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圆盖阴石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圆盖阴石蕨(学名:Humata tyermanni Moore)是骨碎补科,阴石蕨属附生,小型蕨类植物。植株高可达20厘米。根状茎长而横走,密被蓬松的鳞片;鳞片线状披针形,淡棕色,叶远生;柄棕色或深禾秆色,叶片长三角状卵形,羽片有短柄 ,近互生至互生,裂片近三角形,全缘;椭圆形,钝头,基部不对称,羽状深裂,叶脉上面隆起,叶革质,孢子囊群生于小脉顶端;囊群盖近圆形,全缘,浅棕色。

广布于中国华东和华南,也分布于中国湖南、贵州、重庆、云南。越南北部及老挝也有分布。生长在海拔300-1760米的林中树干上或石上。

圆盖阴石蕨形体粗犷,可供观赏。根状茎入药。

形态特征

附生,小型。植株高达20厘米。根状茎长而横走,粗4-5毫米,密被蓬松的鳞片;鳞片线状披针形,长约7毫米,宽1毫米,基部圆盾形,淡棕色,中部颜色略深。叶远生;柄长6-8厘米,粗约1毫米,棕色或深禾秆色,光滑或仅基部被鳞片;叶片长三角状卵形,长宽几相等,约10-15厘米,或长稍过于宽,先端渐尖,基部心脏形,三至四回羽状深裂;羽片约10对,有短柄(长2-3毫米),近互生至互生,斜向上,彼此密接,基部一对最大,长5.5-7.5厘米,宽3-5厘米,长三角形,三回深羽裂;一回小羽片6-8对,上侧的常较短,基部一片与叶轴平行,基部下侧一片最大,长2.5-4厘米,宽1.2-1.5厘米,椭圆披针形或三角状卵形,急尖头,基部阔楔形,有极短柄,二回羽裂;二回小羽片5-7对,长5-8毫米,宽约3毫米,椭圆形,短尖头,深羽裂或波状浅裂;裂片近三角形,全缘;羽轴下侧自第二片一回小羽片起向上明显缩小,椭圆形,长达2.5厘米,钝头,基部不对称,上侧截形并紧靠羽轴,下侧楔形,羽状深裂,裂片近三角形,先端钝;第二对羽片向上远较小,椭圆披针形,一回羽状,小羽片仅上缘有2-3片小裂片,下缘多为全缘。叶脉上面隆起,下面隐约可见,羽状,小脉单一或分叉,不达叶边。叶革质,干后棕色或棕绿色,两面光滑。

孢子囊群生于小脉顶端;囊群盖近圆形,全缘,浅棕色,仅基部一点附着,余均分离。

主要价值

圆盖阴石蕨形体粗犷,可供观赏。根状茎入药。

产地生境

广布于中国华东和华南,也分布于中国湖南(江永)、贵州(兴仁、黎平)、重庆、云南(新平、南峤)。越南北部及老挝也有分布。生长在海拔300-1760米的林中树干上或石上。

繁殖方法

孢子繁殖:孢子播种繁殖要掌握好采收期。圆盖阴石蕨的孢子在夏末到秋天成熟,成熟孢子囊呈浅棕色或黄色。将有成熟孢子的叶片剪成几段放入干燥纸袋中,保存于温暖干燥的环境中,在孢子自然脱落后去掉杂质;也可直接用刀刮下孢子囊,装入干燥纸袋。圆盖阴石蕨孢子的发育能力和质量尤为重要。为了提高出芽率,采集的新鲜孢子应尽快播种。播种后,保持室内温度20℃,空气湿度80%,每天光照4小时以上。圆盖阴石蕨的孢子落入土壤之后,20天左右先萌发成原叶体。从原叶体至长成孢子体需要2-3个月。当孢子体长出3-4片叶后移栽,株高10厘米时上盆。孢子繁殖需要高温高湿环境,接种容器、基质和室内空间都应严格消毒。夏季干燥季节,要保持湿度。[1]

分株繁殖:把植株分成数株,每株需带有根和叶。分株时要小心不损伤生长点,保持根部有尽量多的护心土。如在较低温度下移植或分株,会使根部损伤,造成植株衰弱甚至死亡,所以多在春季或秋季,以5-6月份移植或分株较好。

栽培技术

基质:以pH值为5.5-6.0的基质种植为宜,要求富含有机质、疏松透气。基质一般以泥炭土、腐质土、粗沙或蛭石以2:1:1比例配制。

浇水:最好在早晨进行,不可在晚间浇水,否则水滴滞留在叶隙间,蒸发慢,易引起叶部病害。[2]

施肥:圆盖阴石蕨虽然喜肥,但是根系细弱,应薄肥勤施,同时根据需要进行叶面喷施。生长旺季,每3-4周施1次稀薄液肥。充足的氮肥会使植物生长旺盛,不足会使植株老叶呈灰绿色并逐渐变黄,叶片细小。磷和钙对圆盖阴石蕨的根系生长很重要,可以交替喷施磷酸二氢钾和过磷酸钙。

盆栽:盆栽的圆盖阴石蕨每2年需换盆1次,换盆时间在春秋季皆可进行,尽量不要伤及生长点和根。上盆时,先在盆底放2厘米厚的砂石,以利排水。撒一层碎木炭,以防腐烂。基质下层放少量骨粉或3-5个蹄片,以利根部生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