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土家族撒葉兒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土家族撒葉兒嗬

土家族撒葉兒嗬是湖北省地區的傳統舞蹈。

「撒葉兒嗬」是歌、舞、樂渾然一體的藝術。它的聲腔以男嗓高八度運腔,歌調是一種古老的特性三度,僅存於清江迤北長江三峽北岸的興山一帶,在其他歌種中已成絕響;其曲體結構與楚辭體式多有相似,從中尚能找到古代巴楚之地祭神樂歌的影子。歌舞中顯示出難能可貴的積極人生態度,貫穿着豁達通脫的生命觀念。

2006年,土家族撒葉兒嗬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內容

中文名:土家族撒葉兒嗬

申報地區:湖北省長陽土家族自治縣

遺產編號:Ⅲ-18

地區:湖北省

遺產類別:傳統舞蹈

申報時間:2006年

基本簡介

「撒葉兒嗬」即跳喪或「跳喪鼓」。每有老人去世,停靈柩於堂前,親屬鄰里前往弔唁。入夜,眾人「打鼓踏歌」,通宵達旦,以增熱烈氣氛,謂為亡人解寂,慰親屬節哀。跳喪的特點是手腳同邊,舞姿豪放,動作平穩、舒緩,唱詞以歌頌死者生平事跡,歌唱其對子女的撫育以及死者生產勞動方面的內容為主。 「撒葉兒嗬」不僅是一種精彩的歌舞,一種藝術化的風俗或者風俗性的藝術,同時還承載着豐厚的歷史文化信息,蘊涵着深邃的哲學意義。它的聲腔歌調是一種古老的特性三聲腔,這種歌腔僅存於清江迤北長江三峽北岸的興山部分地區,在其他歌種已成絕響,卻在跳喪時原湯原水地保存了下來;它的歷史淵源有文獻記載的至少可以追溯到唐代,而其源頭可以從《巴渝舞》和武王伐紂時的巴人軍陣舞中找到關聯;它的豁達、通脫的生命觀念直逼莊子,非同等閒,而「撒葉兒嗬」具有很高的藝術和學術價值,為清江土家所獨有。

歷史溯源

「撒葉兒嗬」歷史悠久,山寨里有人去世,奔喪者幾人一組,踏着鼓點,和着唱詞,在靈堂上高歌狂舞。它在土家山寨流傳了數千年之久,風格雄壯威猛,充分體現了土家漢子雄渾剛勁、粗獷豪放的個性。 唐樊綽《蠻書》談及土家先民巴人葬儀時寫道:「巴氏祭其祖,擊鼓而祭」,其父母「初喪,擊鼓以道哀,其歌必號,其眾必跳」。清《長樂縣誌》云:「家有親喪,鄉鄰來吊,至夜不去,曰伴亡;於柩旁擊鼓,曰喪鼓;互唱俚歌哀詞,曰喪鼓歌。」

表現內容

土家族「撒葉兒嗬」又叫繞棺、打繞棺、喪鼓舞,是巴人在兩千年前傳承下來的民間歌舞。土家人熱愛「撒葉兒嗬」,「聽到鼓聲響,腳板就發癢」。土家「撒葉兒嗬」集歌、舞、吹、打於一體,是一種綜合的民間藝術,「撒葉兒嗬」本質上是一種民間祭祀活動,表現了土家人對祖撫的崇拜。「撒葉兒嗬」雖是祭悼亡靈的風俗舞蹈,但從舞蹈表現的內容卻遠遠超出了祭祀範圍,主要包括有先民圖騰、漁獵生活、農事生產、愛情及歷史事件等民族發生髮展的歷史。表現了對民族歷史的回憶和對祖先的崇拜。巴東「撒葉兒嗬」中最具特色的是「四大步」,具有曲線美,音樂節奏為四分之三拍,來鳳建始等縣的「撒葉兒嗬」則多是「八字步」,顯出穩重有力。參加舞蹈的多為二男、四男不等,高潮時百人、千人群體參加,十分壯觀。「撒葉兒嗬」舞蹈性強,表現 內容豐富、渾厚樸質,反映出土家族特有的陽剛氣質,被譽為「東方迪斯科」。為廣大群眾及中外友人喜愛。隨着時代的民展,「撒葉兒嗬」不僅僅服務於民間祭祀性的喪事活動,它更被移植,改編後搬上舞台或廣場演出。尤其經改編後從「撒葉兒嗬」中蛻變出來的「巴山舞」,不僅可在「白喜事」活動中跳,更可以在「紅喜事」中舞蹈。

