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唐休璟」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未顯示由 3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6 次修訂)
行 9: 行 9:
 
| 母校    =  
 
| 母校    =  
 
| 研究领域 =  
 
| 研究领域 =  
}}'''唐休璟'''(627年-712年),名璿,字休璟,以字行,京兆始平(今陕西兴平)人,唐朝宰相、名将。
+
}}'''[[ 唐休璟]]'''(627年-712年),名璿,字休璟,以字行,京兆始平(今[[ 陕西]] 兴平)人,唐朝宰相、名将。
  
 
 唐休璟早年以明经擢第,历任营州户曹、丰州司马、安西副都护、西州都督、卫尉卿、凉州都督、持节陇右诸军州大使等职,后在洪源谷大败吐蕃,升任右武威、右金吾二卫大将军。
 
 唐休璟早年以明经擢第,历任营州户曹、丰州司马、安西副都护、西州都督、卫尉卿、凉州都督、持节陇右诸军州大使等职,后在洪源谷大败吐蕃,升任右武威、右金吾二卫大将军。
行 18: 行 18:
 
==人物生平==
 
==人物生平==
  
 唐休璟自幼父亲早逝,先后拜马嘉运、贾公彦为师,学习《易经》、《礼经》,后考中明经科。
+
 唐休璟自幼父亲早逝,先后拜马嘉运、贾公彦为师,学习《[[ 易经]] 》、《[[ 礼经]] 》,后考中明经科。
  
679年(调露元年),突厥阿史那泥熟匐背叛唐朝,煽动奚族、契丹造反,营州都督周道务派唐休璟迎战。唐休璟在独护山大破突厥,因功升任丰州(今内蒙古五原南)司马。
+
*679年(调露元年),突厥阿史那泥熟匐背叛唐朝,煽动奚族、契丹造反,营州都督周道务派唐休璟迎战。唐休璟在独护山大破突厥,因功升任丰州(今内蒙古五原南)司马。
  
683年(永淳二年),突厥围攻丰州,斩杀都督崔智辩。朝廷震动,多数大臣都主张放弃丰州,将百姓迁至灵州、夏州一带。唐休璟上表道:"丰州自秦汉便是国家重镇,土地肥沃,适合农牧生产。隋末大乱,将当地百姓迁移到宁庆二州,致使胡寇深入,以灵夏二州为边境;贞观末年,朝廷移民充实丰州,西北才得以安宁。今若废弃丰州,则黄河边上的土地将再次为胡寇所有,灵夏等州人民不能安居乐业,这对国家非常不利。"朝廷采纳了他的意见。
+
*683年(永淳二年),突厥围攻丰州,斩杀都督崔智辩。朝廷震动,多数大臣都主张放弃丰州,将百姓迁至灵州、夏州一带。唐休璟上表道:"丰州自秦汉便是国家重镇,土地肥沃,适合农牧生产。隋末大乱,将当地百姓迁移到宁庆二州,致使胡寇深入,以灵夏二州为边境;贞观末年,朝廷移民充实丰州,西北才得以安宁。今若废弃丰州,则黄河边上的土地将再次为胡寇所有,灵夏等州人民不能安居乐业,这对国家非常不利。"朝廷采纳了他的意见。
  
  
699年(圣历二年),唐休璟调任司卫卿,兼凉州(今甘肃武威)都督、右肃政御史大夫,持节陇右诸军州大使。
+
*699年(圣历二年),唐休璟调任司卫卿,兼凉州(今甘肃武威)都督、右肃政御史大夫,持节陇右诸军州大使。
  
700年(久视元年),吐蕃大将麹莽布支攻打凉州,兵至洪源谷,打算围攻昌松县(今甘肃武威东南)。唐休璟率军迎击,他见吐蕃军衣甲鲜盛,对部将道:"麹莽布支麾下都是些贵族子弟,虽然看起来强盛,但是不通军事,你们看我破敌。"唐休璟亲自披甲上阵,跃马冲杀,六战六克,并积尸做京观。
+
*700年(久视元年),吐蕃大将麹莽布支攻打凉州,兵至洪源谷,打算围攻昌松县(今甘肃武威东南)。唐休璟率军迎击,他见吐蕃军衣甲鲜盛,对部将道:"麹莽布支麾下都是些贵族子弟,虽然看起来强盛,但是不通军事,你们看我破敌。"唐休璟亲自披甲上阵,跃马冲杀,六战六克,并积尸做京观。
  
