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在飘雪的季节来看你(梁冬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在飘雪的季节来看你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在飘雪的季节来看你》中国当代作家梁冬梅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在飘雪的季节来看你

坐在急驰的列车里望着窗外,灰色的树木,皑皑白雪,纵横交错的方田。冬姑娘在一张巨幅的大白纸上随意涂抹着,画出一张美丽的素描画。晨雾笼罩的大地,村庄房屋渐渐露出了轮廓,朦朦胧胧令人陶醉,我喜欢冬的洁白而静美,同学早早在车站等我们。

带着重逢的喜悦,前往龙潭山。龙潭山位于城市东部,松花江东岸,因山上有龙潭古池而得名。龙潭山遗址公园大门,灰白色的,设计是采用汉晋望楼的形式,很有古风。

一进大门,就见广场上人们有的在闲聊;有的在抽着冰猴;有的在散步;有的在领着小孩玩耍。有几位大姐正在弄彩色条幅要组织活动。

一块石头上写着桃园三结义。几棵树高高地站在一起。桃园三结义柏树,使你不禁想起三国演义里的一些故事。

再往前走,有巨幅石雕。碑文有些看不清,记录着吉林的历史。一个石雕一个故事,穿越时空,让人在历史的长河中游荡。

前面两个红色的柱子上横着一只巨大的宝剑,剑尾是两只小鸟回头。我问:“这剑是啥意思呢?”同学也不知。我想应是一剑定乾坤。后得知这剑叫“回头双首鸟”双剑。仿汉夫余时期的出土文物。“我欲挥之东海上,劈风斩浪缚长鲸。”

广场内侧还有一个“清高宗乾隆皇帝登祭碑”,小孩儿在那儿玩耍。乾隆诗碑红色的,似竹简。石碑上,刻着乾隆皇帝的诗《哈什山》,哈什山就是现在的龙潭山。我正看着诗文,就听到一个老人在唱“大姑娘十呀十八九,小伙子二十刚呀刚出头,如锦似玉的好年华……”歌声很有韵味儿,听起来好熟,又想不起叫啥歌名了。歌声把我们吸引过来了,我问:“大爷您唱的这歌叫啥名?”大爷说:“歌名叫《要问我们想什么?》,这是一个电视剧的主题曲,《你在想什么?》”。大爷又和同学谈起了中国梦,改革开放的年代年轻人应该干什么?

刻着“海东青”三字的石头上,一只海东青站立着欲展翅飞翔。希望自己也是一只雄鹰在广阔的天空飞翔。 海东青是古肃慎(古东北)最高图腾。有“万鹰之神”,“神的使者”,“最接近神的存在”,“神选中的子民”等含义。这里的神指的是,肃慎文化的最高神,天神之母阿布卡赫赫。在神话中海东青是一个浑身燃烧着巨大光、火和热,挥舞着巨大翅膀永不停歇,永远怒翅飞翔的鹰神形象。根据《山海经》记载,很有可能是肃慎地大荒之中的九凤,后世海东青形象渐小,是海冬青世俗化的结果。今天我们看到的海东青,是满族人民用于狩猎的猎鹰。中文标准名称矛隼。海东青是正义光明无私的一位神。也代表着吉林人民的勇敢无私光明正义。

我们又往前走了上了台阶,又是一巨幅石雕画。是乾隆东巡吉林时的画面,栩栩如生。仿佛看到了那个隆重的场面,在这照了几张相,跟历史合个影。

一个路口,门形的横梁上写着“御道”。旁边石碑上有御道的简介。“清乾隆十九年高宗乾隆皇帝登临尼什哈山(今龙潭山)见山高陡峭,绿树浓荫,并在此停骑下马,小憩之后,乾隆皇帝率皇子及百官步行登山,以示对龙潭及太祖努尔哈赤避难神树的崇敬。” 我们几个调侃着说:“咱也走走御道,沾点灵气!升官发财!”踏上石阶,走上御道。我们走上了盘山道,有几个人没走盘山道,直接爬山,我也想爬山心里痒痒的。绕过弯道,爬山过来的那几位竟走在我们前面了,爬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今天天不冷,风儿轻抚着我们的脸,偶尔见到树林中有几只鸟在飞翔,鸟儿给山林带来了灵动。我的心儿也会跟着它飞扬。