「撒葉兒嗬」是土家語,一般認為是喪歌的意思。跳撒葉兒嗬,又叫跳喪,或者打喪鼓。早在隋唐時期,土家族先民就有「父母初喪,擊鼓以道哀,其歌必號,其眾必跳」的習俗。這種習俗經過不斷傳承,逐步演變為跳喪舞。

藝術特色

「撒葉兒嗬」是一種傳統祭祀歌舞,鄉親們聚在孝家堂屋裡的亡者靈柩前,男人載歌載舞,女人們穿戴着鮮亮服飾圍觀助興,這種活動往往通宵達旦的舉行。土家族認為人的生死有如四季變化,是自然而然的,享盡天年的老人辭世是順應自然規律,值得慶賀。如果有老人去世,他們認為這是升天,叫「白喜事」,因此,不論死者是男是女,也不論死者名望高低,鄉鄰都要為死者打一夜喪鼓,以此懷念故人,安慰生者。「人死眾家喪,大伙兒都攏場,一打喪鼓二幫忙」。土家人就這樣用絕妙的歌腔舞態表達自己曠達的生死觀。

表現內容

「撒葉兒嗬」表現的內容主要有先民圖騰、漁獵活動、農事生產、愛情生活、歷史事件等,反映了人們對自己民族的歷史的回憶及其長期形成的道德意識與是非觀念。因土家族世代生活在溪峒縱橫、崇山峻岭的山區,長期越澗過水、攀岩背負的生活習慣和勞動方式,形成了「撒葉兒嗬」獨特的表現風格。 跳舞時先由歌師擊鼓叫歌,舞者隨鼓聲應節起舞,舞蹈形式有24種套路,其動律特點是順拐、屈膝、悠顫,出現6/8拍子帶切分音的節奏律動。不管用什麼節奏,不論多少人參與,舞蹈動作都十分對稱,動作姿態一般都是哈腰、曲膝、八字步、擺胯、繞手,身體按節奏上下或左右顫動,手、腳、胯向同一方向呈順邊運動。

舞步舞姿

「撒葉兒嗬」舞步舞姿,剛勁有力,粗獷豪放。「(《夷水古風》)按摹擬動作形象來分有『鳳凰展翅』、『犀牛望月』、『牛擦癢』、『狗吃月』、『燕子含泥』、『猛虎下山』……最為壯觀的是『猛虎下山』,舞者跳着跳着,忽然鼓點一變,對舞中的一人猛然跳躍騰空,一掀舞伴,兩人躬身逼視,忽見擊掌撞肘,前縱後躍,一躍一撲,模仿猛虎撲食的動作,口裡還發出一陣陣嘯聲,最後一人被另一人挽着從頭頂上後空翻躍過來,動作形象逼真」。

動作調度

「撒葉兒嗬」動作調度較有規律。以「反胴體」貫穿始終,即:「順邊下沉、晃悠、顫動。」舞者身體在收縮與伸展、推進與拽拉、挺身與曲身、搖擺與晃動、震顫與抖動中展現出美來。第一種調度是,二人面對繞手,再向對方右側上步,交換位置;第二種調度是,二人面對繞手,再向對方右側上步,然後向左轉圈回到自己原來位置;第三種調度是,二人左腳起步,第一步面對面,第二步背對背,第三步面對面,第四步背對背,然後向左轉半圈,成為面對面,這種動作調度在核心舞段中出現較多,其動作為舞者腳掌緊緊貼地,第一拍上步,二三拍顫動,兩腿交錯行進,有點像迪斯科,但其中雙肩相靠、曲膝、彎腰、雙手抱頭、身體抖動部分,又有點像太空舞,很是好看。

