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意志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唯意志论 | |
---|---|
知名作品 | 《意志与表象的世界》 |
唯意志论是主张世界的本质是"意志"的哲学思想。它认为万物存在和运动的根源是求生的意志,这种意志是人的生命的基础,人的每一器官甚至是细胞都是意志的产物,"身体的全部存在,以及它的各种机能的总和,只不过是意志的客观化"。
创始人
亚瑟·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德国哲学家,通常被视为悲观主义者。他以著作《意志与表象的世界》而闻名。叔本华明确地阐述了一种双面理论来理解我们的现实世界。它指出,世界由意志与表象组成,它们同时存在又相互区别。叔本华赞成悲观的哲学主义,把生命视为不幸的,无意义的,充满痛苦的。但是,通过更进一步审视,他的哲学和东方的思想相呼应,特别是印度教的和佛教。他将对人生痛苦的拯救寄托于对美的沉思,对人的同情,对欲望的控制。他的思想广泛地影响了哲学、心理学、音乐和文学等领域。[1]
核心思想
叔本华是唯意志论哲学的创始人。他抛弃了德国古典哲学的思辨传统,力图从非理性方面寻求新的出路。他从康德的理论出发,认定康德的“物自体”就是意志,整个世界现象的存在和运动的根源就是求生意志,这是人的生命的基础,“这个身体的不过是意志的表象。在他看来,万物全部存在,以及它的各种机能的总和,只不过是意志的客观化”;意志也是动、植物的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意志还是整个世界的内在本性,它以自然力的形式表露于外。叔本华认为康德把现象和物自体分裂开来是错误的,主张现象和物自体的关系,就是表象同意志的关系,意志之所以表现为世界上形形色色的具体现象,是由于各类事物的意志强弱程度不同和表现途径不同。他利用柏拉图的理念说明个别事物的形成同意志的关系:首先是存在各种意志和欲望,如吃、住、用、求偶等,然后产生各种想法、计划、观念、方法,最后按照这些表象制造出具体东西。
叔本华自己曾受到了柏拉图和伊曼纽尔·康德思想的影响,以及东方哲学的影响。他的主要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1818年完成,1819年出版),在这本书中,叔本华主张唯一的实在就是生存意志,即盲无目的的努力生存。按照叔本华的观点,生命是意志的通达。由于人的欲望是无限的、永不满足的,所以生命中充满的是痛苦。快乐只是痛苦的短暂消失。对于叔本华来说,逃脱痛苦的唯一方式是否定所有的欲望,达到一种对生命完全漠然的状态,这种状态类似于佛教的涅磐。痛苦的短暂消失可以通过对他人的同情和对艺术作品的沉思来获得。[2]
叔本华把理性看作是意志的奴仆和工具。人一生下先有意志后有理性,意志的冲动是理性所无法阻止的。他断言依靠理性或逻辑思维不能认识世界的本质(即意志),只有直觉才是认识世界的唯一途径。叔本华从其“求生意志”的哲学前提出发,认为人的本质是求生意志,是不可遏止的盲目冲动和欲求;人的一切行为都是这种非理性的、盲目的求生意志支配的。但是人的欲海难填,欲望不能满足就会产生痛苦,所欲愈大痛苦愈烈;即使欲望满足了,空虚和随之而来的欲求,仍然是痛苦。
“不幸”是一个普遍的法则,人生只是一场梦。人类要摆脱痛苦和不幸,就必须在自身中抑制情欲,把现世的享乐视为虚幻,遏止自私的欲念,怜悯他人的痛苦。他反对一切理想观念和普遍义务,强调同情心是道德行为的最坚强和最可靠的保证。叔本华认为哲学和艺术的精神解脱还只是暂时的、消极的,而最根本的积极的解脱则是否定个体意志,弃世绝欲,达到佛教的涅槃境界,使没有价值的个体复归于宇宙的绝对意志,实现道德的最高理想。[3]
详细介绍
一种主张意志是宇宙的本体、意志高于理性的唯心主义和非理性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20年代的德国,流行于19世纪下半期和20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的A.叔本华和F.W.尼采。
叔本华用"意志"代替了I.康德的"物自体",认为意志是整个世界的基础,是终极的实在,一切事物都是意志的表现,思想也是意志的派生物。在他看来,世界是意志及其表象,表象上溯到理智,但最终归结为意志,而作为宇宙本体的意志是一种完全敌视客观物质世界的神秘的生活力,亦即一种盲目的、无理性的、永不衰竭的创造力。这个意志无所不在,永不死灭。它在人心中表现为冲动、本能、奋进、渴望和要求。叔本华指出,意志是真实的自我,肉体是意志的表现,先有我要生出来的意志,然后才生出我的肉体和各种器官,就连植物的向光性以至物体的引力和斥力等等,都是意志的表现。他把理性置于意志的支配之下,认为意志统率知觉、记忆、想象、判断和推理,人的思想、理性应当服从神秘的、无从解释的意志。唯意志论用意志解释宇宙万物,完全否定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独立于主观意志之外的客观存在及其规律性,同时也否定理性思维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叔本华认为意志不仅是产生万物的根源,也是世上一切罪恶和痛苦的根源,任何意志都要表明为自我奋斗,它永远得不到满足,所以痛苦也永无终极。他提出,达到幸福的唯一办法就是完全弃绝生存意志,做到绝对地无动于衷,以求解脱。
尼采继承了叔本华的唯意志论,抛弃其消极悲观因素,宣扬积极行动的"权力意志论"。他给叔本华提出的那种无目的、无意义的单纯的生命意志以一定的目的和意义。这个目的就是渴望统治、渴望权力。他认为追求和发挥要求统治的权力意志,既是宇宙的本质,又是自然和社会的唯一动力,也是最高的生活原则和道德原则。他把战争看作是权力意志的最高实现,认为强力就是道德。
尼采是一个反理性主义者,认为人的感觉、思维等都不过是意志的表现并受意志的支配,人的一切行动都受意志的主宰,是意志所创造的活动。在他看来,如果认为理性高于意志,那就否定了意志的这种创造性。他也否认理性能把握世界的本质,即意志。
以叔本华和尼采为代表的唯意志论,特别是其非理性主义倾向,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流行于德、法等国的生命哲学和历史哲学,尤其对H.柏格森的直觉主义,以及存在主义和实用主义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影响。它开创了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一种思潮,反映了现代西方自由主义和生命哲学的诉求,为解构形而上学提供里思想源泉,但是后来被德国法西斯主义曲解,成为其思想来源,被一度严重误解。
在近代,康德和费希特哲学中也包含着唯意志论的因素。康德认为意志有独立性;没有自由意志,道德律就失去意义。费希特把意志和理性等同起来,认为意志即自我,是现实的创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