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唐景崧”的版本间的差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擔任總統
 
(未显示3个用户的7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File:唐景崧.jpg | thumb | 300px | 唐景崧 <br> [https://www.epochweekly.com/b5/457/15854.htm 原圖鏈接]  ]]
 
[[File:唐景崧.jpg | thumb | 300px | 唐景崧 <br> [https://www.epochweekly.com/b5/457/15854.htm 原圖鏈接]  ]]
  
'''唐景崧'''({{bd|1841年||1903年|catIdx=T}}),字'''維卿''',[[中國]][[清朝]][[政治人物]],[[廣西]][[桂林府]][[灌陽縣]]人。[[同治]]年間以進士入詞林,改吏部主事。[[中法戰爭]]期間,請纓南下[[越南]],招撫[[黑旗軍]][[劉永福]],且領軍與法軍激戰有功,歷升道員、布政使,署[[臺灣省]]末任[[巡撫]]。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臺灣被割讓予[[大日本帝國|日本]]後,曾出任短暫存在的[[臺灣民主國]][[臺灣總統|总统]]。
+
'''唐景崧'''({{bd|1841年||1903年|catIdx=T}}),字'''維卿''',[[中國]][[清朝]][[政治人物]],[[廣西]][[桂林府]][[灌陽縣]]人。[[同治]]年間以進士入詞林,改吏部主事。[[中法戰爭]]期間,請纓南下[[越南]],招撫[[黑旗軍]][[劉永福]],且領軍與法軍激戰有功,歷升道員、布政使,署[[臺灣省]]末任[[巡撫]]。[[ 光緒]] 二十一年([[1895年]])[[ 臺灣]] 被割讓予[[大日本帝國|日本]]後,曾出任短暫存在的[[臺灣民主國]][[臺灣總統|总统]]。
  
 
== 生平 ==
 
== 生平 ==
 
=== 初入仕途 ===
 
=== 初入仕途 ===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唐景崧生於[[桂林府]][[灌陽縣]]一個書香之家。其父唐懋功,舉人出身,但入仕無門,以課館爲業。唐景崧幼時家境貧寒,母親早逝,與弟[[唐景崇]]、[[唐景崶]]三人均刻苦讀書不倦。後來,唐懋功被桂林王姓富商聘爲私塾教師,兄弟三人隨同前往。[[同治]]四年([[1865年]]),唐景崧考取乙丑科二甲第八名[[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改[[吏部]][[主事]],多年不得升遷<ref>《[[臺灣通史]]·[[s:臺灣通史/卷36|卷三十六]]》:唐景崧,字維卿,廣西灌陽人。以編修轉部。性豪爽,饮酒赋诗,遨游公卿间。</ref>。
+
[[ 道光]] 二十一年([[1841年]])唐景崧生於[[桂林府]][[灌陽縣]]一個書香之家。其父[[ 唐懋功]] [[ 舉人]] 出身,但入仕無門,以課館爲業。唐景崧幼時家境貧寒,母親早逝,與弟[[唐景崇]]、[[唐景崶]]三人均刻苦讀書不倦。後來,唐懋功被[[ 桂林]] 王姓富商聘爲私塾教師,兄弟三人隨同前往。[[同治]]四年([[1865年]]),唐景崧考取乙丑科二甲第八名[[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改[[吏部]][[主事]],多年不得升遷<ref>《[[臺灣通史]]·[[s:臺灣通史/卷36|卷三十六]]》:唐景崧,字維卿,廣西灌陽人。以編修轉部。性豪爽,饮酒赋诗,遨游公卿间。</ref>。
  
 
===台灣民主國獨立===
 
===台灣民主國獨立===
第12行: 第12行:
  
 
===擔任總統===
 
===擔任總統===
 唐景崧任台灣民主國總統後,一方面向列強發出呼籲,希望得到他們的承認,並以準備允許外國租借台灣礦山、土地等權利,換取列強對台灣的共同保護,來抵制日本的占領;同時對台灣的防務進行了重新部署。唐自率一部兵力駐台北,總攬全台軍政大權,並分兵把守各海口要隘。台北是台防根本重地,本應派重兵駐守。道員林朝棟在中法戰爭中防守台灣,勇敢善戰,曾大敗法軍;劉永福所部黑旗軍在越南抗法,戰功卓著,名震遐邇。但這兩名戰將都受到唐景崧猜忌,被調離台北。而唐景崧自率新招募未經訓練和陣戰的廣勇駐守台北。
+
 唐景崧任台灣民主國總統後,一方面向列強發出呼籲,希望得到他們的承認,並以準備允許外國租借台灣礦山、土地等權利,換取列強對台灣的共同保護,來抵制[[ 日本]] 的占領;同時對台灣的防務進行了重新部署。唐自率一部兵力駐台北,總攬全台軍政大權,並分兵把守各海口要隘。[[ 台北]] 是台防根本重地,本應派重兵駐守。道員[[ 林朝棟]] 在中法戰爭中防守台灣,勇敢善戰,曾大敗法軍;劉永福所部黑旗軍在[[ 越南]] 抗法,戰功卓著,名震遐邇。但這兩名戰將都受到唐景崧猜忌,被調離台北。而唐景崧自率新招募未經訓練和陣戰的廣勇駐守台北。
  