模仿對象

「撒葉兒嗬」突出一個「虎」字,即:「模仿老虎相互進退、撞擊、跳躍、旋轉。」舞者身體在騰空中展現出「虎威」來。其基本動作為:雙方摟肩對跳,你進腿他躬身,一方借勢屁股一蹶,另一方乘勢騰入空中,一躍一跳,很像餓虎撲食,老虎之「威」表現得活靈活現。「撒葉兒嗬」曲牌眾多,結構複雜。 「跳喪」中腳的動作很豐富,樂園、榔坪等地區,習慣將左腳或右腳提起後,向另一隻腳前方點一下再行走,資丘、桃山等地區,習慣將左腿吸起,作為起步的動作,漁峽口的雙龍等地區,行走的第一拍,左腳向左右占擺一次,樂園、榔坪、火燒坪地區,行走時,身體顯得鬆弛,小平步行走,民間藝人稱為「碎米子步」。行走時,像踩在棉花上,隨着音樂節奏顫動,給人以輕盈之感。西南地區,即資丘、桃山、麻池、漁峽口等地,每一行步腳掌緊緊抓地,民間藝人稱為虎步,步伐邁的較大,顯得穩重有力。 舞蹈音樂和唱腔有高腔或平腔之分,旋律節奏有2/4、4/4、6/8,以6/8為主。 配樂

「撒葉兒嗬」的配樂只有大鼓一種。舞時,「一人持一對木錘擊鼓而歌,二人到堂中踏鼓、接歌、起舞,有時四人交替和穿插對舞,叫作『走四門』 ……大鼓既是伴奏樂器,又是歌師(擊鼓者)指揮舞蹈、交換曲牌、調整情緒的工具。一鼓多用,敲擊鼓心、鼓邊、鼓邦發現不同音響」。這就使人聯想到「擊鼓進軍」的古戰場景象。舞蹈時,掌鼓者通過鼓心、鼓邊、鼓沿擊出多種富於變化的鼓點,邊擊鼓邊領歌,舞蹈者則「腳跟鼓點鼓跟腳」,和歌而舞,隨着擊鼓者的指揮,不時改變舞姿和節奏。激越時似山風呼嘯,舒緩時如輕舟蕩漾,有張有弛,古老質樸。「撒葉兒嗬」在土家族民間世代相襲,盛傳不衰,浸透着土家人的聰明才智和深厚的民族感情。

歌詞大意

「撒葉兒嗬」歌詞大都是為亡者歌功頌德,並用子孫成就告慰亡靈;安慰孝家節哀順變,繼承先人遺志,再創輝煌。出唱一些英雄事跡;尤其是武將的戰績,如《楊家將》、《薛仁貴征東》等。「演唱分高腔和平腔二種。高腔剛勁高亢,如聲振林木;平腔舒緩流暢,似潺潺流水」。其主旋律均在於教人化悲痛為力量,振作精神,繼續前進。

「撒葉兒嗬」的觀眾不分男女老幼,但跳舞的演員都有傳統的鐵規:男跳女不跳。俗話說:「女人跳喪,家破人亡。」「跳起來手舞足蹈,亦歌亦舞,體力消耗很大,如遇熱天,還打起赤膊跳,揮汗如雨。

舞蹈特點

「撒葉兒嗬」舞姿剛勁,歌聲激越,舞者為男性猛士,加之戰鼓伴奏,具備了戰事的重要因素,表演起來,具有濃濃的火藥味,說它由戰舞演變而來,不僅有道理,而且有根據。《山海經》記巴人「干舞,用兵以禳」。這種舞史稱為「武舞」。約在四千年前有之。《華陽國志·巴志》記:「巴師勇銳,歌舞以凌殷人,(殷人)前陡倒戈,故世稱之,武王伐紂,前歌后舞也。」臨喪祭祀,有歌有舞,這就是早期的「撒葉兒嗬」。

