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喜遷鶯·曉行 劉一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喜遷鶯·曉行
圖片來自搜狐網

喜遷鶯·曉行這首詞上片敘述了晨曦微露、清角哀鳴、雞聲相應、馬嘶人起、殘月穿林的種種情景,造成促迫而清冷的氛圍,以襯託詞人厭於行旅、倦於仕宦的心情;下片着重抒情,描寫無從排遣的思鄉懷遠之情,並以嗔怨對方來強調自己飄泊羈旅的苦惱。

原文

劉一止〔宋代〕

曉光催角。聽宿鳥未驚,鄰雞先覺,迤邐煙村,馬嘶人起,殘月尚穿林薄。淚痕帶霜微凝,酒力沖寒猶弱。嘆倦客,悄不禁重染,風塵京洛。

追念人別後,心事萬重,難覓孤鴻托。翠幌嬌深,曲屏香暖,爭念歲華飄泊。怨月恨花煩惱,不是不曾經著。者情味、望一成消減,新來還惡。

譯文

晨曦微露,催響了淒涼的號角聲。仔細聆聽,林中棲息的鳥兒尚在安睡,未被驚醒,但鄰舍的雄雞已經先自啼鳴,喔喔報曉。連綿相接的村落煙霧朦朧,征馬在晨霧中嘶鳴,旅人們早已匆匆上路,此時,尚有一輪殘月將餘輝灑落在稀疏的樹林裡。我感傷的淚痕處已結上了一層微微的白霜;體內殘存的酒力漸漸變得薄弱,難以抵擋清晨刺骨的寒氣。可嘆我這倦遊的客子,再也不願重新沾染京師的風塵,當年在京城的情景至今讓我如驚弓之鳥,心存餘悸。

追想與妻子分別以來,心頭總是思念重重,千頭萬緒,卻又難以尋覓到一隻離群的孤鴻將音訊為我傳送。家中的嬌妻獨自坐在翠綠色的深深的簾緯中,曲折的畫屏里飄逸着暖融融的麝香,她又怎會想到在這歲暮時節,我正在異地他鄉飄泊。怨月兒圓明,恨花兒開放,因為這只能使我徒增煩惱,我不是未曾經歷過這樣的苦楚,我只是想讓這種煩惱情味隨着時間的推移能稍稍減少一點,誰知近來這段日子卻讓我更感到惶恐不安。

賞析

  這首詞上片寫景,下片懷人,而景中有人,人前有景,情景歷歷,互相交融,重點突出了倦客懷人、思念妻子的主題。

  上片描寫「曉行」所見所聞所感的情景。頭三句說,角聲催促清曉,曙光開始到來;因為天未大亮,聽那睡鳥還沒有被驚醒,鄰村鄰戶的雄雞先已覺醒起來,啼鳴聲聲,報告天明的消息。這是凌晨在驛站客舍所聽到的情景,點明題中的一個「曉」字。「迤邐」以下三句寫的是詞人已經上路,看到連續不斷的村莊裊裊地飄着晨霧;馬在嘶鳴,行人已經起來;透過叢叢樹林,還可以看到一彎殘月掛在天邊。這是曉行的見聞,還是描寫晨景,進一步點明時間,晨煙未散,馬嘶人起,殘月在天,可見是在陰曆下旬的清晨。「淚痕」二句說,晨起在客店流過眼淚,擦乾了又流淌,上路後被寒霜微微凝結;出門前為禦寒而喝了一些酒,但是酒所給人的熱力還不夠抵抗天氣的寒冷。這是寫曉行的感觸和感受,「淚痕」與「霜」「寒」等用字,使人感覺到天氣是寒冷的,詞人的心情是悲傷的。「嘆倦客」,這是詞人的感嘆,他此時人到中年,四五十歲了,長期離鄉背井,在外作客奔波,已經感到疲倦。他的《洞仙歌》詞,寫他天涯作客,路遠音稀,「嘆客里經春又三年」,如果注意到這裡的一個「又」字,就可判斷他的羈旅生活,至少經歷了六年以上。「重染風塵京洛」,說再次去京都,染上污濁的風塵。以上三句,寫詞人離家別妻,歲寒飄泊,實非出於心愿,故前文有「淚痕」之句。此三句結束上片寫曉行之景,過渡到下片抒情,訴說詞人對妻子的懷念。

  下片以「追念」起頭,承上啟下,追溯思念之情。首先想到的是,詞人同妻子分別後,有千般眷戀,萬般相思,種種恩愛纏綿之情,卻難找到一隻鴻雁傳書,來通報音訊。他寫的《洞仙歌》還有「負伊多少」這樣的話,表示對妻子的歉意。接着想到溫馨的家庭生活,並用「爭念」作紐帶,同「歲寒飄泊」的羈旅生活作了對比。然後,詞人又寫因同愛妻分別,不得團聚而怨月恨花,且此種煩惱,「不是不曾經著」,可見他為生活而離家別妻,已經是屢次三番的了。最後,他寫夫妻別離的「情味」,無論是孤苦思念,抑或是想望心切,原希望漸漸消減、淡化下來,卻不料新近的心情更加不好了。這「新來還惡」的結句,把離家別妻的苦惱延伸發展,把國事(時局)、家事(離別)、個人的事(前程)以及所有不順心、不愜意的事情都包容在一起了。整個下片從懷人而帶出的思潮起伏,的確是作者「心事萬重」的具體刻畫。寫心理活動細緻入微,層次分明,感情真摯。

  此詞上片寫曉行景色,下片寫懷人,乍看起來似乎連繫不緊。但細讀全篇,就可知道下片的懷人是由上片曉行引起的,沒有曉行的感觸,就不致產生下片懷人的思緒。所以上片是因,下片是果,兩者結合得非常緊密。這是首寫景抒情兼勝的作品,陳振孫說劉一止的這首詞「盛傳於京師,號『劉曉行』」。可見當時人對這首詞的讚賞。

創作背景

  詞題「曉行」,可知寫拂曉從驛舍上路時的所見所聞所感。詞人在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42歲時考上進士,未得一官;直到高宗紹興初年才擔任校書郎的官職,這時他已經年過半百了。詞中寫到「重染風塵京洛」,可見他這次曉行,重去京都,時間是在宋室南渡之前。

簡析

  這首詞上片敘述了晨曦微露、清角哀鳴、雞聲相應、馬嘶人起、殘月穿林的種種情景,造成促迫而清冷的氛圍,以襯託詞人厭於行旅、倦於仕宦的心情;下片着重抒情,描寫無從排遣的思鄉懷遠之情,並以嗔怨對方來強調自己飄泊羈旅的苦惱。這首詞層層轉折,婉曲有致,是首寫景、抒情兼勝的作品。

劉一止

劉一止(1078~1160)字行簡,號太簡居士,湖州歸安(今浙江湖州)人。宣和三年進士,累官中書舍人、給事中,以敷文閣直學士致仕。為文敏捷,博學多才,其詩為呂本中、陳與義所嘆賞。有《苕溪集》。[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