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文诗(35)(李彦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回文诗(35)》是中国当代作家李彦良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回文诗(35)
我从小就似乎对有韵律的句子特别感兴趣,究其原因,大概是由于受到了济民舅舅和贵娥姨姨的影响。他们是我妈妈的堂弟堂妹,妈妈虽然是外祖父家的养女,但全家人都十分钟爱她,对我这个外孙女也就更是喜欢了。我的童年就是跟着妈妈在外婆家玩大的。我的外祖父姓毛,听妈妈说毛家的祖籍在昔阳县城附近的西南沟村,曾经是当地的大户人家,毛家先祖院落临河依山,既有特色,也有气魄(改革开放后已经开发成了远近闻名的“毛家大院”了)。毛家自古就有让孩子们读书作学问的传统。到了妈妈的曾祖那一代的时候,其中的一股搬到了昔阳县城东五十里外的东冶头村,据说是为了到东冶头管理出租的田产。毛家迁祖到了东冶头之后就在村子正北面的红土台子上修了一个坐北朝南居高临下可以鸟瞰半个东冶头村子的四合院。毛家迁祖为了教育后代不忘自己的祖籍,就将这个地处村子正北高台上的院落取名“南沟”,院外的打谷场取名“南沟场”。并且也还坚持着“耕读传家”的家风,让孩子们读书写字。所以妈妈的祖父就成了当时村里少有的文化人了。从老人家留下的墨迹看,功底十分了得。只可惜妈妈的祖父下世过早,随着世事的变迁,家道就中落了。
外祖父兄弟三个,外祖父是老大,从小多病懦弱,娶了外祖母后,也不知道什么原因,生过好几个孩子都过不了六天就夭折了,所以就抱养了妈妈进毛家“押籽儿”,并取名“拽小”。而后没有几年,还真的“拽”来了个“小子”(我们当地人叫男孩为“小”,女孩为“妮”),外婆生下了健健康康活泼可亲的舅舅。随着妈妈和舅舅长大,外公家的日子虽然不富裕,但万幸的是妈妈和舅舅都很孝顺勤劳,陪伴和伺候着外公和外婆,直至他们终老天年。
二外公就不一样了,他生性聪颖,从小喜好读书,写的一手好字,年纪轻轻就赚钱谋生了。日本人侵占了东冶头村后,他发誓不给日本人当差,就到离我们村很远的抗日老区山村里当老师去了,可不幸的是在全国解放之前死于非命。二外公留给后代的纪念,除了“济民”舅舅和“贵娥”姨姨兄妹两个那蕴涵深刻的名字外就只有挨饿忍饥和担惊受怕了。济民舅舅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生人,蒙童时受二外公的熏陶教育,知识基础本来很好,可惜孤儿寡母的日子难过,好的学问基础终也没有排上用场,他终生贫寒,年岁不大就病逝了。
三外公生性怪异,从小喜好唱戏,据说十几岁的时候就把给牲口切草的大铡刀搬到小学教室里演《明公断》了,他扮演包文正要铡陈世美,吓得老师给家长告状。最终书也没有念下个长短,小小年纪就和他妈妈赌气离家出走了。直至他的老母亲想他哭瞎了双眼,可怜地离世,他也没有回家看望过一次。上世纪七十年代,昔阳县被誉为“大寨县”时,他回来过一阵。但因为吃不惯担到地头的饭,也受不了修田造地的苦,就又走了。三外公晚景恓惶,最终跌倒在了去看望他养女的半路中的水渠里而故去。等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的表弟们都过上好日子了,方才把他老人家的骨殖从洪洞县请回祖坟,使其落叶归根。
在我的记忆中外婆家的“南沟”,正面是用石头碹了窑脸面的土窑,西面是覆盖有青瓦的房子,东房和南房是炉渣和石灰打顶的平房。院子里有磨有树,院外是打谷场,还有盘大石碾,打谷场的南边正好对着村里的古戏台。院子里住着外婆、二外婆和妈妈的一个堂叔三家人。在我读小学时,放学后的闲暇时间多,常常到二外婆家和长我三岁的贵娥姨姨玩,贵娥姨姨心灵手巧,教我写字折叠打算盘和剪纸画画。济民舅舅教我和贵娥姨姨学些学校课本上没有,课堂上老师也不教的零零碎碎的有趣的知识,我也喜欢学。
其中就有读法多样的回文诗。过分复杂的我记不住,回忆不起来了,只有一首十字回文《九月九》让我终生难忘。
济民舅舅很耐心,先用毛笔把诗写在纸上,而后教我和贵娥姨姨念。尽管我不懂,也认不全上面的字,但是,由贵娥姨姨带着,那种上下、左右、横着、竖着、倒着都可以念通的句子,似懂非懂的意境,朗朗上口的韵律让我着迷。诗的四个句头都可以开读,竟然有16种读法。
作者简介
李彦良,山西昔阳人,1948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