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嗅覺閾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嗅覺閾限是中國的一個科技名詞。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1],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公元前10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漢字有着深厚的歷史底蘊。後來的演變經歷了幾千年的漫長曆程,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筆畫,象形[2]變為象徵,複雜變為簡單;在造字原則上從表形、表意到形聲。

名詞解釋

嗅覺閾限(olfactory threshold)是感覺閾限的一種。包括嗅覺絕對閾限和嗅覺差別閾限。前者指剛能引起嗅覺的最小刺激量。評定人類嗅覺敏度的指標.以能夠引起嗅覺的有氣味物質的最小濃度表示。如用流速嗅覺計進行測量.乙醚的嗅覺絕對閾限為5.83毫克/升(空氣),人造麝香的嗅覺絕對閾限為0.00004毫克/升(空氣)。後者指剮能引起差別嗅覺的兩個同類刺激之間的最小差別量。

研究表明,在不同物質和不同個體之間,嗅覺的相對差別閾限變化較小,其韋伯係數為1/4~1/3。對嗅覺闞限的研究,一般只測量進入鼻腔的分子濃度。不僅受作用於嗅感受器的物質影響,還受機體狀況和環境因素的影響,如機體的感冒、鼻炎等疾病以及溫度、濕度和氣壓等。

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

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原稱「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是經國務院批准成立,由科學技術部中國科學院共同領導、中國科學院代管的全國性機構。

全國名詞委的任務是負責制定中國科學技術名詞規範化工作的方針、政策、原則和規劃;負責組織科學技術各學科的名詞審定、公布及協調、推廣應用工作;開展海峽兩岸及華語地區科學技術名詞的交流、協調和統一工作;組織開展中國術語學學科建設和中國國內外術語學學術交流活動。

據2018年10月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官網顯示,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的辦事機構為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事務中心,各名詞審定分委員會95個;聘請了中國學科著名學者、專家、教授135人擔任全國委員;數千位科學家參加過名詞審定工作。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