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市香濱小學(公立小學)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香濱小學始建於1960年,學校屬國有學校。該校認真貫徹落實《義務教育法》,按照市、區教育局指示精神招收一年級新生,新生入學年齡為6周歲,在該校招生範圍內適齡兒童入學率為100%,6—12周歲的適齡兒童中途沒有輟學現象,小學生畢業率100%,學生檔案管理規範。現有28個教學班,1344名學生。
硬件設施
學校占地面積7000平方米,操場面積5800平方米,建築面積4800平方米 [1],使用面積4000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積5.1平方米,生均建築面積3.5平方米。校園場地生均面積4.23平方米,環形跑道不足200米,沒有足球場和器械場。普通教室24個(香濱一部),學校建有圖書室、大隊部、實驗室(儀器室、準備室)、語音室、音樂教室、檔案室、衛生室、微機教室兩個(112台)、多媒體電教室、體育活動室、體育器材室、美術室、師生閱覽室、心理諮詢室等17個專業教室,專業活動室教室基本能滿足學校教育教學的要求。
師資力量
該校有一支思想過硬、教學業務強的教師隊伍,在「兩基」工作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現有教職工75人,教師71人,教師配備能基本滿足教學需要,分布與結構合理,思品與生活、品德與社會、信息技術、音樂、美術、體育與健康學科都有專任教師。現有教師中,中學高級教師 8人,小學高級教師 36人,小學一級教師26人。教師任職合格率為100%。
學校建立健全了教師終身教育制度,積極支持和鼓勵教師參加繼續教育,大力推行「校本研訓」制度,學校給每位教師建立了考核檔案,注重過程性評價,做到分層次培養教師,推進「名師工程」建設。教師100%學歷達標,其中100%的教師達大專以上學歷,85%的教師達本科學歷,5名教師為在讀研究生。學校各學科均有不同級別的骨幹教師,現任教師中,省骨幹教師1人,省教學能手6人,市骨幹教師16人,區骨幹教師21人,名列全區前列。教師年齡結構合理中青年教師居多,大多數教師處於教育的黃金期。教師中30歲以下教師27人,31歲到40的教師29人,41到50歲的教師13人,50歲以上的教師6人。近三年,學校有30餘名青年教師參加全國、省、市、區教學競賽,頻頻獲獎。 [1]
辦學成就
學校領導班子事業心強,有改革創新精神,有較高的政策水平和治校能力,有較高的管理水平和較豐富的管理經驗。現有校級領導3人:校長兼書記1人,專職副校長2人;中層幹部7人,領導班子平均年齡38歲。學校領導班子成員廉潔奉公、銳意進取,樂於奉獻、團結合作,富有前瞻精神。學校領導班子注意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密切聯繫群眾,還經常深入教學的第一線,參加聽課、評課活動,分管教學的副校長每學期聽課達近百節,其他成員也達60節以上。作風民主,堅持教代會制度和校務公開制度,將學校的重大事務和熱點問題向教職工公開,廣泛聽取意見和建議,確保各項工作符合廣大教職工的利益,充分調動教職工工作的積極性。群眾滿意率均達到95%以上。
孩子們目光如此急切渴望
孩子們每人拿一個平板電腦,課文、生詞、練習、作業全裝在裡面,每人一個學號,搶答也顯示在小小屏幕上。老師手中也有一個平板電腦,她時而觸摸屏幕,時而點擊電子白板,間或播放音樂或視頻資料,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快樂寫在孩子們的臉上。這是近日記者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香濱小學二年級(1)班看到的一堂語文課的情景。全新的課堂、不一樣的教學效果,贏得了參加全國信息化現場觀摩活動代表們的陣陣掌聲。
