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在傍晚落日的红色光辉中(孙文波诗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在傍晚落日的红色光辉中》是诗人孙文波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歌。

作品原文

在傍晚落日的红色光辉中,我们

的想象开始启动。一个比喻是这样产生的:

城市,巨大的狩猎场,在其中活动着

最让人胆颤心惊的猎手。不!

或许这样的想象仍然不够生动;

城市,一只老虎的胃,可以吞食任何东西。

而另一个想象,却萎缩了,它不敢

在这时出现。因为它涉及到一个人的

隐私。它把女人想象成一只豹子,

在贪婪地吞侵别人的情感。(啊!女人,

她们怎么回答应这样的比喻?)

我们的想象在这时只有带着自己出走,

去远方。哦,远方,什么样的远方才算得上远?

地球的另一面?遥远的星外系?还是

一个虚构出来的地方?说起来,

虚构应该是我们的天职,我们的前辈们,

不但虚构出了一个伟大的天堂,

而且还虚构出了我们可能的来世。

但我们当然不能像他们一样,步他们的后尘。

我们的虚构应该更加宏大,它可以

给予一只鸟人的灵魂,给予一块石头

飞翔的能力,给予一朵花在火焰中盛开的特性。

它还可以使太阳不落下去,使风雨不来,

使什么时候需要黑暗就让黑暗降临。

不过,我们不会虚构出这样的场景:

一个活着的人突然进入到死者的国度中,

目睹到死者在另一个世界的痛苦。

或者总是一种善与一种恶在较量。

我们的虚构将尽力抹去这一切,为自己

呈现一个不存在这一切的远方:而

这远方给予我们的是什么呢?给予

我们的是站在傍晚落日的红色光辉中,

突然地,心灵升起一种巨大的感动……对远方。


1996

作者简介

孙文波1956年出生,四川成都人,当代诗人,是中国少有几位从八十年代开始写诗到2000年后仍然保持旺盛创作力的实力诗人之一,而且越写越有高度。对年轻一代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

童年曾在陕西华阴农村生活,在成都读完中学,当过“知青“,服过兵役。1979年退役回到成都。现居杭州。1985年开始诗歌写作。1990年以后亦从事诗歌批评的写作。作品被翻译成英语西班牙语、荷兰语、瑞典语等多种语言,1996年获首届”刘丽安诗歌奖“。1998年6月受邀参加第29届荷兰”鹿特丹国际诗歌节“。著有诗集《孙文波的诗》(人民文学出版社)《地图上的旅行》、《给小蓓的骊歌》,文论集《写作、写作》等。 主编《中国诗歌评论》(人民文学出版社)、与萧开愚合编《九十年代》、《反对》……。2011年获首届畅语诗歌奖。[2]

他说:我个人曾经很轻率地看待过像北岛芒克舒婷这样的诗人,或者更轻率地看待过徐志摩这样的诗人,对他们的成就,或许是对他们的诗歌观念不以为然,认为有些简单和促隘,不足以体现出某种诗歌的精妙。但是,到了今天我发现那是不对的,不是一种具有历史主义态度的作法。现在我理解到存在于他们身上的写作的不足,并不是那种写作才能的大小——他们谁不是恃才傲物,觉得自己是有大才华的啊——而是文学的历史局限性。在这里面不光是形式本身的,还有着思想方法上的问题。现在,的确是现在,我需要给予他们更多地我个人的敬意。尽管这或许并不是文学内部意义上的,甚至与文学无关。不过什么又是文学内部意义上的,什么又是与文学有关的呢?而如果我说从来就没有单纯地文学内部意义上的东西存在,我是对的吗?我相信我是对的。 [3]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