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博物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咸陽博物院原為咸陽博物館,位於咸陽市中山街文廟舊址內,於1962年初對外開放。舊址空間狹小,館內面積不足2000平方米,展出環境簡陋,基礎設施陳舊落後周邊環境也較差。20餘年三度選址終於落定,咸陽博物院落戶西咸新區秦漢新城,並於2012年11月22日破土動工,計劃3年建成。中國秦漢史研究會原會長、陝西歷史博物館原館長周天游頗為遺憾地說,咸陽博物院原址受現實條件制約,文物瑰寶久藏深閨,難以發揮文物典藏的優勢,西咸新區和咸陽市迄今沒有一個與之相匹配的、作為城市新地標的現代化博物館[1]。
老館落伍
咸陽博物院的前身咸陽博物館,原址位於咸陽市中山街文廟舊址內,於1962年初對外開放。舊址空間狹小,館內面積不足2000平方米,展出環境簡陋,基礎設施陳舊落後,周邊環境也較差。中國秦漢史研究會原會長、陝西歷史博物館原館長周天游頗為遺憾地說,咸陽博物院原址受現實條件制約,文物瑰寶久藏深閨,難以發揮文物典藏的優勢,西咸新區和咸陽市迄今沒有一個與之相匹配的、作為城市新地標的現代化博物館。
其實,咸陽博物院的重新選址自上世紀90年代起就未曾停止。曾有主張在文廟周邊擴建,東至儀鳳南街,西到秦都鞋廠,北到儀鳳街,涵蓋鳳凰台區域,占地面積約70畝;也有主張在咸陽學道門步行街以南、沿渭陽路原渭城區政府東、西兩側,東至咸陽古渡口遺址,西到統一廣場,占地面積約65畝……
然而,在20餘年的漫長籌備期間,三度選址均無果而終。咸陽博物院落戶西咸新區秦漢新城可謂「千呼萬喚始出來」。並於2012年11月22日破土動工,計劃3年建成。
新館規劃
以「北斗七星」布局 呼應秦宮「象天法地」規劃思想
咸陽博物院館藏珍貴文物都是國之瑰寶,選址在秦咸陽宮遺址高台之下,其建築本身就是歷史文化的殿堂,由中國工程院院士、着名建築設計大師張錦秋操刀設計。
據設計方中國建筑西北設計研究院相關人士介紹,咸陽博物院以「北斗七星」的總體布局呼應秦朝宮殿的「象天法地」的浪漫主義規劃思想。
《史記秦始皇本紀》載「表南山之巔以為闕,並為復道,自阿房渡渭屬之咸陽,以象天極、閣道絕漢抵營室也」。
秦朝宮殿的獨創性就在於模擬天象設計宮苑,將銀河系中的主要星座與渭河橫橋附近的主要宮苑一一對應,形成「渭水貫都,以象天漢,橫橋南渡,以法千牛」的布局。咸陽博物院的設計就濃縮了上述「象天法地」之意匠,平面為北斗七星[2]的建築組合方式,各單體之間以「復道」(架空廊道)相連,共設秦文化館、漢唐壁畫館、漢兵馬俑館、珍品館和臨展館五個陳列廳,而採用建築群體可避免集中式的單體建築過大過高的體量對咸陽宮遺址帶來的不利影響。
所謂「七星格局」,既有中軸對稱的恢弘大氣,又兼具不對稱布局的自由氣息。咸陽博物院建築平面以北斗七星中的搖光、開陽、玉衡、天權、天璣五星組成對稱布局,以玉衡為中點確定的軸線設定在秦咸陽宮一號宮殿遺址的中軸的延長線上。
「如今,中國很多遺址留下來的僅僅是土台,土台的文化內涵是什麼?別說外國人看不懂,當代中國人也看不懂,這需要復建重現其歷史輝煌。」周天游讚賞咸陽博物院的設計理念,呼應了秦代的宇宙天文理念,是現代博物館設計的一大發展。
視頻
咸陽博物院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走進博物館:豐富對世界的完整認知 ,搜狐,2021-01-05
- ↑ 北斗七星都叫什麼?有多大?,搜狐,202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