學生人手一台平板電腦,課堂變得精彩
在香濱小學二樓的一間教室內,桌椅像平日一樣整齊,孩子們端坐在座位上,目光急切、渴望。教室里的黑板變成了電子白板,教科書變成了平板電腦,語文教師趙秀君正在教古詩《贈汪倫》。孩子們人手一個平板電腦,頁面內容與教室前面的白板遙相呼應。「這堂課我們來學一首古詩,同學們都知道哪些古詩呢?請按平板電腦上的搶答功能,按照順序來回答。」趙秀君話音剛落,白板上立刻出現了孩子們搶答的機位序號。
第一個搶答成功的12號機位同學熟練地背起了《靜夜思》。26號機位、13號機位,孩子們一個個站起來背起了自己最拿手的古詩,開心得像玩接龍遊戲一樣。「在古代哪位詩人被稱為詩仙,有誰知道嗎?」趙秀君問。「李白。」孩子們舉着手,不由自主說出了答案。「非常棒!課前你們都搜集了哪些有關李白的資料呢,給大家曬一曬吧?」趙秀君又問。「我從媽媽那裡知道他是唐朝的浪漫主義詩人。」學生劉紅搶着說。
音樂響起,趙秀君繪聲繪色地為孩子講起李白和汪倫的小故事,逗得孩子們哈哈大笑。接着,她教孩子們書寫詩文,孩子們用小手在空中一邊比畫,一邊跟着讀。怎樣學習古詩里的生字呢?孩子們識別頁面上紅色標記的「汪、贈、潭」等一些生字還真是有辦法,加一加的方法、聯繫事物法、換偏旁法,他們爭先恐後地說出自己的方法。
在分小組討論環節,孩子們的想象力達到極致,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析李白與汪倫的送別場面。學生康子陽在平板電腦上畫了一幅汪倫送別李白的畫,趙秀君通過平板電腦獎勵了他一面小紅旗。這還不過癮,學生侯慶龍、徐盎然跑到講台,現場即興表演了李白、汪倫送別的場面,稚嫩的演技讓人忍俊不禁。40分鐘的一堂課一轉眼就結束了,孩子們意猶未盡。「能用平板電腦上課很好玩」,「也不溜號了」,「還可以在家回放」,「這樣的學習變得有趣了」……孩子們七嘴八舌表達自己的上課體會。
徐盎然說:「過去上課,老師講,我們聽;現在上課,我們和老師一樣,也敢說了。」 [2]
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融為一體
香濱小學是一所五年制小學,有1300餘名學生,是教育部2001年批准的首批教育信息化試點學校。說起12年來的變化,校長孫唯說,剛開始買電腦、建機房、培訓教師,師生們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但熱情過後,一大堆問題出現了:教師搜集素材、製作課件耗時費力,有時使用不當還會造成「兩張皮」現象:一段是傳統教學,一段是信息展示,兩者始終融合不到一起。
「我們使用信息技術究竟要解決什麼問題?如果因此而增加新的負擔,我們還用它做啥?」這個時候,有的教師變得迷茫,失去了最初的熱情,一切又恢復到從前。
孫唯則堅持,不能中途放棄。於是,他們轉而四處去購買教學應用軟件,結果,買回來的東西是不變的產品,不能切合自己的教學思路,很難實現個性化。教學中出現了教師圍着資源轉,資源有什麼,課上就用什麼,教學被課件牽着走。技術是為教學服務的,而不是教學為技術服務。這不是孫校長心中的效果,她急了,跑到東北師範大學請來了一個專家團隊,與教師們共同研究解決問題的辦法。
從此,搞技術的與搞教學的真正坐在了一起,教師當場提需求,專家後台做支持,一節節課尋找對接點,一個個問題尋找多種解決辦法。
現在,香濱小學的教師們運用信息技術,構建出讓學生主動、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實現了自主、探究、協作學習,並形成了「體系化本體分析、理想化教學設計、數字化環境構建、智慧性應用實施、績效性研究評價」的研究模式,實現了學習任務自選、學習資源自助、成果編輯自如、成績反饋自動。
「我們的課堂發生了變化,每節課我都可以和老師互動交流,不會因為只有一個題目而叫不到我感到遺憾了。課上如果我沒聽明白,課下還可以再聽一遍。感覺就像老師在我身邊輔導一樣。」馮卓同學說。能自己做主的課堂,孩子們才喜歡傳統課堂如同「舞台劇」,靠的是教師的表演技能和「灌輸」水平,學生很多時候靠死記硬背,搞題海戰術。信息化教學就像一部「大片」一樣,運用聲光電、虛擬仿真、動漫等技術,創造了更加豐富、更加多樣化的表現手法,讓學生更有興趣,能真正聽明白,探究明白,做到知其所以然。
