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勒·维腾贝格马丁路德大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哈勒·维腾贝格马丁路德大学(德语:Martin-Luther-Universität Halle-Wittenberg;英语:Martin Luther University of Halle-Wittenberg)是德国的一所国立研究型大学,1817年由两所大学合并而成,其历史可追溯至1502年,位于哈勒和维滕贝格,有约20000名学生。
学校介绍
哈勒-维腾贝格马丁路德大学(德文:,简称MLU)是德国一所国立的研究型大学,位于哈勒和维滕贝格。她是一所于1817年由两所大学合并的德国大学。其中较旧的一所Leucorea大学在1502年于威腾贝格建立,较新的一所则于1694年于哈勒建立。
哈勒大学、哈雷大学、哈勒-维腾贝格大学、马丁路德大学均是Martin-Luther-Universität Halle-Wittenberg的中文译名。
今日的名字“马丁路德·哈勒威腾贝格大学”,则于1933年11月10日订立。
哈勒大学率先倡导学术自由和教学自由,被一些教育家誉为现代大学的先驱,它对德国乃至欧洲高等教育的现代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维腾贝格大学培养出了路德和迈兰西顿两位著名人士,并发展成为十六世纪宗教改革运动的知识中心。哈勒大学则在十八世纪经过科学家托马斯和哲学家沃尔夫的努力,成为德国辩证学的发源地。经过重新调整和不断扩张,维腾贝格大学不仅保持了其在学术上和社会上的领先地位,还设置了许多跨学科的课程,从而吸引了大量的国际知名教授,更好的满足了现代化社会高等教育的需要,该大学现已成为哈勒市的大学城中心。
院系设置
神学院、法律学与经济学学院、法律学系、经济学系、医学院以及大学医院、哲学院I、社会科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哲学院II、语言学系、通讯科学系、音乐学[1]系、哲学院III、教育学系、自然科学院I、物理系、化学系、自然科学院II、农学系与营养科学系、地球科学系、数学系、资讯科学系、工程技术科学中心。
著名校友
格奥尔格·康托尔 (1845年3月3日-1918年1月6日) 创立了现代集合论作为实数理论以至整个微积分理论体系的基础。他还提出了集合的势和序的概念。他是与高斯,欧拉,毕达哥拉斯齐名的数学天才之一。
赫尔曼·艾宾浩斯 (1850年1月24日-1909年2月26日),德国心理学家。创立了“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
鲁道夫·克劳修斯,(1822年1月2日-1888年8月24日)热力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首次明确指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基本概念。他还于1855年引进了熵的概念。
威廉·韦伯 (1804年10月24日-1891年6月23日),德国物理学家,19世纪最重要的物理学家之一。国际单位制中磁通量的单位“韦伯”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赫尔曼·施陶丁格(Hermann Staudinger,1881年3月23日-1965年9月8日) 195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高分子科学的奠基人。
卡尔·齐格勒 (Karl Waldemar Ziegler,1898年11月26日-1973年8月11日)在聚合反应催化剂研究方面有很大贡献,与居里奥·纳塔共同获得1963年诺贝尔化学奖。
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 (1854年3月15日-1917年3月31日) 1901年首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古斯塔夫·赫兹 (1887年7月22日-1975年10月30日),德国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先驱,19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2]。
赵忠尧 (1902年6月27日-1998年5月28日),中国核物理、中子物理、加速器和宇宙线研究的先驱和启蒙者。
叶企孙 (1898.7.16- 1977.1.13) 上海人。中国卓越的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物理学界的一代宗师。
视频
哈勒·维腾贝格马丁路德大学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专业介绍 | 音乐学 ,搜狐,2018-06-18
- ↑ 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名单(1901—2017),搜狐,2017-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