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苍茫中点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在苍茫中点灯 |
《在苍茫中点灯》继 《掬水月在手》之后,《在苍茫中点灯》把作者这些年教学与咨询的管理随笔集结起来,与读者分享在闲暇时光或匆匆的商旅途中,对管理实际及生活意义探索的点滴感悟。持续的 管理研究,一方面需要自己不断的 关注变化,关注企业,另外一方面也需要回归本心,需要自己不断的关注内心,关注人性。曾经以为每个人都沉迷在物质世界的追求里,认为一个被物质文明所 惯纵的人,怎么可能有着强韧的精神?而没有强韧的精神的人,又怎样可以具有品格,又怎样可以具有“商道”呢?现在我不这样认为,人们在不断的为了摆脱物质贫困的状态,为了过上富裕生活而拼命劳作的时候,精神同样获得了富足的提升,也理解了和力行了财富的价值。因而,我也回归到本心的思考上,才有了这本小书的呈现。——录自作者自序同作者图书: 《中国企业的下一个机会》《超越竞争》《回归基本层面》
基本内容
书 名:在苍茫中点灯
作 者: 陈春花 著
出 版 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9-1
版 次: 1
页 数: 187
开 本: 16开
印 次: 1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111249948
包 装: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管理 >> 一般管理学 >> 经营管理
定价:¥25.00
推荐
就像在管理者苦恼不安的生命中点起的一盏灯,让我们有现照生命 实像、理解管理者使命和责任的活眼。
德鲁克先生的思想有 妙观察智、有成所作智、有大园镜智,向外,看见事物的本体:向内、体察人性的真实。
这种体察和观察如果能够落实,就如同在 渺渺茫茫的原野,突然看见草原尽头有一盏灯,那种感觉真的很好……
内容简介
继 《掬水月在手》之后, 《在苍茫中点灯》把作者这些年教学与咨询的管理随笔集结起来,与读者分享在闲暇时光或匆匆的商旅途中,探索管理实践及生活意义的点滴感悟。
不知道生命本身算不算是一段永恒的时光,但是能够雕刻在时光里的生命,却可以获得永恒。因为我们,这四月的香山就雕刻在时光里,生命的理解就有了一个 永恒的记忆 片断,而无数片断的衔接,就成就了永恒的生命,一如八百年的香山。
持续的 管理研究,一方面需要自己不断地 关注变化,关注企业,另外一方面也需要回归 本心,需要自己不断地关注内心,关注人性。曾经以为每个人都沉迷在 物质世界的追求里,一个被物质文明所 惯纵的人,怎么可能有着强韧的精神?而没有强韧精神的人,又怎可以具有品格,又怎可以具有“商道”呢?现在我不这样认为了,人们在不断地为了摆脱物质贫困的状态,为了过上富裕生活而拼命劳作的时候,精神同样获得了富足的提升,也理解并力行着财富的价值。
因而,我也回归到本心的思考上,才有了这本小书的呈现。
作者简介
陈春花,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广州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 北大商业评论》副主编, 广东省青年科学家协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广州工程研究院顾问。
新加坡国立大学企业管理研究生院,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南京大学商学院、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客座教授。
发表著作20多部,代表作有 《领先之道》(第四届教育部 人文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三等奖)、《超越竞争》(2007中国最佳商业作者奖)、 《中国企业的下一个机会》、 《中国管理10大解析》、《 企业文化塑造》,主编教材《 管理沟通》(国家 十一五规划教材)、《 企业文化管理》,主编“21世纪 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系列教材”(中南五省优秀教材一等奖)。近3年发表 核心期刊论文100多篇。散文集 《掬水月在手》。
曾任山东 六和集团总裁,出任多家大型 企业管理顾问。
目录
序
早餐凉了
在苍茫中点灯
无心之茶 柳绿花红
自伞自度
相遇是美
心定
信任
新奢侈主义
晋祠
王家大院
管理学教授可以贡献什么
一得一失
雕刻的时光
生命里需要一座山
美好很近路亦不远
繁华如三千东流水
花溪赋
玉石般的地方
西塘
三生有幸
风筝在天上也在心里
随风而去
天都峰
青岛的气质
南大散记
梦里萦绕千百回
夏雨
随性 随缘
读书人
人情应是关爱
得之于己
用之于世
琴棋书画
中庸之道
书摘
早餐凉了
无心之茶柳绿花红
2002年底,我一个人问自己:在将要过去的一年里,为什么自己心目中梦想的东西还是停留在梦想中?在这个时候,恰好看到《 从优秀到卓越》和 《追求卓越的激情》两本书,我知道这正是我想看到的书,也是我想做的事情。于是我决定放下教学,专心把近10年的梦想变成现实。
事实上,近10年来,中国各个领域的管理者都在反思自己的 管理方式和管理行为。而且,实践也证明,所谓的 管理理论和管理原则往往无助于他们的组织,企业到底如何发展?企业怎样才能够摆脱面临的困境?似乎是有解又无解。因为我们总是无法判断企业到底能够活多久,从历史上看,能够活到300年历史的企业已经是寥寥无几。
但是,这又何妨?想到一段“禅”:
一休 禅师的弟子 珠光创立了“茶道”,一休禅师就问道:
“珠光!你是以何种心态在喝茶呢?”
珠光回答道:“为健康而喝茶。”
一休禅师叫 侍者送来 一碗茶。当珠光捧茶在手时,一休禅师大喝一声,并将他手上的 茶碗打落在地,然而珠光依然一动也不动。过了一会儿,珠光向一体禅师道过了谢,便起座出门。
一体禅师叫道:“珠光!”
珠光回头道:“弟子在!”
一休禅师问道:“茶碗已打落在地,你还有茶喝吗?”
珠光两手作捧碗状,说道:“弟子仍在喝茶!”
一休禅师不肯罢休,追问道:“你已经准备离此他去,怎可说还在喝茶?”
珠光诚恳地说道:“弟子到那边喝茶!”
一休禅师再追问道:“我刚才问你喝茶的心得,你只懂得这边喝,那边喝.全无心得,这种无心茶到底怎么喝?”
珠光平静地回答道:“无,心之茶, 柳绿花红。”
一休禅师大喜。[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