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哥特金属

哥特金属

来自 搜狗百科网 的图片


哥特金属 Goth Metal(港台地区则译作哥德金属)是一种揉合了重金属音乐及哥特风格音乐的混合物。它的发源时间始于九十年代初的欧美。某种程度上,哥特金属是难于确认和肯定的。有些乐迷及音乐人对于曲式分类有强烈的理念,但外界的人则认为这些曲式分类是没有用的。[1]

目录

简介

哥特金属被阴暗,不断喧吵的哥特摇滚的冰冷气氛和重金属侵略所包围,发现了在戏剧意识和用宗教,惊骇来装饰的抒情诗般的吸引力两种风格中存在着的中间立场。像前朋克般居先的哥特金属,暧昧的仿古,金属乐队般如Rainbow, Dio和Judas Priest般已被被形容为哥特的次要的嗓音,如果没有更多的特征,那么除了真正的哥特金属总是被哥特摇滚直接影响之外,缥缈的合成器效果和幽灵般的感觉同样和吉他重复段一样重要。因此哥特金属常常保留请求听众站在天平的两端。哥特金属最先在80年代中期前段浮现,以洛杉矶为中心,所以也常被叫做“死亡金属”,这个以Christian Death为首的发生地。很多哥特金属乐队自从在美国和欧洲跳跃起来之后,便通过tongue-in-cheek Type 0 Negative在90年代更广的另类金属听众中爆发了。在后10年期间,哥特金属同样被认为在黑色金属乐队寻找新的使他们的嗓音更低沉的道路上起了很重要的影响。“moonspell"葡萄牙的一支乐队,哥特金属乐队之中的典型代表 歌特金属是中世纪风格,单纯的歌特就是忧郁悲情的格调,就算得上是像LACRIMOSA这样严肃的歌特乐队,但很多歌特金属的大多数作品歌特氛围都不太浓重。尽管还是有那么几首是很歌特怀旧的,歌特金属可不强调乐器的使用,不可与交响金属(Symphonic Metal)混为一体。 现时所谓流行的哥特乐团,均注入了以下各种特色来演绎: 剧院金属(Opera Metal) 交响金属(Symphonic Metal) 死亡旋律金属(Death Melodic Metal) 死亡金属(Death Metal) 末日金属(Doom Metal) “哥特”一词引入重金属音乐领域可追溯到1991年,Paradise Lost的专辑《Gothic》的发行。从此,乐迷之间便经常争论”哪些乐队是真正的哥特,哪些乐队不是”。一些音乐家也加入了这一行列,After Forever、HIM、Nightwish的成员都曾表示自己的音乐不应被贴上”哥特”的标签。

