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国家网球中心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国家网球中心
圖片來自中國設計之窗

国家网球中心,原称北京奧林匹克公園網球中心2008年北京奧運殘疾奧運會的比賽場館,奧運時會進行網球中的男單、女單、男雙與女雙的所有賽事和輪椅網球。2009年之后作为中国网球公开赛比赛场馆至今。

场地涂料和美国网球公开赛所采用涂料一致,因此场地类型和美国网球公开赛一样同属快速硬地球场。

網球中心位於奧林匹克公園中,鄰近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射箭場,並在2006年3月23日上午正式開工,建築面積為26514平方米、設10個比賽場地、6個練習場地,並且設17400個觀眾席。2007年10月1日,網球場完工。

由於它的設計好像一朵花般散開,因此又被稱為「花瓣」,也称“莲花球场”。莲花球场西侧的国家网球场(又称“钻石球场”)则于2011年9月30日启用[1]

建筑概况

建新中心国家球场-钻石球场,拥有可开启屋顶,13520个固定座位。已经于2010年8月建成。 现有三个主球场在建筑风格上均为十二面体形状。视觉上,在奥林匹克公园北区形成错落有致的低尺度建筑群。中心球场的十二片花瓣舒展在蓝天白云下,宛若处于绿色掩隐之中的奥林匹克公园里盛放的“莲花”。它与另外两朵以为身旁的精巧小花—1号球场和2号球场交相辉映,共同塑造了以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为背景的“自然”景观。中心赛场的看台分为十二部分,正好组成莲花的十二片花瓣。随着看台座椅数量的变化,看台高度逐渐升起,白色的罩棚恰似十二片纯洁的莲花花瓣盛开在绿色的森林里。

国家网球场由北京世奥森林公园开发经营有限公司出资09年底开建于2011年8月10日落成点亮,2011年9月7日正式命名为“国家网球场”。而在设计之初被暂时命名为“花冠球场”与不到500米处“莲花”原中央球场遥相辉映,后又经历了盛大的征名活动,中网新中央球场被命名为“国家网球场” 。这座屹立在国家网球中心的新球场从此有了一个与它的外形、规模相匹配的名字,它将成为中国网球的象征、是亚洲网坛的中心,是北京体育文化事业建设的地标,是首都在国际上的一张新的城市名片。

钻石球场主体为,建筑地上1层,周边附属用房8层,地下1层。地下一层为设备机房(含餐饮厨房);地上主体一层为管理、运动员、裁判员等功能用房,二层为观众厅、服务用房及包房,三层为包房和服务用房,四层为服务用房,五层为赞助商用房,六层为设备机房及观众服务用房,七层为室外平台,八层为观众厅、转播设备用房。建筑高度最高点约为45.3米。

奥运之后

场馆的官方名字由:“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网球中心”变更为“国家网球中心”。

在2009年10月2日至11日,这里进行了2009中国网球公开赛。自2011年起,钻石球场成为中网的中央球场。

參考文獻

  1. 胡敏娟. 两大球王为中网揭幕. 成都商报. 2011-10-01 [2016-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1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