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有鼻腔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固有鼻腔 |
1.固有鼻腔是鼻腔的主要部分,为骨和软骨性鼻腔覆以粘膜而成。其形态与骨性鼻腔大致相同。鼻中隔构成鼻腔的内侧壁,但大多数均偏向一侧,因而鼻腔两半多不对称。在外侧壁上有上、中、下三个鼻甲和由它们分隔出的上、中、下三个鼻道。鼻甲与鼻中隔之间的腔隙称为总鼻道。在上鼻甲的后上方有蝶筛隐窝。外侧壁上还可见到鼻旁窦和鼻泪管的开口。
2.鼻腔的后部分叫固有鼻腔。固有鼻腔与骨性鼻腔大致相似,位于鼻前庭的后部,是骨性鼻腔内面覆以粘膜而成。在侧壁上由上、中、下3个鼻甲分隔出上、中、下3个鼻道。3个鼻道分别有鼻泪管和各鼻旁窦的开口。固有鼻腔又分为嗅部和呼吸部两部。
基本信息
- 中文名:固有鼻腔
- 位于:鼻腔后份
- 主要部分:为鼻腔的主要部分
- 构 成:骨性鼻腔内衬黏膜
目录
1 鼻腔
2 鼻腔的边界
鼻腔
鼻腔前部借鼻孔与外界相通,后部借后鼻孔通咽腔。鼻腔内衬黏膜,鼻前庭部则是皮肤,长有鼻毛。鼻黏膜紧紧贴附于鼻支架上的骨膜和软骨膜。鼻腔内面黏膜同与鼻腔交通的鼻旁窦内的黏膜相延续:向后与鼻咽,向上、外侧与鼻旁窦(额窦、筛窦、蝶窦、上颌窦)相续,向上还与泪囊、结膜相续。
鼻腔的边界
鼻腔顶:弯曲狭窄(除其后部),按照组成分为三部分:额部、筛部和蝶部;
鼻腔底:较顶宽,由上颌骨腭突及腭骨水平板构成;
鼻腔内侧壁:为鼻中隔;
鼻腔外侧壁:不规则,有向下弯曲的3个鼻甲;
鼻甲向内下弯曲,构成3个沟(即鼻道)的顶。
鼻甲(上、中、下):将鼻腔分为4个鼻道:蝶筛隐窝;上鼻道;中鼻道;下鼻道。
下鼻甲最肥大、最宽阔,覆盖其表面的黏膜血供丰富,可增大以调节下鼻道管径。感染时,下鼻甲黏膜迅速肿胀“阻塞鼻道”。
蝶筛隐窝位于上鼻甲后上方,蝶窦开口于此;中、上鼻甲间是狭窄的上鼻道,筛窦后小房通过一个或多个孔开口于此处;中鼻道比上鼻道长且宽,前上方为隧道形的筛漏斗,额窦通过额鼻管向下通向筛漏斗。半月裂孔为半环状沟,位于筛漏斗的后下方,额窦开口于此移去中鼻甲可见半月裂孔上的圆形隆起——筛泡,筛窦中小房形成筛泡。上颌窦也开口于半月裂孔后部。 下鼻道是位于下鼻甲外下方的水平通道,鼻泪管开口于下鼻道前部。
鼻腔的血液供应及神经分布:
鼻腔内、外侧壁的动脉来自以下动脉的分支:
蝶腭动脉;
筛前、后动脉;
腭大动脉;
上唇动脉及面动脉鼻支。
5条动脉在鼻中隔前部形成丰富的吻合,此区(Kiesselbach区)毛细血管丰富,外鼻受伤时易出血。 鼻黏膜深面丰富的静脉丛回流入蝶腭静脉、面静脉和眼静脉,该静脉丛是机体体温调节系统的一部分,交换热量并温暖进入呼吸道的空气。
鼻腔的神经主要来自上颌神经,其中鼻腭神经分布于鼻中隔;腭大神经后外侧鼻支分布于鼻腔外侧壁黏膜;筛前、后神经(来自眼神经的鼻睫神经的分支)分布于鼻腔前上部。
鼻腔上部嗅上皮细胞的中枢突集合形成嗅神经,穿筛板进入大脑的嗅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