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哲蚌寺

图片来自findchina

哲蚌寺(拉丁文转译:Drepung),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拉萨“三大寺”之一,全名吉祥米聚十方尊胜洲。哲蚌,藏语“米堆”之意。[1][2]

目录

介绍

1416年(永乐十四年)由宗喀巴弟子绛央却杰主持修建,位于拉萨西郊5公里更丕乌孜山下。与甘丹寺色拉寺合称拉萨三大寺,乃格鲁派寺院中地位最高的寺院之一。该寺在藏传佛教历史上地位极为特殊,为西藏三区和世界佛教文化培养了大批人才,因而被誉为“第二那烂陀”。

历史沿革

该寺是格鲁派祖师宗喀巴的徒弟绛央曲杰扎西班丹在大贵族朗嘎桑的资助下,于明代永乐十四年(1416年)动工兴建的,名为“白登哲蚌寺”,后简称“哲蚌寺”。在藏语里“白登”意为祥瑞庄严,“哲蚌”意为堆积大米。哲蚌 寺建成后,很快发展为格鲁派寺院中实力最雄厚的寺院。

1409年宗喀巴大师在拉萨大昭寺成功地创办了传昭大法会,同年他亲自倡建格鲁派祖寺甘丹寺,至此标志着他苦心创立的新教派格鲁派已经形成,得到全藏僧俗群众的信奉。格鲁派势力日益强大,信徒与日俱增,哲蚌寺的兴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立起来的。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宗喀巴弟子绛央却杰兴建哲蚌寺。其门下7弟子分别主持寺中7个札仓(经院)。此寺为历代达赖喇嘛的母寺。寺中的甘丹颇章(宫)为达赖二世根敦嘉错主持修建,第二、三、四、五世达赖均在此坐床,以后五世达赖在此掌领西藏地方政教大权。

公元1464年,哲蚌寺建立僧院,传授佛教经典。哲蚌寺内喇嘛大都很友善,若能邀得他们陪同游寺,肯定会有很多的收获。寺院占地面积约25万平方米,规模宏大。寺内原有七大札仓(经学院),后合并为洛色林、果莽、德扬、阿巴四大札仓,西藏众多的名僧大都曾在此学经,最盛时有僧众近万人,是喇嘛教最大的寺院。明万历六年(1578年),俺答汗赠以"圣识一切瓦齐尔达赖喇嘛"的尊号,达赖喇嘛一称即始于此。索南嘉措得此尊号后,又追认其前两世为第一、二世达赖喇嘛。五世达赖罗桑嘉措受清朝册封之前,一直住在该寺。由于历世达赖喇嘛皆以哲蚌寺为母寺,因此该寺在格鲁派寺院中地位最高。

寺内的主要建筑大都是明清两代陆续修建的。寺院的主要建筑大经堂雄伟壮观,有183根立柱,柱上的雕刻十分精美,还有精美的织绣经幢、挂幢、唐卡(卷轴画)以及佛像、壁画等加以修饰,同时可以容纳八千人诵经。寺内还保存有大量藏族的古代文献和经籍 。

1642年,五世达赖喇嘛在寺内噶丹颇章建立地方政权,是宗教正式参与政治的开始。达赖喇嘛迁往布达拉宫后,这里仍然是拉萨三大寺中规模最大、最有势力的一个。

哲蚌在民主改革前占有溪卡185年、土地5万1千亩、牧场3百个、牛4万头、农奴2千人,每年收取地租粮280万公斤、酥油13.3万公斤。在国内外的属寺共有3305座,共中区内640座、区外省市1647座、国外1018座。

1951年后,政府非常重视哲蚌寺的维修和文物抢救工作。1959年民主改革后,彻底废除了寺庙的封建特权和压迫剥削制度,还寺庙为广大僧俗信众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1962年哲蚌寺列为西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1980年至1989年间政府先后拨款162万多元人民币,对该寺不断进行多方面的维修,成为国内外佛教徒和游客朝拜观光的佛教圣地。

参考文献

  1. 印度/哲蚌寺(Drepung Monastery). 中华国际供佛斋僧功德会. [2017-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06). 
  2. Travel Guide to Drepung Gomang. 哲蚌寺. [2017-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4). (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