文化意義

「跳喪」跳的是一種陽剛美,遠在公元前11世紀的西周時期,其先祖巴人便帶着自由的歌舞,加盟於武王伐紂的戰鬥,寫下了「巴師勇銳,歌舞以凌,殷人倒戈」的輝煌篇章。巴人尚武,天性勁勇,以威武善戰著稱於世,勇敢的巴國之師竟能以歌聲震懾殷人,使其臨陣倒戈,全線崩潰!也許正是為了光大這輝煌的歷史,巴人歷史上習演征戰「武舞」之風極盛。從已出土的巴人作戰使用的虎鈕 於所發出的洪鐘般的聲響,不難想象巴人舞代刀的「軍前舞」之磅礴氣勢。有研究者認為,「跳喪」源自古代巴人的軍前舞,這種為生命奮爭的戰鬥之舞衍生了土家「跳喪」的文化精神;也有人認為,古來征戰幾人回,壽終正寢者值得慶祝,「跳喪」是巴人及其後裔土家人對生命的禮讚。無論如何,土家「跳喪」,最撼人心魄之處當是其威武強勁的動律和狂放不羈的風格,這一顯著特徵從未因時代的變遷而消亡。跳死跳活的「跳喪」舞,跳出了雄健勇猛的陽剛氣,跳出了生生不息的民族魂。

傳承意義

「撒葉兒嗬」是歌、舞、樂渾然一體的藝術。它的聲腔以男嗓高八度運腔,歌調是一種古老的特性三度,僅存於清江迤北長江三峽北岸的興山一帶,在其他歌種中已成絕響;其曲體結構與楚辭體式多有相似,從中尚能找到古代巴楚之地祭神樂歌的影子。歌舞中顯示出難能可貴的積極人生態度,貫穿着豁達通脫的生命觀念。 「撒葉兒嗬」為清江土家所獨有,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和學術研究價值。

祭祀風習

湖北長陽土家族「撒葉兒嗬」,是清江中游地區土家族非常獨特的一種歌舞。歷史悠久,據《蠻書》記載,土家族先民古時就有「擊鼓以悼哀」、「其眾必跳」的風習。

「撒葉兒嗬」是一種傳統祭祀歌舞,鄉親們聚在孝家堂屋裡的亡者靈柩前,男人載歌載舞,女人們穿戴着鮮亮服飾圍觀助興,這種活動往往通宵達旦的舉行。土家族認為人的生死有如四季變化,是自然而然的,享盡天年的老人辭世是順應自然規律,值得慶賀。土家人就這樣用絕妙的歌腔舞態表達自己曠達的生死觀。跳舞時先由歌師擊鼓叫歌,舞者隨鼓聲應節起舞,舞蹈形式有「風夾雪」、「鳳凰展翅」、「滾身子」、「美女梳頭」、「牛擦背」、「犀牛望月」、「燕兒含泥」、「葉兒合」等24種套路,其動律特點是順拐、屈膝、悠顫,出現6/8拍子帶切分音的節奏律動。

藝術特點

「撒葉兒嗬」是歌、舞、樂渾然一體的藝術。它的聲腔以男嗓高八度運腔,歌調是一種古老的特性三度,僅存於清江迤北長江三峽北岸的興山一帶,在其他歌種中已成絕響;其曲體結構與楚辭體式多有相似,從中尚能找到古代巴楚之地祭神樂歌的影子。歌舞中顯示出難能可貴的積極人生態度,貫穿着豁達通脫的生命觀念。

風土人情

鄂西南山區民間有風俗說,出門在外遇上喪事,尤其是遇上老年人走「順頭路」,看到棺材是好事,稱「見財」。這和漢族人「不見棺材不落淚」的含義完全相反。

當你在這片綠色土地上考察調研或觀光旅遊時,特別是在巴東縣野三關、清太坪、楊柳池和建始縣高坪鎮、鶴峯縣鄔陽關一帶,只要碰上這類事情,千萬不可錯失良機,可以去觀賞和品味一番。這一帶的喪事名曰「跳喪」,或稱「跳喪舞」、「鬧靈歌」,土家話稱「跳撒葉兒嗬」。曾有學者記錄過跳撒葉兒嗬時鼓師領唱的大段歌詞,在歌頌評介逝者一生的功德唱段之間,大量襯詞均為「散憂禍」或「撒憂禍」,民間說法常帶兒化音,這些襯詞便被說成、唱成了「撒葉兒嗬」。即把憂鬱與災禍撒沒於地底,凸顯去憂消禍之意。

