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圣堂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圣堂镇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南部,地处广东省恩平市中部,东与君堂镇一水之隔,南接东成镇接壤,北与牛江镇交界。全镇总面积为56.65平方公里,现辖11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人口21985人(2017年)。该镇基础设施完善,经济主要以特色农业为主,同时该镇工业发展也较快。该镇自然景色秀丽,旅游资源也相当丰富。[1]

概况

位于恩平市东北部。面积56.65平方千米(2017年)。21985人(2017年)。辖1个社区、11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圣堂墟沿江路1号。

沿革

宋咸淳九年(1273)建墟,明、清代分属水东、仕洞都。1912~1956年属第三区,1957年撤区设圣堂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区,1986年撤区建镇。1996年,面积56.7平方千米,人口2.6万人,有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2.1万人,辖1个圩镇管理区(居委会)和11个农村管理区(行政村)。

行政区划

圣堂镇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南部,地处恩平市中部,东与君堂镇一水之隔,南与东成镇接壤,北与牛江镇交界。全镇总面积为56.65平方公里,现辖11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21985人(2017年)。全镇有耕地面积2.83万亩,其中水田面积2.31万亩,旱地面积0.52万亩。山林面积1.09万亩。1999年全镇社会总产值4.56亿元,比上年增长8.1%;工农业总产值2.99亿元,比上年增长8.3%;农村人平纯收入2208元。镇政府所在地位于锦江河畔,距恩平市区9公里,锦江河贯穿镇境内长8公里。目前圣堂镇城区面积为5.6平方公里,人囗为4060人,是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恩平市较大的商品贸易集散地。  圣堂镇是恩平市著名的侨乡镇,旅居海外同胞3万多人,素有内外两个圣堂之说。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华侨、港澳台同胞热爱家乡,积极捐款捐物,大办公益事业,回乡捐资办厂,为圣堂镇两个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圣堂镇是珠江三角洲工业卫星镇之一。近年来,圣堂镇坚持工业镇的指导思想,积极吸引资民资,大力发展个体私营企业。目前,全镇共有35家。[2]

交通运输

镇村交通方便。325国道横贯全境,开阳高速公路在圣堂设有出入口,与湛江、广州、韶关等地连贯,四通八达。

特色经济

圣堂镇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攻方向,做大做强现有特色企业和发展新特色企业。立足发展灯饰、电子、造纸、饮食、纺织、食品、建材等特色产业,中星灯饰五金表面处理厂、冠铨电子新厂、互联纸厂、腾安饮食城等发展迅猛。

近年来,圣堂镇委、镇政府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省、市关于农村农业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因地制宜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生产正向基地化、规模化、商品化方向发展,已办起一批优质水稻、蔬菜、香蕉、果苗、禽畜、甘蔗等农业商品基地,特别是发展以香蕉生产为主的特色农业,取得显著成效。

据统计,目前,全镇香蕉种植面积5200亩,品种以巴西香蕉为主。该镇的香蕉种植大户有42户,分别来自番禺、中山、遂溪等市县。香蕉基地的发展,为该镇农村提供1000多人就业,全镇已初步形成以大规模香蕉生产为主的特色农业。

工业

圣堂镇民营企业位于325国道连珠江路段,交通方便,该企业面积300亩。已有5家企业在此区投资经营,其中2家已在筹建厂房。加上3家,目前,该企业已有8家企业在此经营。对在此民营企业 区的个体私营企业,镇委、镇政府在购买土地、水电增容、办证等方面给予优惠。

为进一步发展个体私营企业,圣堂镇委、镇政府利用外资民资在325国道龙塘路段独山(土名)开发东部工业园,总面积400亩,以形成“洼地效应”,“筑巢引凤”。目前,已实现“三通一平”。

农业

圣堂镇位于恩平市中部。全镇总面积56.65平方公里,辖11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人囗29050人。全镇耕地总面积28395亩,其中水田面积23122亩,旱地面积5273亩,山地面积11408亩。

近年来,根据中央关于调整农业结构的有关政策精神以及恩平市委、市政府关于调整我市农业结构的意见,圣堂镇认真研究,精心组织,积极实施,全镇农业结构有了较大改变。种植优质稻的比例有较大提高,优质稻与其他稻的比例为4:6变为7:3,水稻种植与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比例为68:32。全镇新增蔬菜种植面积200亩,总面积2200亩,蔬菜产量3200吨。其中三联的蔬菜基地继续发挥作用,常年种植反季节蔬菜,供应恩城市场。新开发优质水果面积610亩,优质水果挂果面积增加150亩。塘鱼生产保持稳定发展,新开挖鱼塘120亩,新增青蛙养殖面积100亩。此外,经推广湛江遂溪专业户林世贵在三山村委会平山村种植原产巴西试管香蕉的经验,农民大胆种植,新种试管香蕉550亩,总面积已达675亩。椐统计,全镇共调整面积1580亩(其中水田面积970亩,旱地面积610亩),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了初步调整。

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引导农民养殖美国青蛙是我镇的一项重要举措。两年前,圣堂镇三联村委会新塘村农民曾超进试养美国青蛙成功,那年他养殖青蛙仅1.1亩,当年纯收入就达1.6万元。尝到甜头后,第二年,他又养殖青蛙2.3亩,纯收入近6万元,并发动本村3户农民兄弟养殖,也收到颇高利润。镇积极推广他们的经验,引导村民进行养殖。新塘村40户农民中,除1户因劳力不足没养殖外,39户均养殖了美国青蛙。目前,全村养殖青蛙面积已达92亩,平均每户2.4亩,人平0.4亩,该村已成为恩平市名符其实的"青蛙村"。预计全年全村青蛙总产量200吨,按平均每斤6元计算,全村总收入可达240万元,户平均收入6万元,人平收入10000多元。在新塘村户户养殖美国青蛙的带动下,目前,全镇其他村也正掀起了养殖青蛙热潮,甚至连远在省城的两位广州老板也放弃了原来在广州的广告生意,甘愿当农民。来到圣堂长安村委会承包50多亩农田养殖美国青蛙。据统计,全镇养殖青蛙的农民共58户,总面积162亩,养殖青蛙已成为我镇农民致富的又一好途径。

