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四川揚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四川揚琴

 

 

 

四川揚琴四川省的地方傳統曲藝說唱藝術代表性曲種之一,主要流行於成都、重慶、瀘州、自貢等城市和地區。早期又稱洋琴,後改為揚琴。約形成於清乾隆年間。至光緒時已有藝人100多名,並分為南會、北會兩派。

2008年6月7日,四川省曲藝團、 成都藝術劇院、四川省音樂舞蹈研究所申報的四川揚琴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簡介

揚琴是中國民族器樂中代表性的樂器之一,它的音色清脆悅耳,悠揚動聽,藝術表現力非常豐富,尤為適合演奏歡快、活潑的樂曲。它是一種琴身呈梯形的樂器,主要由琴身、琴弦和琴鍵三部分構成。

揚琴雖然是中國民族器樂的一種,但它並不是中國本土樂器,揚琴亦名「洋琴」,顧名思義,是一件外來樂器,但對於其來源也曾有着以下說法:

一是由在「卡龍」沿襲而來。「卡龍」是中國新疆維吾爾族樂器,演奏時將琴平置於桌上,以左手持金屬棒按柔滑弦,右手帶「指甲」撥彈,亦可雙手皆用甲片撥彈,在外形、弦數、音色特點上都與揚琴極為相似。事實上「卡龍」是中亞地區的「嘎龍」演變而來。元史記載,元代征伐克什米爾,在克什米爾得「七十二弦琵琶」這種樂器極有可能就是「卡龍」,可其出現於元代或更早,但是揚琴在中國最早出現在明代的廣東一帶,這在時間與地理位置上都相差甚遠,因此,這種說法被採納的很少。

二是由波絲傳入。這是現今被普遍認可的一種說法。據史書記載:揚琴最早源於中歐阿拉伯、波斯地區,當時稱為桑圖爾,後流傳到歐洲、北美洲及大洋洲。有達西瑪、欣巴龍、海克不里等名稱。當時的擊弦工具是木製小槌,音色清脆空曠,而中國最早出現揚琴的時間是在明末。由於明代工業發展,中西文化交流,這樣的樂器傳進來是有可能的。

揚琴在近代,形制上的變化最大。揚琴傳入中國後,最初的形制是兩橋揚琴,(也叫「小揚琴」或「蝴蝶琴」)小揚琴在民間多用在說唱音樂的伴奏上,如:「四川清音」、「四川琴書」、「北京琴書」、「梅花大鼓」等均以揚琴為主要伴奏樂器。雖然揚琴在中國樂器中的歷史可謂最短,但在近代,在形制上的變化可謂最大。

首先,在定弦方面:因為小揚琴只有自然音(即鋼琴上的白鍵),不能轉調,為演奏帶來了很多不便,在1953年,張子銳按照律呂規律橫向相鄰的兩弦為小二度關係,縱向相間的兩弦為大二度關係,繪製出律呂揚琴,這樣就把《呂氏春秋》中律呂理論運用到音樂實踐中。

天津音樂學院的鄭寶恆老師,在推廣律呂揚琴的藝術實踐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正如巴哈用鋼琴作曲、推廣琴藝一樣,鄭先生很快摸索出律呂揚琴的演奏規律,能用同一手法任意移調視譜演奏。他還吸取其它樂器之長,創造了滑抹音新技法,增強了揚琴的表現力。

1958年,鄭寶恆把原來律呂揚琴的長方形共鳴箱,去掉前面兩角不發音的部分,改成半圓形,減輕了重量,音域提高二度。鄭先生始終堅持律呂揚琴教學,將技藝傳授給一代代學生,取得了顯著的教學成果。天津音樂學院許學東,在畢業音樂會上用律呂揚琴演奏了民樂三重奏《沙海音詩》(鄭寶恆曲);1988年5月,中央音樂學院首屆揚琴碩士生黃河在畢業音樂會上,由管弦樂隊協奏,用律呂揚琴獨奏了《流浪者之歌》等等;這些演出十分成功,律呂揚琴恢弘的氣勢,多變的音色,令聽眾讚嘆不已。後又經過眾多民樂專家的研究,將揚琴改造為四排碼變音揚琴直至今天的401、402揚琴,比如中央音樂學院的桂習禮教授研製的501揚琴,在高音區加進半音調弦法,進一步解決了高低音轉調問題。

揚琴傳入中國後不但經歷了一系列的改革,而且還形成了中國揚琴的四大流派。清末民初,隨着民間傳統器樂的發展,揚琴也被吸收到不同的器樂樂種的演奏形式中去。經過前輩樂師的不斷實踐與積累,揚琴藝術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傳統流派與地方風格,擁有各自優秀的傳統曲目、代表人物、傳承關係與演奏特色,並為本土及各界的群眾所喜愛和承認。其中最有影響的傳統流派是廣東音樂揚琴、江南絲竹揚琴、四川揚琴和東北揚琴。

傳統曲目

多採取敘事與代言相結合的體裁。除每一段的開頭與結尾以及段落中間穿插少許唱詞交代人物、情節或環境用第三人稱以外,主要的唱詞、念白都是角色的第一人稱的語言。曲目分為大本與單折兩類。大本也採取分段演出,每段半小時左右。大本以《三國》、《列國》節目居多,還有《琵琶記》、《白蛇傳》、《玉簪記》、《白兔記》、《清風亭》、《玉蜻蜓》等曲目。清末戲曲作家黃吉安寫有《處道還姬》、《黑虎緣》、《木蘭從軍》、《漁父辭劍》等揚琴曲本,稱為「黃本」。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四川揚琴得到了復甦和發展,吸收女演員,發展了表演唱和一人多角的自打自唱等形式,創作了《江姐在獄中》、《送寶刀》、《清溪河畔》、《探親記》等現代曲目。[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