍門子、玄真遁叟等,漢族。祖籍金華潛溪(今浙江義烏),後遷居金華浦江(今浙江浦江)。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思想家,與高啟、劉基並稱為"明初詩文三大家",又與章溢、劉基、葉琛並稱為"浙東四先生"。被明太祖朱元璋譽為"開國文臣之首",學者稱其為太史公、宋龍門。
宋濂自幼多病,且家境貧寒,但他聰敏好學,號稱"神童"。曾受業於聞人夢吉、吳萊、柳貫、黃溍等人。元末辭朝廷征命,修道著書。明初時受朱元璋禮聘,被尊為"五經"師,為太子朱標講經。洪武二年(1369年),奉命主修《元史》。累官至翰林學士承旨、知制誥,時朝廷禮儀多為其制定。洪武十年(1377年)以年老辭官還鄉,後因長孫宋慎牽連胡惟庸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於夔州病逝,年七十二。明武宗時追諡"文憲",故稱"宋文憲"。[4]
視頻
.
.
參考資料
- ↑ 《和蘇編修㳺東明山詩》 古詩文網
- ↑ 信用小故事:「宋濂守信好學」和「晏殊誠實守信」 快資訊;發布時間;2021-06-27
- ↑ 「宋濂簡介 古詩文網
- ↑ 宋濂是明初最著名的儒者,為何晚景如此淒涼 快資訊;發布時間;2021-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