为进一步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调整,促进我镇经济发展,我镇计划用三年时间调减粮食种植面积7200亩(其中调减水稻种植面积6400亩,调减旱地杂粮种植面积800亩),改种经济作物,使水稻种植面积与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比例为45:55。具体为:2000年调减水稻种植面积1400亩;2001年调减水稻种植面积2800亩,其中养殖青蛙500亩,养鳗鱼1000亩,种植蔬菜500亩,养其他塘鱼400亩,种植香蕉400亩;2002年调减水稻面积2200亩,其中用于种植蔬菜300亩,种植试管香蕉400亩,养殖青蛙600亩,养殖塘鱼900亩。2000年调减旱地面积200亩,2001年、2002年分别调减旱地面积300亩,全部用作种植优质水果。[3]

投资环境

圣堂镇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功能设施齐全,电力资源丰富,已建有11万伏和22万伏变电站各1座,电网电力正常,电力充足。镇内水资源丰富,工业、生活用水充足,恩平市自来水接驳至圣堂圩镇。通信已全部实现电话程控化。目前装机容量6000门,已开通程控电话5400门。移动电话已开通3500台,电子网络普遍使用,实现通信现代化。圣堂镇政府除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还十分重视服务质量。为方便外商投资,圣堂镇成立了招商办公室,实行“一条龙”服务,提高工作效率。

旅游资源

圣堂自然景色秀丽,旅游资源丰富,已开发歇马“举人村”,区村名堂、唐明照等名人故居、官路桥正在开发中。配套上有上规模的新华美酒店、四海明珠酒店等。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恩平市圣堂镇歇马村

历史的辉煌:

考取封建功名670多人歇马村立村距今已有近700年的历史,是名副其实的古村。在明、清两代,恩平市圣堂镇歇马村的学子考取封建功名的有670多人,其中有430人任职大小封建官吏,获举人以上功名的有285人,从九品至正二品的官员有430多人,歇马村因此成为名副其实的“举人村”。如今在歇马举人村里,尚存有7间祠堂、200多块举人石碑、清朝皇帝的圣旨石碑、八大旗杆夹及独特的“女人巷”、“励志园”、“练武石”、“皇赐马厩迹”等文物和古迹,仿佛还在诉说着“举人村”在封建科举时代的辉煌。

在封建时代,获得功名的歇马人散布在全国各地任职,其中梁元桂是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的举人,6年后的咸丰二年(1852)考取恩科进士,钦点户部主事,历任福建延平、福宁、邵武等地的知府。据《维基百科》介绍:梁元桂,为中国清朝官员,本籍广东。他于1868年(同治7年)奉旨担任台湾知府并兼任按察使衔分巡台湾兵备道,为台湾清治时期这阶段的地方统治者。令人叹为观止的是,梁元桂家族自其祖父梁君杖以下四代107名男丁中,共有81人获得功名,其中在朝廷任职的就有51人,有4人是二品大员。在近代和当代,也涌现出尼克松总统的专职飞机师梁汉一、香港著名粤剧演员芳艳芬、著名书法家梁鼎光以及香港恩平同乡会会长、知名实业家梁煜鎏等一大批杰出才俊,历史文化积淀深厚。

2005年12月19日,由香港商人冯永维先生投资的歇马举人村风景区隆重开业。从那时起,冯永维成为歇马村的“编外村民”。歇马村能跨越历史的辉煌,有冯永维一份功劳。

在2005年初,冯永维了解到歇马村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经过多次考察,决定将自己的事业定位为 “酒店、旅行社、旅游景区”的综合发展的模式。歇马举人村风景区,就这样横空出世了,并且很快就成为省内的一个旅游品牌。

歇马举人村开张后,其旅游特色和“旅游教育”的理念,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不到半年,“全国文明村”的牌子就挂进了该村,省内多间学校的“夏令营”走进了该村,省旅游局原局长郑通扬在游览该村时说:“歇马村是乡村旅游不可多得的旅游精品。”当代著名作家金敬迈被邀请为该旅游区的高级教育顾问.江门五邑300多名乡镇领导考察了该村,越来越多的“老外”踏进了该村,顺德的数十名家长专门带着子弟到该村的开笔堂“开笔”,著名歌唱家刘欢在有关专题节目上问起了该村……。随后,家庭期刊集团旗下《旅游界》杂志选定该景区举行了首发式暨歇马举人村“一举成名”征文大奖赛新闻发布会,《中学生报》与该景区合办了“中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研讨会”,省内数十家旅行社与歇马举人村签订了合作协议,《人民日报》、《南方日报》、《江门日报》等省内外30多家媒体都将镜头对准了“歇马举人村”……[4]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圣堂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形成了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学教育的教育体系。全镇有中小学校15所,其中侨胞投资兴建的有龙塘小学、湴朗小学、塘龙小学等学校。但由于各种原因,仅剩下圣堂中心小学跟香港恩平工商会三联学校两所小学。

卫生事业

务卫生诊疗环境大大改善。内外乡亲捐款300多万元续建的圣堂医院综合大楼已投入使用,华侨捐资近200万元的康复中心正在兴建中。[5]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