1895年5月29日,侵台日軍在三貂角澳底登陸。6月3日占基隆。基隆失陷後,同知[[方祖蔭]]到台北請唐景崧率兵駐紮八堵作死守計。唐景崧不允,只派護衛營前往防禦。6月4日,部下再請唐率隊出戰,被唐拒絕。當日,唐景崧攜巡撫印由後門逃往淡水。在淡水電令丘逢甲、林朝棟、[[楊汝翼]]等速率兵赴援,而他自己卻於6日帶親兵由淡水乘德國船逃回大陸。
+
1895年5月29日,侵台日軍在三貂角澳底登陸。6月3日占[[ 基隆]] 。基隆失陷後,同知[[方祖蔭]]到台北請唐景崧率兵駐紮八堵作死守計。唐景崧不允,只派護衛營前往防禦。6月4日,部下再請唐率隊出戰,被唐拒絕。當日,唐景崧攜[[ 巡撫]] 印由後門逃往[[ 淡水]] 。在淡水電令丘逢甲、林朝棟、[[楊汝翼]]等速率兵赴援,而他自己卻於6日帶親兵由淡水乘[[ 德國]] 船逃回大陸。
  
 
===戰敗===
 
===戰敗===
第24行: 第24行:
 
{{reflist}}
 
{{reflist}}
  
[[Category: 中国古代 军政人物]]
+
[[Category: 清朝 军政人物]]
 +
[[Category:中國人]]

2020年3月8日 (日) 23:34的最新版本

唐景崧
原图链接

唐景崧(1841年-1903年),字维卿中国清朝政治人物广西桂林府灌阳县人。同治年间以进士入词林,改吏部主事。中法战争期间,请缨南下越南,招抚黑旗军刘永福,且领军与法军激战有功,历升道员、布政使,署台湾省末任巡抚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台湾被割让予日本后,曾出任短暂存在的台湾民主国总统

生平

初入仕途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唐景崧生于桂林府灌阳县一个书香之家。其父唐懋功举人出身,但入仕无门,以课馆为业。唐景崧幼时家境贫寒,母亲早逝,与弟唐景崇唐景崶三人均刻苦读书不倦。后来,唐懋功被桂林王姓富商聘为私塾教师,兄弟三人随同前往。同治四年(1865年),唐景崧考取乙丑科二甲第八名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吏部主事,多年不得升迁[1]

台湾民主国独立

台湾民主国_国旗国玺
原图链接

1895年5月23日,台湾士绅丘逢甲等以全体居民的名义,发布了《台湾民主国独立宣言》。5月25日,唐景崧被推为总统,建号永清,定蓝地黄虎为国旗,铸国玺,设总统府及议院,以台湾首富林维源为议长,丘逢甲任团练使刘永福任民主大将军,其它官员任内务大臣,外务大臣,军务大臣。[2]当天,唐景崧致电清政府报告就任情形时说:"台民闻割台后,冀有转机,未敢妄动。今已绝望,公议自立为民主之国,于(旧历)五月初二日齐集衙署,捧送印旗前来,印文曰:'台湾民主国总统之印',旗为蓝地黄虎,强臣暂留保民理事,臣坚辞不获。伏思倭人不日到台,台民必拒;若炮台仍用龙旗开仗,恐为倭人借口,牵涉中国,不得已暂允视事,将旗发给各炮台暂换,印暂收存,专为交涉各国之用。一面布告各国,并商结外援,嗣后台湾总统均由民举,遵奉正朔,遥作屏藩。俟事稍定,臣能脱身即奔赴宫门,席藁请罪"。

担任总统

唐景崧任台湾民主国总统后,一方面向列强发出呼吁,希望得到他们的承认,并以准备允许外国租借台湾矿山、土地等权利,换取列强对台湾的共同保护,来抵制日本的占领;同时对台湾的防务进行了重新部署。唐自率一部兵力驻台北,总揽全台军政大权,并分兵把守各海口要隘。台北是台防根本重地,本应派重兵驻守。道员林朝栋在中法战争中防守台湾,勇敢善战,曾大败法军;刘永福所部黑旗军在越南抗法,战功卓著,名震遐迩。但这两名战将都受到唐景崧猜忌,被调离台北。而唐景崧自率新招募未经训练和阵战的广勇驻守台北。

1895年5月29日,侵台日军在三貂角澳底登陆。6月3日占基隆。基隆失陷后,同知方祖荫到台北请唐景崧率兵驻扎八堵作死守计。唐景崧不允,只派护卫营前往防御。6月4日,部下再请唐率队出战,被唐拒绝。当日,唐景崧携巡抚印由后门逃往淡水。在淡水电令丘逢甲、林朝栋、杨汝翼等速率兵赴援,而他自己却于6日带亲兵由淡水乘德国船逃回大陆。

战败

唐景崧弃台后,人心惶惶。台北溃兵四处抢掠,藩库存银被抢劫一空。仓库失火,秩序大乱。1895年6月7日,日军占领台北。昙花一现的台湾民主国宣告败亡。

台湾保卫战失败,耐人寻味的是清政府并没有追究唐景崧的"叛逆"大罪,而是让他闲居桂林。他在榕湖南岸建五美堂别墅,致力于桂剧改革,成为桂剧的奠基人。唐景崧还曾出任榕湖(经舍)、桂山书院山长(校长)。他任教期间,培养了马君武等著名人物,并支持、接济了康有为在桂林的维新活动,捐办了圣学会,为新学在桂林的蓬勃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3]

参考资料

  1. 台湾通史·卷三十六》:唐景崧,字维卿,广西灌阳人。以编修转部。性豪爽,饮酒赋诗,遨游公卿间。
  2. 甲午战败,台湾人民为了留在中国,居然采取这种手段. 每日头条. 2017-03-30 [2019-02-09] (中文). 
  3. 唐景崧与“台湾民主国”. 每日头条. 2018-08-31 [2019-02-09]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