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哈瑞·S·杜魯門號航空母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哈瑞·S·杜魯門號航空母艦
圖片來自百科知識

哈瑞·S·杜魯門號航空母艦,或直接称杜魯門號航空母艦,是美国海军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的八號艦,1993年11月29日在紐波特紐斯造船及船塢公司铺设龙骨起造,最初命名“美國號”(USS United States),1995年2月在鋪放龍骨之前改名杜魯門號,1996年9月7日擲瓶命名[1] ,同年9月13日正式下水。杜魯門號是以美國第33任總統哈利·杜鲁门命名。该舰于1998年7月25日编入美国大西洋舰队服役,母港維吉尼亞州諾福克海軍基地

簡介

杜魯門號是在1993年11月29日時,在紐波特紐斯造船及船塢公司铺设龙骨起造,1995年2月在鋪放龍骨前艦名由原訂的「美國號」改為「杜魯門號」,1996年9月7日擲瓶命名,同年9月13日正式下水。1998年1月船员开始登舰,1998年6月11日通过造船厂的测试,6月25日完成试航。本来造船厂测试和试航计划在1998年5月进行,但是由于一座反应堆在水压试验时产生的噪音使得这些测试被推迟。

在1996年9月14日於維吉尼亞州紐波特紐斯造船廠的啟用儀式當時,時任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擔任了主講人。其他重要参加者和演講者包括密蘇里州参议员艾克·斯凯尔顿(Ike Skelton,是主要支持以杜魯門命名的人)、密苏里州州长梅爾·卡納罕(Mel Carnahan)、杜魯門號的首任船长托马斯·奥特本(Thomas Otterbein)、国防部长威廉·科恩(William Cohen)等人。

目前杜魯門號的基地是诺福克。其第一次任务是从2000年11月28日至2001年5月23日期間,参加了南方守望行动。2002年12月5日該艦再次參與該行动,并参加了伊拉克战争。2003年5月23日它返回母港。2004年10月13日它离开诺福克再赴波斯湾,2005年3月19日离开。2004年它获得美国大西洋舰队战备最良好的舰只的荣誉,从2003年至2005年它连续三年获得作战效率奖赏。

2005年颶風卡特里娜在美国东海岸造成巨大损失后,杜魯門號于9月1日开赴墨西哥湾海岸,成为美国海军营救任务的旗舰。在从事营救任务五星期后它于2005年10月回到母港。

2006年1月杜魯門號按计划进入船坞,它获得多个系统改良、预防性维护以及在制造时就已经出现的小的焊接错误。

2006年12月杜魯門號离开诺福克海军船厂,进入训练阶段。2007年4月训练结束。

2015年第七艦載飛行聯隊被重新指派至杜魯門號。

2015年12月29日,杜魯門號開始執行對伊斯蘭國(ISIS)的攻擊任務。直到2016年4月中,第七艦載飛行聯隊已投下1,118枚炸彈,打破羅斯福號於2015年的紀錄(1,085枚)。

2016年6月3日,F/A-18大黃蜂自東地中海的杜魯門號起飛執行空襲任務,這是美國海軍自2003年對伊拉克戰爭以來,第一次自東地中海執行打擊任務。

2016年9月1日,杜魯門號進入諾福克海軍船廠進行維修改裝,預計2017年9月完成。

一般諸元

摩洛哥外海所舉行的夏季脈衝演習(Majestic Eagle 2004)多國演習中,杜魯門號與義大利航空母艦加里波底號並排航行]] 2007年4月在大西洋進行補強訓練(TSTA)期間,第10航空母艦打擊群指揮官威廉·戈特尼准將(右一)在杜魯門號的飛行準備室內替來訪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軍官們進行示範演練後的解說。]]

  • 飛行甲板長度:1,092呎
  • 最大飛行甲板寬度:252呎(76.8公尺)
  • 高度(自水線至桅竿):20層樓高
  • 飛行甲板面積:4.5英畝(約18,000平方公尺)
  • 排水量:标准73973吨,满载105500吨
  • 動力:兩具A4W核子反應爐,4台蒸氣轮机
  • 螺旋槳數量:4具(每具五槳,直徑21呎)
  • 螺旋槳重量:每具66,200磅(約30,055公斤)
  • 極速:35节
  • 彈射器數量:4具
  • 艦載機升降器數量:4具
  • 艦載機單位:8個中隊與1個分遣隊,戰機總數超過80架
  • 母港:維吉尼亞州諾福克港(Norfolk, VA.)
  • 人員:含飛行大隊人員時超過5,200人,不含時超過3,000人
  • 每日供應餐點份數:18,150份
  • 船艙數:2,700間
  • 船錨數:2具(承襲自佛瑞斯特號航空母艦(USS Forrestal CV-59)
  • 船錨重:每具30噸
  • 船錨鏈長:超過1,000呎(454公尺),以每段365磅(約111公斤)共684段的鏈條串成
  • 電話數量:2,000支

搭載機隊

轶事

  • 探索頻道的纪录片《海上堡垒》记载了杜魯門號航空母艦的建造、试航和启用。

參考文獻

  1. 擲瓶命名,教育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