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歷代皇帝對大明宮的修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大明宮 |
唐朝歷代皇帝對大明宮的修繕大明宮是唐朝的正宮,相當於明清時期北京紫禁城的地位,是皇帝居住和辦公的地方。自唐高宗起,先後有17位唐朝皇帝在此處理朝政,歷時達240餘年,歷代皇帝都會根據自己的需求和喜好對大明宮進行修繕改造,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1]
唐玄宗即位後,於開元十四年(726年)決定移杖興慶宮聽政,為方便皇帝遊走於兩宮之間,同年修建了夾城復道,北起大明宮東宮牆,南沿唐長安城東郭城牆,直抵興慶宮,這使大明宮東宮牆五十米外另添一堵城牆,無疑對大明宮較大改動。翰林院和學士院在大明宮右銀台門附近,唐置翰林,為文藝、技術之士待詔之所,但玄宗後,翰林地位顯着提升,張說、陸堅、張九齡、徐安貞等均為翰林待詔,史載「王者尊極,一日萬機,四方進奏,中外表疏批答,或詔從中出」。
隨着翰林的參掌機務,其原有辦公駐地已不能滿足需求,遂開元二十六年(738年),玄宗在翰林院南另置學士院,二院共同組成皇帝的私人顧問機構,掌握草詔權,是唐代中後期重要的政治機構。大明宮政治決策機構由外朝向內廷遷移的變化,標誌着皇權的進一步集中,大唐帝國逐步由律令政治體制向高度集中的皇權體制過渡。
安史之亂後,唐王朝財政窘迫、國庫空虛,無力承修浩大工程。忙於平亂的肅、代二帝也無暇顧及大明宮的修繕;德宗、憲宗朝,外平吐蕃、內緩強蕃,國家財力狀況也有所好轉。
唐德宗貞元十九年(803年),含元殿迎來大修,這次大修歷時一年多。德宗還曾修繕過後庭內廊、在麟德殿前增建會慶亭等。
唐憲宗時期,史稱「元和中興」,整修大明宮的規模較德宗時期大為增加。憲宗剛剛登基,便詔左神策軍新築夾城,在宮城北面置玄化門、晨輝樓;在宮城南門建福門外建設待漏院,以解上朝大臣們的風雨之苦;擴建含元殿前朝堂、開含元殿西廊內便門,以通「宰臣自閣中赴延英路」,又修日華門、通乾門,以便朝臣出入內禁。元和十二年(817年)五月,憲宗在後宮太液池西側建迴廊四百間;同年為滿足皇家的宗教需求,又建西夾城,便於通往長安城西面修德坊內的興福佛寺;此外,他還在東內苑「浚龍首池,起承輝殿,雕飾綺煥,徙植佛寺之花木以充焉」 ,在北部禁苑「浚魚藻池」。以滿足日常遊樂。
唐憲宗死後,藩鎮割據日益嚴重,宦官當權,黨爭不斷,社會矛盾十分尖銳,起居聽政於大明宮的八位皇帝都懷有恢復大明宮美好光華的願望,但是捉襟見肘的國庫已無法支出修繕的經費。唐穆宗修建「百尺樓」,引起朝臣不滿,「內外多事,土木之工屢興,物議喧然」。
唐敬宗即位後,在大明宮中拆舊立新,建清思殿,「用銅鏡三千片,黃、白金薄十萬番」,並在清思殿前院開闢馬球場,終日擊球,樂此不疲。
唐武宗崇道,剛登基便在麟德殿修道場,並搭起一座高高的「九天壇」,親受法口;會昌元年(841年)、五年(845年),修建靈符應聖院於龍首池、望仙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