702年(长安二年),唐休璟入朝,因吐蕃遣使请和,被提拔为右武威、右金吾二卫大将军。
+
*702年(长安二年),唐休璟入朝,因吐蕃遣使请和,被提拔为右武威、右金吾二卫大将军。
  
703年(长安三年),突骑施首领乌质勒与西突厥各部落互相攻伐,导致安西和大唐之间断绝联系。唐休璟与宰相们商议对策,并谋划出应该实施的策略,与后来的形势完全相符。武则天叹道:"我重用你太晚了。"提拔他为夏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不久,唐休璟改任太子右庶子,仍旧参与处理朝政。
+
*703年(长安三年),突骑施首领乌质勒与西突厥各部落互相攻伐,导致安西和大唐之间断绝联系。唐休璟与宰相们商议对策,并谋划出应该实施的策略,与后来的形势完全相符。武则天叹道:"我重用你太晚了。"提拔他为夏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不久,唐休璟改任太子右庶子,仍旧参与处理朝政。
  
704年(长安四年),宰相韦安石上表弹劾张易之、张昌宗,武则天便命唐休璟调查此事。这时,契丹叛乱,唐休璟再次担任夏官尚书,并兼任检校幽营等州都督、安东都护。唐休璟临行前,对皇太子李显道:"张易之兄弟依恃恩宠,有不臣之心,日后必将作乱,您应加以防备。"
+
*704年(长安四年),宰相韦安石上表弹劾张易之、张昌宗,武则天便命唐休璟调查此事。这时,契丹叛乱,唐休璟再次担任夏官尚书,并兼任检校幽营等州都督、安东都护。唐休璟临行前,对皇太子李显道:"张易之兄弟依恃恩宠,有不臣之心,日后必将作乱,您应加以防备。"
  
705年(神龙元年),李显复位,是为唐中宗。唐休璟被征回朝中,进拜辅国大将军、同中书门下三品,封酒泉郡公,不久又加特进、尚书右仆射。
+
*705年(神龙元年),李显复位,是为唐中宗。唐休璟被征回朝中,进拜辅国大将军、同中书门下三品,封酒泉郡公,不久又加特进、尚书右仆射。
  
 
 后来,水灾爆发,唐休璟两次上表朝廷,请求引咎辞职,但未被允许。不久,唐休璟改任中书令、京师留守、又加检校吏部尚书,进封宋国公。
 
 后来,水灾爆发,唐休璟两次上表朝廷,请求引咎辞职,但未被允许。不久,唐休璟改任中书令、京师留守、又加检校吏部尚书,进封宋国公。
  
706年(神龙二年),唐休璟致仕退休。当时,唐休璟年过八十,但却不愿引退,又命儿子娶尚宫贺娄氏的养女为妻,希望借助贺娄氏得以复起,受到人们的讥讽。709年(景龙三年),唐休璟被起复为太子少师、同中书门下三品,并监修国史。
+
*706年(神龙二年),唐休璟致仕退休。当时,唐休璟年过八十,但却不愿引退,又命儿子娶尚宫贺娄氏的养女为妻,希望借助贺娄氏得以复起,受到人们的讥讽。709年(景龙三年),唐休璟被起复为太子少师、同中书门下三品,并监修国史。
  
710年(景云元年),李旦继位,是为唐睿宗,拜唐休璟为特进、朔方道行军大总管,命他防备突厥 。711 年(景云二年),唐休璟再次退休。
+
*710年(景云元年),李旦继位,是为唐睿宗,拜唐休璟为特进、朔方道行军大总管,命他防备突厥
 +
 
 +
*711 年(景云二年),唐休璟再次退休
 +
 
 +
*712年(延和元年),唐休璟病逝,终年八十六岁,追赠荆州大都督,谥号忠
  
712年(延和元年),唐休璟病逝,终年八十六岁,追赠荆州大都督,谥号忠。
 
 
==轶事典故==
 
==轶事典故==
 
 武则天曾在麟德殿宴请吐蕃使臣论弥萨,唐休璟也参加了宴会。论弥萨屡次偷看唐休璟,被武则天发现后,回答道:"洪源之战时,这位将军勇猛无敌,所以我想看看他。"武则天非常高兴,便提拔重用唐休璟。
 