发展历史

哥特金属的出现要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英格兰北部的Paradise Lost、My Dying Bride与Anathema掀起的潮流。这三支乐队同时也催生了死亡厄运金属,哥特金属因此与死亡厄运金属有着密切的联系。三支乐队均签约于Peaceville Records唱片公司,被称为“ Peaceville三巨头”。来自哈利法克斯的Paradise Lost,1990年的首张专辑《Lost Paradise》对死亡厄运金属做了很好的定义,1991年的次张专辑《Gothic》加入了零星的键盘与女声点缀,在氛围上制造出些许差异,形成了哥特金属。Paradise Lost的前五张专辑,被形容为“一只深爱着Sisters Of Mercy的乐队演奏着黑暗时期Metallica的作品”,他们“最早播下了哥特的种子,才有了近年来其他乐队的收割”。同样来自哈利法克斯的My Dying Bride在1993年的专辑《Turn Loose the Swans》中,加入了小提琴,这一创造性的做法进一步增添了暗色浪漫,也启迪了诸多后来者。来自利物浦的Anathema,在发出了死亡厄运金属之声后,走得更远。从1995年的第二张专辑《The Silent Enigma》开始,Anathema进行了音乐上的探索,不再局限于传统死亡厄运金属领域。评论家甚至拿他们和Pink Floyd做比较。到了1996年的第三张专辑《Eternity》,Anathema甚至转向用清嗓演唱。他们这种营造悲伤大气氛围又不失哥特背景的主流摇滚姿态,对后来的主流哥特金属乐队,产生了深远影响。 美国的Type O Negative、瑞典的Tiamat、荷兰的The Gathering则是哥特金属在英国以外地区的先行者。Type O Negative的音乐源于死亡金属和鞭笞金属。在1993年的专辑《Bloody Kisses》中,他们引入了一些哥特摇滚的元素,歌词中也充斥着“性、死亡、基督、吸血鬼”等内容。哥特金属从此在北美地区受到了关注。Tiamat早在1988年就开始了活动,那时他们做的是纯正的死亡金属。在1992年的专辑《Clouds》中,Tiamat降低了音乐的速度性而加强了旋律与氛围。到了1994年的《Wildhoney》,他们的转变更为明显与彻底:插入的原声吉他、呢喃耳语、天使般的合唱与失真的吉他、咆哮的死嗓形成强烈对比冲击,所营造的哥特氛围深深影响了后来的北欧乐队。The Gathering则是第一支配备了女主唱的哥特金属乐队,以Bart Smits的死嗓为主,辅以女主唱的吟唱,形成了具有黑暗根源的中板哥特厄运金属。然而早期几个女主唱均无法达到乐队期望制造的效果,直到第三张专辑《Mandylion》中Anneke van Giersbergen的出现。Anneke用她的声音将The Gathering带向了巅峰,也启迪了一大批荷兰以及欧洲其他地区女声哥特金属乐队。 葡萄牙的Moonspell和英国的Cradle of Filth最早将黑金属与哥特金属进行了融合。Moonspell的早期作品以葡萄牙的乡野传说为背景,将浓郁的民族元素与极端金属结合,以Riff和键盘制造出独特忧郁氛围的恶魔之声。首张专辑《Wolfheart》出现了狼人、吸血鬼等主题的歌曲,次张专辑《Irreligious》进一步强化了哥特意味。凭着这两张专辑,Moonspell奠定了在欧洲哥特金属浪潮中的地位。Cradle of Filth则从成立之初便做着具有独特扭曲美感的哥特黑金属音乐。从1994年的首张专辑《The Principle of Evil Made Flesh》开始,由键盘演绎的前奏、不时插入的歌剧女声以及Dani Filth扭曲的嗓音和用黑与血编织的浪漫诗句就成了乐队的标志。1996年的第二张专辑《Dusk... and Her Embrace》更是一张“令人毛骨悚然的哥特史诗”,其中《Gothic Romance》一曲成为哥特黑金属的代表作。 “美女与野兽”是指天籁般的女声与侵略性的死嗓对比产生的美学体验。这种技巧虽然Paradise Lost和The Gathering早已采用,但直到1995年挪威乐队Theatre of Tragedy才推出了完全“美女与野兽”式的全长专辑《Theatre of Tragedy》。随后他们又推出了《Velvet Darkness They Fear》和《Aégis》,赞誉不绝。在《Aégis》中他们进行了一些新鲜的尝试,最显著的便是Raymond Rohonyi放弃了死嗓而代之以念白与呢喃耳语,这造就了另一种对比的美学体验。90年代末,越来越多的乐队开始采用侵略性男声与天籁女声的技巧,仅挪威就又涌现出Tristania、Trail of Tears、The Sins of Thy Beloved三支乐队。Tristania除了“美女与野兽”之外,还加入了男声清嗓,进一步丰富了作品带来的听觉体验。此外,Tristania还加入了管风琴、小提琴等交响元素,引领了此后的交响哥特金属浪潮。在“美女与野兽”的推动下,涌现了一大批极具代表性的女性金属乐主唱。 尝试在哥特金属中加入交响元素的不只是Tristania,来自荷兰的Within Temptation也为交响哥特的普及与推广做出了巨大贡献。成立于1996年的Within Temptation,最初做的是Sharon den Adel与Robert Westerholt构成的“美女与野兽”式哥特金属。在2000年的第二张专辑《Mother Earth》中,他们去除掉了死嗓,仅保留Sharon的天籁之音,同时加强了交响氛围,制造出极为优美动听的声音。2004年,他们凭《The Silent Force》将交响哥特金属推至一个新高度。这张专辑找来了整支交响乐团以及80人的唱诗班进行录制,充分展现了交响哥特金属的气势磅礴与华美壮丽。自此,不只是欧洲,整个世界都被这种重型吉他与交响女声的结合所征服。另一支荷兰乐队After Forever及其关联乐队Epica,不仅延续了Tritania式的交响化“美女与野兽”,还加入了前卫式的复杂编曲架构,奉献出一场场史诗般的交响盛宴。这些出色的交响哥特女声,成为了荷兰的骄傲。 哥特金属的风行使得一些原本做其他风格音乐的乐队也加入了进来。瑞士的Lacrimosa,最初做的是暗潮音乐。随着女声兼键盘手 Anne Nurmi的加入,他们尝试在原有风格的基础上引入了重型吉他以及古典乐器,形成了独有的兼具暗潮感和古典氛围的交响哥特金属。交响金属名团Therion,也在2007年推出了名为《Gothic Kabbalah》的专辑,展露出他们想和哥特金属接轨的想法。

