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因为这个世界有文学(刘益善)

​​ 因为这个世界有文学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

《因为这个世界有文学》中国当代作家刘益善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因为这个世界有文学

文学能挽救和改变高学历的野蛮人。

说说《战争中没有女性》

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公布后一周内,作家刘醒龙对我说,他在网上见到一本获奖者白俄罗斯女作家斯薇特兰娜·阿列克茜耶维奇的《战争中没有女性》,八成新,邮购价二百元。

我说:现在新的还没出来,你要是收藏,可以买。第二天,醒龙却告诉我,网上的那本被人买走了,再没有了。

我有一本1985年昆仑出版社出版的《战争中没有女性》,吕宁思译。这是一本小32开本的书,259页,定价1.30元。我在《鹤峰淘书记》一文中说过,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在鹤峰新华书店旧书柜里,以很低廉的价格淘到十几本有价值的书,其中就包括这本《战争中没有女性》。看这本书封底有一“优惠80%”的蓝色章,那么这书当时只花了1.04元。这当然是我收藏的一本好书了。

上面的文字说了一本书,和我收藏的这本书的来历。我写此文的目的是告诉读者:这是一本伟大的书,斯·阿列克茜耶维奇凭此书(当然她还有其他的几本了不起的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当之无愧的。

斯·阿列克茜耶维奇是位新闻记者,她用了近四年的时间,釆访了前苏联参加过卫国战争的上百名妇女,这些妇女是参加过卫国战争和德国法西斯进行战斗的一百多万女性中活着回来的。她们中有医务人员、通信兵、工兵、飞行员、狙击手、步兵、骑兵、坦克手、空降兵、水兵、司机、炊事员等。“简直找不出哪一种军事岗位没有我们英勇的妇女参加,而且她们干得决不比她们的兄弟、丈夫和父亲逊色。”苏联元帅A.N. 廖缅科这样写道。

一个还不满十八岁的姑娘被选为狙击手,练了两个月的射击后上了前线。伏击时,她见了德国鬼子不敢开枪,不愿杀人。但当她亲眼见到德国人是如何杀害她的父兄后,她开始杀人了。战争结束时,她杀了73个德国鬼子。还有一个狙击手的故事:苏军抓到一个德军军官,这个军官说他的阵地每天都有好多士兵被打死,而且都是打在脑袋上,他要见见这个射手。苏军军官告诉德军军官,那个年轻的女狙击手已经牺牲了,她叫萨沙·施利亚霍娃,是在单独执行狙击任务时牺牲的。使她遭殃的是一条红围巾,她非常喜欢这条红围巾,由于红围巾在雪地里太显眼,结果暴露了伪装。当德军军官知道这一切是一个姑娘干的时,垂下了脑袋

一个护士,中学尚未毕业上了前线。战争打响后,她从阵地上背下了十几名伤员,那些伤员和伤员身上的装备,重达二百斤,而她的体重还不足七十斤。她自己都不知道她是如何把那些伤员背下来的。还有一个护士,战时负责给外科医生打下手。手术台上,医生给伤员截肢,她就把那些截下来的肢体往手术室外运。截下来的腿好沉重,她从早到晚往手术室外抱截下来的大腿,把那些大腿排列成一排。她累,她哭。她想,将来她结婚时,俄罗斯怕找不到还有健全大腿的男人。

《战争中没有女性》这本书,是斯·阿列克茜耶维奇采访了众多参加过卫国战争的女性而写的。这些女性的叙述,其情节与细节有许多震撼人心的东西。作者写出这些,是告诉人们,战争使女性没有了性征,这些娇小的美丽的姑娘们,把青春把美丽甚至生命,丢在了战场上。她们的牺牲,是为了消灭战争,让世界永远没有战争。

[1]

作者简介

刘益善,品诗文网签约作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