 武则天曾在麟德殿宴请吐蕃使臣论弥萨,唐休璟也参加了宴会。论弥萨屡次偷看唐休璟,被武则天发现后,回答道:"洪源之战时,这位将军勇猛无敌,所以我想看看他。"武则天非常高兴,便提拔重用唐休璟。
行 50: 行 53:
 
 武则天:休璟谙练边事,卿等十不当一也。
 
 武则天:休璟谙练边事,卿等十不当一也。
  
 刘昫: 休璟尤谙练边事,自碣石西逾四镇,绵亘万里,山川要害,皆能记之。 王孝杰,唐休璟、张仁愿、薛讷、王晙等,皆韬武干,亟立边功。然孝杰失于再擒,休璟亏于余行。先败后胜,薛讷何惭;止雪回风,王晙难掩;仁愿操履,中否相兼。 唐、张、讷、晙,善阵能师。共服戎虏,不忧边陲。
+
 刘昫: 休璟尤谙练边事,自碣石西逾四镇,绵亘万里,山川要害,皆能记之。 王孝杰,唐休璟、张仁愿、薛讷、王晙等,皆韬武干,亟立边功。然孝杰失于再擒,休璟亏于余行。先败后胜,薛讷何惭;止雪回风,王晙难掩;仁愿操履,中否相兼。 唐、张、讷、晙,善阵能师。共服戎虏,不忧边陲。
  
 宋祁: 休璟以儒者号知兵,自碣石逾四镇,其间绵地几万里,山川夷坦,障塞之要,皆能言之,故行师料敌未尝败。 ②  唐所以能威振夷荒、斥大封域者,亦有虎臣为之牙距也。至师行数千万里,穷讨殊斗,猎取其国由鹿豕然,可谓选值其才欤!夫宰相代天秩物,燮化人神,惟有德者宜之。若休璟、仁愿,用以丞弼,非强所不能邪?据功名之地,则绰绰矣。 ③  宰相文武兼者,当时称李靖、郭元振、唐休璟、仁愿云。
+
 宋祁: 休璟以儒者号知兵,自碣石逾四镇,其间绵地几万里,山川夷坦,障塞之要,皆能言之,故行师料敌未尝败。唐所以能威振夷荒、斥大封域者,亦有虎臣为之牙距也。至师行数千万里,穷讨殊斗,猎取其国由鹿豕然,可谓选值其才欤!夫宰相代天秩物,燮化人神,惟有德者宜之。若休璟、仁愿,用以丞弼,非强所不能邪?据功名之地,则绰绰矣。宰相文武兼者,当时称李靖、郭元振、唐休璟、仁愿云。
  
 
 王夫之:李日知、魏元忠、唐休璟、韦安石当武氏之世,折酷吏之威,斥宣淫之魂,制凶竖之顽,怀兴复之志,张挞伐之功,皆自命为伟人,而为天下所属望者也。及其暮年,潦倒于韦氏淫昏之世,与宵小旅进旅退,尸三事之位,濡需于豢养,殆无异于鄙夫。
 
 王夫之:李日知、魏元忠、唐休璟、韦安石当武氏之世,折酷吏之威,斥宣淫之魂,制凶竖之顽,怀兴复之志,张挞伐之功,皆自命为伟人,而为天下所属望者也。及其暮年,潦倒于韦氏淫昏之世,与宵小旅进旅退,尸三事之位,濡需于豢养,殆无异于鄙夫。
行 88: 行 91:
 
 唐升,唐先择之子,曾任亳州刺史。
 
 唐升,唐先择之子,曾任亳州刺史。
 
==史籍记载==
 
==史籍记载==
《旧唐书·卷九十三·列传第四十三》
+
* 《旧唐书·卷九十三·列传第四十三》
  
《新唐书·卷一百一十一·列传第三十六》
+
* 《新唐书·卷一百一十一·列传第三十六》
  
《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唐纪十八》
+
* 《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唐纪十八》
  
