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唐·尼可罗·阿玛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唐·尼可罗·阿玛蒂(Dom Nicolo Amati,1662-1750) 出生于波隆纳,他的真实姓氏为Melchion或Marchioni[1]。选择用Amati作为化名的姓氏,是因为Amati家族是当时波隆纳地区最著名的制琴家族,他想要假装为家族成员。 他是波隆纳(Bologna)古系统三大高手之一。目前并无师承记录,作品具有相当个性特色。

尼可罗‧阿玛蒂 小提琴1656

这把提琴琴身35.4公分,完成于1656年。1650 年代以后,尼可罗最大的成就即为改良提琴的大小成为固定形制(grand pattern),而此琴即为范本之一,不但是保存相当完整的精品,音色清澈干净,如同朝阳般清新。奇美于1991年收藏此名琴。 现藏地点:财团法人台南市奇美文化基金会:中华民国台南市[2] 此外,在提琴历史上,这把名琴更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尼可罗.阿玛蒂的学生们,如瓜奈里史特拉底瓦里等人,皆以此琴为发展起点,传承制琴工艺进而发扬光大。


尼可罗·阿玛蒂1658 年制“琴槌”

“琴”有独钟的意大利小提琴家阿卡多 (Salvatore Accardo)为发扬名琴之美,特地拜访克雷蒙纳音乐博物馆(Town of Cremona, Museo del Violino)。他借出了阿玛蒂家族1566年的“查理十一”和尼可罗·阿玛蒂1658 年制“琴槌”、瓜奈里家族1689年的“瓜斯塔尼”和1734年的“耶稣”,以及斯特拉迪瓦里家族1715年的“克雷蒙纳人”,并在博物馆大厅进行录音。[3]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