跳撒葉兒嗬簡稱為「跳喪」,跳撒葉兒嗬是鄂西南土家族聚集區一項十分重要的民間風俗事象,是一種較為特殊的喪葬形式,主要表現在偏遠山區的土葬禮儀之中,其歷史源流久遠,可追溯至隋唐時期。《華陽國志》曾記巴人地帶,「擊鼓以道哀,其歌必號,其眾必跳。」這種以歌舞形式流傳的喪葬習俗,經過漫長歲月的傳承與改造,逐漸形成現今較為規範的民族民間文化品類,因此民間有「人死眾人葬,一打喪鼓二幫忙」之說。跳喪是土家人為逝者送終的禮俗,除有看風水擇時定吉利、擇地形下葬的內容外,跳撒葉兒嗬是最為隆重、最顯熱鬧的內容之一,為逝者跳撒葉兒嗬是生者懷念逝者的重大活動。這種活動在上世紀文化大革命期間被視為「四舊」而全面廢止,當民族民間文化被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進入新時期「後集成時代」,又被民間撿拾並以雨後春筍之勢重新普及開來,越辦越興旺,深受群眾歡迎。

鄉下百姓勤扒苦做一輩子,尤其是老者,就指望告別人世時鄉民對其一生作個總結與評價,而跳撒葉兒嗬是實現這一願望的最好平台。在鶴峰鄔陽,我曾遇上「跳活喪」的有趣場面:一位80多歲的老爹爹,乘健在讓兒女為他舉行跳喪儀式,他要親身感受一回大夥為自己跳撒葉兒嗬的熱鬧場面。只見他端坐堂屋正中,葉子煙叭得嗞嗞響,看見眾人圍繞自己又唱又跳,他樂得連拍大腿,直呼:「過癮,來事!」

「人死飯甑開,不請客自來。」跳喪場面按喪事規模決定大小,但不論場面大小,均有知名鼓師邀約跳喪班子為之載歌載舞。除有眾多歌詞,如「開場」、「拜殿」、「封棺」、「入土」等形成一定程式的歌詞段落外,鼓師還需現場創編較為韻的歌詞唱段。這些唱段既包括對逝者一生養家持家、勤扒苦做的追憶,還摻入一些為調動場面氣氛、轉悲為樂的詼諧幽默笑話和情趣內容,或敘說歷史,或解字猜謎,或演說古人故事,或評述閒言趣事。題材廣泛,內容龐雜。唱詞多以七字上下句結構出現,也有三字、五字的歌詞段落。歌詞與襯詞穿插進行,或領唱,或幫和。歌師雙槌擊鼓,鼓點或急或緩,時重時輕,多為二拍子、三拍子節奏。

「喪鼓歌」屬古代巴人輓歌的一種形式,其音樂旋律原始古樸,聲嗓高亢豪放,曲調大多近似為商調式,且豐富多彩。唱與跳同時進行,亦歌亦舞,場面由擊鼓之聲烘托,唱者聲嘶力竭,舞者翻雲覆雨,現場氣勢恢宏,場面熱鬧非凡。在鼓師指揮下,舞者隨着鼓點的節奏而歡跳,其舞蹈動作很多,大致分為「搖喪」、「待師」、「燕兒銜泥」等幾類,動作節奏感強,搖擺度大,膝部鬆弛而上下顫動,雙手輕鬆而左右環繞。其舞有段落之分,有「幺女兒合」、「幺姑子姐篩鑼」、「耍五巾」等。舞者或繞棺而行,或在棺前歡躍,人或多或少,眾人隨着鼓點節奏輾轉騰挪,常常掀起更多人參與起舞的高潮。

土家人是古代巴人後裔,因德厚性溫而形成極強的包容特質,加之居地多為崇山峻岭而顯偏僻封閉,長江、清江橫貫東西又使巴楚、巴蜀文化交匯、融構,文化生成條件得天獨厚,沉積保護狀態優越,其眾多民風習俗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品類極為豐富璀璨。跳撒葉兒嗬屬於民風習俗,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極為原始珍貴的品類之一。上世紀70年代,與我省相鄰某縣赴巴東較完整地採集了撒葉兒嗬資料,並在此基礎上改編出全民健身舞種。我州在「後民間文藝集成」時代也全面搜集、整理了撒葉兒嗬的資料,從歷史沿革、形式內容、音樂唱腔、舞段舞姿等方面實施全面記錄與學術研究,出版了系列論著文本。