《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唐纪十九》
+
* 《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唐纪十九》
  
《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唐纪二十》
+
* 《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唐纪二十》
  
《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唐纪二十一》
+
* 《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唐纪二十一》
  
《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唐纪二十三》
+
* 《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唐纪二十三》
  
《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唐纪二十四》
+
* 《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唐纪二十四》
  
《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唐纪二十五》
+
* 《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唐纪二十五》
  
《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唐纪二十六》
+
* 《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唐纪二十六》
 +
==文献来源==
 +
{{reflist}}
 +
[[Category:唐朝军政人物]]

於 2019年10月15日 (二) 10:25 的最新修訂

唐休璟

唐休璟(627年-712年),名璿,字休璟,以字行,京兆始平(今陝西興平)人,唐朝宰相、名將。

唐休璟早年以明經擢第,歷任營州戶曹、豐州司馬、安西副都護、西州都督、衛尉卿、涼州都督、持節隴右諸軍州大使等職,後在洪源谷大敗吐蕃,升任右武威、右金吾二衛大將軍。

長安三年(703年),唐休璟拜相。擔任同鳳閣鸞台三品,尋轉太子右庶子,後加位輔國大將軍,累封宋國公。神龍二年(706年),致仕,但不久又被起復為太子少師、同中書門下三品。

延和元年(712年),唐休璟病逝,追贈荊州大都督,諡號忠。

人物生平

唐休璟自幼父親早逝,先後拜馬嘉運、賈公彥為師,學習《易經》、《禮經》,後考中明經科。

  • 679年(調露元年),突厥阿史那泥熟匐背叛唐朝,煽動奚族、契丹造反,營州都督周道務派唐休璟迎戰。唐休璟在獨護山大破突厥,因功升任豐州(今內蒙古五原南)司馬。
  • 683年(永淳二年),突厥圍攻豐州,斬殺都督崔智辯。朝廷震動,多數大臣都主張放棄豐州,將百姓遷至靈州、夏州一帶。唐休璟上表道:"豐州自秦漢便是國家重鎮,土地肥沃,適合農牧生產。隋末大亂,將當地百姓遷移到寧慶二州,致使胡寇深入,以靈夏二州為邊境;貞觀末年,朝廷移民充實豐州,西北才得以安寧。今若廢棄豐州,則黃河邊上的土地將再次為胡寇所有,靈夏等州人民不能安居樂業,這對國家非常不利。"朝廷採納了他的意見。


  • 699年(聖歷二年),唐休璟調任司衛卿,兼涼州(今甘肅武威)都督、右肅政御史大夫,持節隴右諸軍州大使。
  • 700年(久視元年),吐蕃大將麴莽布支攻打涼州,兵至洪源谷,打算圍攻昌松縣(今甘肅武威東南)。唐休璟率軍迎擊,他見吐蕃軍衣甲鮮盛,對部將道:"麴莽布支麾下都是些貴族子弟,雖然看起來強盛,但是不通軍事,你們看我破敵。"唐休璟親自披甲上陣,躍馬衝殺,六戰六克,並積屍做京觀。
  • 702年(長安二年),唐休璟入朝,因吐蕃遣使請和,被提拔為右武威、右金吾二衛大將軍。
  • 703年(長安三年),突騎施首領烏質勒與西突厥各部落互相攻伐,導致安西和大唐之間斷絕聯繫。唐休璟與宰相們商議對策,並謀劃出應該實施的策略,與後來的形勢完全相符。武則天嘆道:"我重用你太晚了。"提拔他為夏官尚書、同鳳閣鸞台三品。不久,唐休璟改任太子右庶子,仍舊參與處理朝政。
  • 704年(長安四年),宰相韋安石上表彈劾張易之、張昌宗,武則天便命唐休璟調查此事。這時,契丹叛亂,唐休璟再次擔任夏官尚書,併兼任檢校幽營等州都督、安東都護。唐休璟臨行前,對皇太子李顯道:"張易之兄弟依恃恩寵,有不臣之心,日後必將作亂,您應加以防備。"
  • 705年(神龍元年),李顯復位,是為唐中宗。唐休璟被征回朝中,進拜輔國大將軍、同中書門下三品,封酒泉郡公,不久又加特進、尚書右僕射。

