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圣波尼法爵」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add)
(rollbackEdits.php mass rollback)
(1 個標籤回退)
 
行 1: 行 1:
== 水災 ==
 
聖馬可廣場是[[威尼斯地理|威尼斯的地勢最低點]],所以每一次[[漲潮]]時和下[[雨|大雨]]時,威尼斯首先被水淹的地方。每下大雨時,[[雨水]]就會從[[廣場]]的排水溝直接流入[[威尼斯大運河]]。這是下雨時的理想排水渠道,但在漲潮時卻帶來了麻煩。每天[[亞得里亞海]]潮漲時,威尼斯大運河的河水同樣通過排水溝從聖馬可廣場的地下湧出,形成一潭潭的積水,每年還會出現幾次潮水鋪滿廣場甚至水淹廣場的情景。
 
 
 
[[File:圣波尼法爵.jpeg|有框|右|<big></big>[https://www.kfzimg.com/sw/kfz-cos/kfzimg/1949672/1733cf02b34edfa3_s.jpg 原图链接][https://search.kongfz.com/product_result/?key=%E5%9F%BA%E7%9D%A3%E6%95%99&status=0&_stpmt=eyJzZWFyY2hfdHlwZSI6ImFjdGl2ZSJ9&pagenum=2&ajaxdata=1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File:圣波尼法爵.jpeg|有框|右|<big></big>[https://www.kfzimg.com/sw/kfz-cos/kfzimg/1949672/1733cf02b34edfa3_s.jpg 原图链接][https://search.kongfz.com/product_result/?key=%E5%9F%BA%E7%9D%A3%E6%95%99&status=0&_stpmt=eyJzZWFyY2hfdHlwZSI6ImFjdGl2ZSJ9&pagenum=2&ajaxdata=1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於 2022年8月25日 (四) 17:24 的最新修訂

聖波尼法爵(拉丁語:Sanctus Bonifacius;英語:Saint Boniface;約680年-754年6月5日)或譯聖博義、聖波尼法、聖波尼法修、聖波尼法西斯,原名溫弗里德(Winfried),英國人,中世紀天主教傳教士和殉道者,日耳曼地區基督化的奠基人,史稱「日耳曼使徒」、「德意志使徒」。

《聖經》中的「聖人」是被神從世界中挑選、不屬世界、不沾染世俗的一般人[1]。儘管在基督教早期歷史認可聖人需要顯神跡[2]的記錄,而當代基督教也常以這點作為聖人的標準。但實際將所有信耶穌的人都稱聖,並非一些特別有異能的人。

簡介

他出生於英格蘭的德文郡克雷迪頓,公元722年出任當時法蘭克王國的美因茨教區總主教,並積極開展促使日耳曼人皈依天主教的傳道活動。他曾在崇拜陀爾神的日耳曼人面前,當眾將一顆代表陀爾神的大橡樹砍倒,以引導日耳曼人改信基督。

754年,他在弗里西亞的多克姆(今荷蘭境內)遇難。他的墓地在今德國富爾達聖救主主教座堂地下墓室。

視頻

聖波尼法爵 相關視頻

宗教極端:被宗教極端思想扭曲的人性
打擊宗教極端分子是為更好保護合法宗教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