在數學課「植樹問題」這節課上,記者觀察到,孩子們用信息技術設計的多種植樹方案,不是局限在間距等數學知識上,而是通過信息技術延展到森林保護、環保教育等知識層面。「以前我學習數學很困難,覺得很抽象、枯燥,自從有了筆記本電腦和平板電腦的幫助,我就可以上網找資料、自己拼版,主動學習,讓我對數學不打怵,興趣濃厚了,成績也提高很快。能自己做主,我喜歡這樣的課堂。」五年級學生柴佳琪說。簡曉東老師說:「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們給學生布置一項任務去完成,孩子容易感到單調,現在我們布置多個場景的學習任務,學生自主選擇的空間更大了,學習興趣自然就上來了。」
在網絡教室,曹慶傑老師在給孩子們上「迷人的秋天」主題美術課。學生們用手繪板畫出的哈爾濱的秋景,可通過網絡與台灣的小朋友共享。打開軟件,就如同支好了畫架。孩子們在短短數分鐘內便描繪出家鄉美麗的秋天:王瑛琦的曬辣椒、唐小雯的農家樂,真實的水彩畫、素描、粉筆畫、水墨畫……濃郁而絢爛的色彩,表達着孩子們對大自然源自心底的熱愛,令人嘆為觀止。
五年級(2)班學生孟溪澤的媽媽說:「我的孩子以前對作業非常反感,老做不完。現在的信息化教學,孩子在課堂上馬上就能做完,當場就有答案,回家在網上搜集下一節課的資料,也不和家長頂牛了。」(本報記者 李曜明 廉世民 曹曦)
哈爾濱市香濱小學參與「垃圾分類」授勳儀式
中國公益在線9月16日電(公益記錄者 孟令輝)9月15日黑龍江的省環境保護志願者聯合會與香濱小學聯合召開了「爭當龍江生態小衛士,垃圾分類從三件小事做起」授勳儀式。有50名學生在「爭當龍江生態小衛士,垃圾分類知識競賽」活動中表現優異,獲得了「龍江生態小衛士」稱號。 [3]
「龍江生態小衛士」
由黑龍江省環境保護志願者聯合會創立,省生態環境廳、省教育廳認可的青少年兒童環境教育品牌。省教育廳將把龍江生態小衛士納入中小學生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納入基礎教育省級教學成果獎評選範圍,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指標內容體系,並作為中小學生升學的重要參考。2020年6月5日榮獲國家生態環境部、中央文明辦評比的「十佳公眾參與案例」,「龍江生態小衛士」成為全國十大環境保護公眾參與優秀案例之一。
為了推進哈爾濱垃圾分類工作,黑龍江省環境保護志願者聯合會向全省發起「爭當龍江生態小衛士,垃圾分類從三件小事做起」的號召。香濱小學積極響應號召,發動全校學生參加本次活動,從垃圾分類知識競賽做起。
首先參與的學生在「生態小衛士」微信公眾平台報名並領取垃圾分類三件小事任務,暨在家幫爸媽分類、按時定點跑腿投放、廚餘垃圾主動破袋,完成任務並提交照片後,進入垃圾分類知識競賽環節。知識競賽的評選以答題速度最快、準確率最高為標準,最終評選出五十一名成績優異的學生代表參加授勳儀式。今天,是同學們盼望已久「龍江生態小衛士」授勳的日子。首先,由黑龍江省環境保護志願者聯合會與香濱小學的領導共同為獲得「龍江生態小衛士」稱號的五十名同學佩戴徽章並頒發證書,「小衛士」們手持證書,立下錚錚誓言,要以做好垃圾分類,保護生態環境為己任,最後授勳儀式在《小衛士之歌》的歌聲中落下帷幕。
在這裡我們呼籲更多的青少年加入到「龍江生態小衛士」的隊伍當中來,共同保護生態環境,為大美龍江貢獻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 ↑ 哈爾濱市香濱小學(公立小學)的信息介紹
- ↑ 孩子們目光如此急切渴望《中國教育報》
- ↑ 哈爾濱市香濱小學參與「垃圾分類」授勳儀式公益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