為了守望歷史、弘揚傳統,我州將撒葉兒嗬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實施保護,並將其作為「一縣一品」文化品牌進行傳承與利用,在巴東野三關建立了傳習館,野三關鎮、清太坪鎮組成了數支撒葉兒嗬傳藝隊伍。以音樂家劉啟明為代表的文化人系統記錄,並出版了《清江流域撒葉兒嗬》一書,以州民間藝術大師黃在秀為代表的撒葉兒嗬傳藝班,多次在湘鄂黔渝民間文藝展演舞台上表演,屢次受到觀眾熱烈歡迎。以州民間藝術大師譚學聰為代表的撒葉兒嗬組合,分別走進中央電視台第十二屆、第十三屆青歌賽比賽大廳,在原生態演唱組別中先後榮獲銅獎與金獎,並獲全國電視觀眾最喜愛的歌手稱號。當主持人董卿問及譚學聰學跳撒葉兒嗬的情況時,譚學聰謙虛地介紹了比他唱得更好、跳得更好的弟弟譚學明,讓董卿和青歌賽眾多觀眾讚嘆不已。

作為鄂西南土家族喪葬祭祀歌舞的撒葉兒嗬,在這片綠色土地上顯示出土家人以載歌載舞形式對死亡的禮讚,展示出視死如歸的大無畏氣概,是土家族人豁達開明生死觀的完美表現。經過傳承人和文化人的傳承利用與改革宣傳,早已摒棄其悲其苦的不吉祥涵義,變為展示土家族人民樂觀豁達的情感表達方式,變為推介、宣傳、提升鄂西南這片具有豐厚文化旅遊資源知名度與影響力的崇高藝術形式。它那古老質樸的歌舞形態,為當今時尚文化注入了極為珍貴的傳統意識;它那張弛有度的表演特質,為民族民間文化的展示手段塗抹出明亮瑰麗的色彩;它那激越如山風呼嘯、文靜若山溪流淌的表現風格,令人們神情激盪、欲罷不能。作為一種源於民間、傳揚於民間的普通民俗歌舞,能以嶄新姿態走進人們心靈深處,真切反映出其寶貴的文化內涵和精神力量,它既體現出崇敬祖先的倫理觀和民族群體的生死觀,又展示出樸素的唯物意識與強烈明晰的娛樂功能。

鼓師大賽

由長陽土家族自治縣資丘鎮人民政府主辦,資丘民族文化館承辦的「首屆土家撒葉兒嗬鼓師大賽」在資丘鎮舉行。來自長陽、五峰兩個土家族自治縣的24支代表隊、45名鼓師和近300名撒葉兒嗬藝人參加了決賽。經過專家和老藝人評定,進入前30名的撒葉兒嗬鼓師中,羅舉成等5人被評為特級鼓師,田家平等10人被評為高級鼓師、田開柱等10人被評為中級鼓師,排後的5名被評為初級鼓師。

參賽選手中,年齡最大的是來自資丘鎮資丘村的選手田一倫,今年78歲;最小的是資丘中學初一的學生雷景波,今年12歲。

資丘,是一個古老而神奇的地方!民族民間文化底蘊十分豐厚,是「長陽三件寶」——土家撒葉兒嗬、長陽南曲、土家山歌等傳統民間藝術的主要發源地之一。多年以來,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關心與和支持下,從上世紀80年代起,該鎮在全國率先提出民族民間文化「原生態」理論,創建中國首家「傳統土家族文化生態保護區」,先後開展民間藝人普查、民族民間文化進課堂等「非遺」保護措施,並創新形式不間斷地成功舉辦諸如:首屆土家族撒葉兒嗬大賽、南曲藝人評職稱以及湖北省首屆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資丘論壇等活動,均在全國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此次該鎮再次舉辦「首屆撒葉兒嗬鼓師大賽」,其目的是培養、選拔一批優秀的撒葉兒嗬鼓師,讓民族民間文化原汁原味地在民間生生不息,發揚光大,有力地促進長陽縣委「文化強縣」和資丘「文化旅遊名鎮」的戰略部署,達到文化搭台、經濟唱戲、旅遊強鎮的目的。[1]

參考文獻

  1. 土家族撒葉兒嗬道客巴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