分类方法

虽然此类金属较其他类型金属音乐的争议性少,但明显地,议论主要围绕著以形象上演绎还是侧重音乐上的演绎。 虽然哥特金属与其他金属音乐有相似的地方,难以确认。但一致性的定律仍然存在。 歌词集中在宗教和神、地狱与天堂、爱、惊慌、绝望、 丧亲、空虚和死亡。大部分的歌词内容早在20世纪前定位了。 主音多数有男主音和女主音,甚至两者皆备。男主音带有深厚的声线或死腔(咆哮、呻吟、吱吱声),女主音倾向于高音及似歌剧中的女歌手,同时衍生了剧院金属。 乐队队员身穿黑色紧身或阔袍衣衫,亦有成员面上化上浓妆,如涂上深刻的眼影。 变化大的吉他声及鼓声往往独立于歌唱之外,成为伴奏。 有时哥特金属会与力量金属和旋律金属混为一谈。

乐团列表

Dark Princess (中文名称:黑暗公主 国籍:俄罗斯) Delain(国籍:荷兰) Dreams of Sanity (中文名称:清醒梦境) Epica(中文名称:史诗 国籍:荷兰) Estatic Fear(中文名称:黑暗之舞 国籍:奥地利) Evanescence (中文名称:伊凡塞斯、幻灭乐队 国籍:美国)关于该乐队的风格一直争议颇多,但不可否认的是主唱Amy Lee的哥特思想一直主导着这个乐队 Haggard (中文名称:野鹰)厚重的死亡金属与高雅的管弦乐、声乐女音巧妙地融为一体,伴随优美的钢琴与吉他SOLO,音乐充满浓郁的中古世纪气息与民族味,编曲极度引人入胜。 Lacuna Coil (中文名称:空白缠绕 国籍:意大利) Lacrimosa (中文名称:以泪洗面 国籍:德国) Lake of Tears (中文名称:泪湖 国籍: 瑞典) Leaves' Eyes(中文名称:叶之眼国籍:德国-挪威) Mandragora.Scream (国籍:意大利) Murkrat (国籍:澳大利亚)双人女子哥特/厄运金属 Silent Elegy (中文名称:寂静的挽歌、赛琳特 国籍:中国) Sirenia (中文名称:海妖 国籍:挪威) Siouxsie And the Banshees (中文名称:苏克西与女妖 国籍:英国) 哥特式乐队的先驱 Tiamat ( 中文名称:泰麦特 国籍: 瑞典) Theatre of Tragedy (中文名称:悲情剧院 国籍:挪威) 该乐队已于2011年解散 Theatres des Vampires (中文名称:吸血鬼剧院 国籍:意大利)以吸血鬼文化为主要创作题材 Therion (中文名称:神兽 国籍:瑞典) The Birthday Massacre (中文名称:大屠杀 国籍:加拿大) The Gathering(国籍:荷兰) To Die for (国籍 芬兰) Tristania (中文名称:悲伤的国度 国籍:挪威) Kingdonw Angel (国籍:挪威) Xandria(中文名称:仙朵拉 国籍:德国) We Are the Fallen(国籍:美国) Lacrimas Profundere(国籍:德国)凄凉派代表

相关信息

现时所谓流行的哥特乐团,均注入了以下各种特色来演绎: 剧院金属(Opera Metal) 交响金属(Symphonic Metal) 死亡旋律金属(Death Melodic Metal) 死亡金属(Death Metal) 末日金属(Doom Metal)

参考来源

  1. [1],搜狗百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