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南贈宋五之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在江南贈宋五之問》是一首古詩,詩歌是中華數千年社會文化生活的縮影。
詩歌是一種主情的文學體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練,集中地反映社會生活,用豐富的想象、富有節奏感、韻律美的語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來抒發思想情感。中國古典詩詞最大的特點是含蓄,生動凝練。氣氛只用寥寥數字便可烘托,意境只需片言隻語就可表達。
“ |
井絡雙源浚,潯陽九派長。淪波通地穴,輸委下歸塘。 別島籠朝蜃,連洲擁夕漲。韞珠澄積潤,讓璧動浮光。 浮光凝折水,積潤疏圓沚.玉輪涵地開,劍閣連星起。 風煙標迥秀,英靈信多美。懷德踐遺芳,端操慚謀己。 謀己謬觀光,牽跡強悽惶。揆拙迷三省,勞生昧兩忘。 彈隨空被笑,獻楚自多傷。一朝殊默語,千里易炎涼。 炎涼幾遷貿,川陸疲臻湊。積水架吳濤,連山橫楚岫。 風月雖殊昔,星河猶是舊。姑蘇望南浦,邯鄲通北走。 北走平生親,南浦別離津。瀟湘一超忽,洞庭多苦辛。 秋江無綠芷,寒汀有白蘋.采之將何遺,故人漳水濱。 漳濱已遼遠,江潭未旋返。為聽短歌行,當想長洲苑。 露金熏菊岸,風佩搖蘭坂。蟬鳴稻葉秋,雁起蘆花晚。 晚秋雲日明,亭皋風霧清。獨負平生氣,重牽搖落情。 占星非聚德,夢月詎懸名。寂寥傷楚奏,淒斷泣秦聲。 秦聲懷舊里,楚奏悲無已。郢路少知音,叢台富奇士。 溫輝凌愛日,壯氣驚寒水。一顧重風雲,三冬足文史。 文史盛紛綸,京洛多風塵。猶輕五車富,未重一囊貧。 李仙非易托,蘇鬼尚難因。不惜勞歌盡,誰為聽陽春。 |
” |
— [唐代]駱賓王 |
詩歌表現手法
詩歌的表現手法很多,我國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傳統表現手法有「賦、比、興」。《毛詩序》說:「故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 其間有一個絕句叫:「三光日月星,四詩風雅頌」。
這「六義[1]」中,「風、雅、頌」是指《詩經》的詩篇種類,「賦、比、興」就是詩中的表現手法。
賦:是直接陳述事物的表現手法。宋代學者朱熹在《詩集傳》的注釋中說:「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也。」如,《詩經》中的《葛覃》《芣苢》就是用的這種手法。
比:是用比喻的方法描繪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劉勰[2]在《文心雕龍·比興》中說:「且何謂為比也?蓋寫物以附意,揚言以切事者也。」朱熹說:「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如,《詩經》中的《螽斯》《碩鼠》等篇即用此法寫成。
興:是托物起興,即借某一事物開頭來引起正題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現思想感情的寫法。唐代孔穎達在《毛詩正義》中說:「興者,起也。取譬引類,起發己心,詩文諸舉草木鳥獸以見意者,皆興辭也。」朱熹更明確地指出:「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如《詩經》中的《關雎》《桃夭》等篇就是用「興」的表現手法。
這三種表現手法,一直流傳下來,常常綜合運用,互相補充,對歷代詩歌創作都有很大的影響。
參考文獻
- ↑ 人文課堂 |《詩經》的「六義」是什麼意思?,搜狐,2019-09-24
- ↑ 劉勰和他的《文心雕龍》,搜狐,2019-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