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围棋与文化

围棋与文化

《围棋与文化》是2017年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林建超

目录

基本内容

书名:围棋与文化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14188561

作者:林建超

出版时间:2017年12月

发行时间:2018年4月

内容简介

《围棋与国家》是围棋主题的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这部丛书一次从围棋与国家相互关系的高度进行全方位系统研究;是把围棋置于中华文化大系的整体背景下进行定位性研究的一次宝贵尝试;是把围棋文化与哲学文化、政治文化、历史文化、战略文化、才艺文化、宗教文化以及人生感悟等等,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研究的创新成果;是对围棋发展本身所涉及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包括起源、特质、内涵、功能、价值、地位、思维、形态、传播、沿革、衍生等进行深入诠释与解答的理论教科书;是以当代文化视野为背景,全面梳理古今浩瀚围棋史料的集大成实用平台;也是以21世纪科技发展带来的冲击性影响为参照,对围棋竞技与文化发展进行前瞻式分析展望的思想窗口。

《围棋与文化》是首个围棋主题的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围棋与国家》系列丛书包含的五部文论原创作品之一,由中国财经传媒出版集团在2017年12月出版,2018年4月正式发行。

图书目录

《围棋与国家》系列丛书前言

导语

第一章 围棋史上新文化高峰期的到来

第一节 中国围棋发展的两个阶段

一 传统围棋长期处于文化状态的阶段而非竞技状态的阶段

二 进入竞技状态阶段的近现代围棋及其螺旋式发展

第二节 中国围棋发展中呈现的三 种基本形态

一 模仿军事的智力游戏

二 修身养性的雅趣活动

三 争夺锦标的竞技体育

第三节 当代围棋文化复兴的历史进程及其表现

第四节 围棋史上新文化高峰期的到来

一 围棋史上新文化高峰期到来的历史必然性

二 围棋史上新文化高峰期到来的原因分析

第二章 围棋文化的本质与功能

第一节 围棋文化的定义

一 围棋的定义及其本质规定性

二 围棋的竞技性表现

三 围棋文化的定义与基本特征

四 当代中国围棋文化的基因构成

第二节 围棋竞技的文化特质

一 围棋竞技的规则形制包含丰富的人文内涵

二 围棋竞技的技术体系根植深厚的文化土壤

三 围棋文化的价值取向打着深刻的文化烙印

四 围棋竞技的精神气质带有强烈的文化色彩

五 围棋竞技的礼仪形态处在较高的文化层面

第三节 围棋文化的主要功能及其意义

一 围棋文化的主要功能

二 构建围棋文化的重要意义

第三章 围棋文化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围棋文化的初创——先秦至西汉时期

一 围棋文化初创时期的历史境遇

二 围棋文化的初创——尧造围棋

三 围棋文化在春秋战国时代的萌发

第二节 围棋文化的定型——东汉至魏晋时期

第四章 围棋文化与其他文化形态的关系

第五章 围棋文化的体系结构

第六章 围棋文化的主要载体

第七章 围棋申遗以及围棋文化建设

第八章 智能围棋时代的文化解读

作者简介

林建超:

中国围棋事业的参与者、支持者、组织者,中国围棋文化领军人物。先后兼任第七、第八届中国围棋协会副主席,第九届中国围棋协会副主席兼围棋文化委员会主任。2017年12月中国围棋协会换届会议选举,出任第十届中国围棋协会主席。

从少年时起即热爱围棋,积极参与、支持和推动中国围棋事业发展。对围棋有深刻见解并作出多方面贡献。从事围棋文化研究近20年,撰写、发表重要围棋文论50余篇。其中,《围棋与国家》入选2012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并获中国围棋年度大奖“文化奖”。关于围棋人机大战与指挥决策智能化的研究,获2016年度科研成果奖。从2013年起,主撰、主编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围棋与国家》系列丛书,十部360万字,是当代中国围棋文化建设的重大成果。先后作围棋文化理论和实践发展问题的主旨讲话、学术报告、理论讲座、专题讲课200多场。

推荐

围棋是什么?是游戏?是竞技?还是文化?

围棋来自哪里?又将走向何方?

围棋为了谁?为小我?还是为大家?为国家?

——围棋主题的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围棋与国家》系列丛书为您一一作答。[1]

参考文献

  1. 围棋与中华文化道客巴巴网,2017-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