後來,水災爆發,唐休璟兩次上表朝廷,請求引咎辭職,但未被允許。不久,唐休璟改任中書令、京師留守、又加檢校吏部尚書,進封宋國公。

  • 706年(神龍二年),唐休璟致仕退休。當時,唐休璟年過八十,但卻不願引退,又命兒子娶尚宮賀婁氏的養女為妻,希望藉助賀婁氏得以復起,受到人們的譏諷。709年(景龍三年),唐休璟被起復為太子少師、同中書門下三品,並監修國史。
  • 710年(景雲元年),李旦繼位,是為唐睿宗,拜唐休璟為特進、朔方道行軍大總管,命他防備突厥。
  • 711年(景雲二年),唐休璟再次退休。
  • 712年(延和元年),唐休璟病逝,終年八十六歲,追贈荊州大都督,諡號忠。

軼事典故

武則天曾在麟德殿宴請吐蕃使臣論彌薩,唐休璟也參加了宴會。論彌薩屢次偷看唐休璟,被武則天發現後,回答道:"洪源之戰時,這位將軍勇猛無敵,所以我想看看他。"武則天非常高興,便提拔重用唐休璟。

人物評價

武則天:休璟諳練邊事,卿等十不當一也。

劉昫: 休璟尤諳練邊事,自碣石西逾四鎮,綿亘萬里,山川要害,皆能記之。 王孝傑,唐休璟、張仁願、薛訥、王晙等,皆韜武干,亟立邊功。然孝傑失於再擒,休璟虧於余行。先敗後勝,薛訥何慚;止雪迴風,王晙難掩;仁願操履,中否相兼。 唐、張、訥、晙,善陣能師。共服戎虜,不憂邊陲。

宋祁: 休璟以儒者號知兵,自碣石逾四鎮,其間綿地幾萬里,山川夷坦,障塞之要,皆能言之,故行師料敵未嘗敗。唐所以能威振夷荒、斥大封域者,亦有虎臣為之牙距也。至師行數千萬里,窮討殊斗,獵取其國由鹿豕然,可謂選值其才歟!夫宰相代天秩物,燮化人神,惟有德者宜之。若休璟、仁願,用以丞弼,非強所不能邪?據功名之地,則綽綽矣。宰相文武兼者,當時稱李靖、郭元振、唐休璟、仁願雲。

王夫之:李日知、魏元忠、唐休璟、韋安石當武氏之世,折酷吏之威,斥宣淫之魂,制凶豎之頑,懷興復之志,張撻伐之功,皆自命為偉人,而為天下所屬望者也。及其暮年,潦倒於韋氏淫昏之世,與宵小旅進旅退,屍三事之位,濡需於豢養,殆無異於鄙夫。

個人作品

《全唐文》收錄有其文二篇:《乞解職待罪表》、《諫罷豐州書》

家庭成員

唐規,唐休璟曾祖,北周驃騎大將軍。

唐世宗,唐休璟祖父,隋朝洛陽縣令。

唐諧,唐休璟父親,曾任咸陽縣令。

兒子

唐先慎,曾任陳州刺史,襲爵宋國公。

唐先擇,曾任右金吾將軍。

唐修忠,曾任福州別駕。

唐修孝,曾任南鄭縣尉。

唐履直,曾任太原府司錄參軍。

孫子

唐履潔,唐先慎之子。

唐暠,唐先擇之子。

唐旻,唐先擇之子,曾任汾州刺史。

唐升,唐先擇之子,曾任亳州刺史。

史籍記載

  • 《舊唐書·卷九十三·列傳第四十三》
  • 《新唐書·卷一百一十一·列傳第三十六》
  • 《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唐紀十八》
  • 《資治通鑑·卷二百三·唐紀十九》
  • 《資治通鑑·卷二百四·唐紀二十》
  • 《資治通鑑·卷二百五·唐紀二十一》
  • 《資治通鑑·卷二百七·唐紀二十三》
  • 《資治通鑑·卷二百八·唐紀二十四》
  • 《資治通鑑·卷二百九·唐紀二十五》
  • 《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唐紀二十六》

文獻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