路边前面有两个人在聚精会神地照相,我也凑过去一看。哇!红果,千里冰封的树林,高高的树上硕果累累。白雪映衬下显得那么耀眼,似一颗颗红宝石挂在树上,顿时给大山带来了美丽的色彩。我高兴地喊:“快来看,这有红果。”同学都过来看,都说真漂亮。蓝天、白雪、树木、红果、苍茫的大地,组成一副美丽的画卷。

我特意在雪地走着,我喜欢听雪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就像雪儿在弹奏乐曲,令人心儿颤。往山下望,我就象站在树尖上,有的树上还挂着枯黄树叶,似冻僵了的蝴蝶。

覆盖着白雪的台阶,有成串的红果还有单个的,还有被踩碎的果,有红色的果汁印在雪地上。红果的心被碾碎了,心在滴血。我仿佛听到了红果的哭泣声,真令人有些伤感。红果若是不落在台阶上,它的命运就不会如此。“零落春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远远看到在白雪地上一个红色的亭子是那么耀眼。我们几个在这照张相,正好一轮红日,爬上了山岗露出了笑脸,发着刺眼的光芒。一会儿又藏了起来,一会儿又出来,好像在跟我们捉迷藏。红日、白雪、红亭、高山、树木,组成一副美丽的画卷,令人如痴如梦。“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透过树木缝隙隐约看到粉红色的雾,很吸引人,我们爬了上来。往下望,“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很惬意!一个大树上面系着红布是人们祈福用的。我跟同学在这照了合影,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寓意的地方。它会带给我们吉祥快乐!

在山上我拍到高高的树上有绿色的鸟窝儿。我下来时高兴地说:“你们快看,猜,我拍到了什么,看绿色鸟窝。”同学高兴地说:“真的是绿色鸟窝,奇怪呀,这鸟窝的树枝咋这么绿呢?”我仔细看鸟窝,还有树根,似一个小树长在枯树枝上,是别的树的种子,在这发芽了吗?

我们站在路上见 一座牌坊,写着,“挹娄泽洽”。龙潭山又称作尼什哈(满语的意为,“小鱼”山。)这个牌坊,曾悬有1891年(清光绪17年),清德宗皇帝御书,“挹娄泽洽”匾额。现在挂的是仿写的,小心翼翼地走下台阶。

龙潭位于山的西北最低洼处,由石砌成阶路送你到潭边。龙潭是一处由泉水形成的潭,俗称“水牢”,潭呈长方形,是1500多年前高句丽北疆古城堡的贮水池。离水牢近250米,有一圆形石砌的深坑,俗称旱牢,是高句丽时期古城储存军需物资的地窖。 龙潭四周,以花岗石条垒砌成长方形东西长52.8米,南北25.7米,水深约10米水深而碧,无涨无落,终年不涸。 石碑刻着红色“龙潭印月”四个字,碑旁有一棵大柳树,柳枝垂下来,似一个守护神。潭四周用大理石柱子与铁锁链围成。山上有很多树,树林中有台阶通往山上,曲径通幽。远望灰色、红色、灰黄色的树、雪白潭面组成一幅美丽的画,似不小心多点了红色的墨。你想象若是在夏日,月亮倒印潭中该是多么迷人。 龙潭白雪覆盖着潭面,似一个用白纱遮脸,穿着白色纱裙的新娘。雪地里落着几片树叶,似撒在新娘身上的礼花。明年春天,掀开它的盖头,将给人以美丽和惊喜。 龙潭总是充满着神秘的色彩。

旁边的石碑上刻着它的历史,龙潭在龙潭山顶之低洼处,水清树碧,故而乾隆皇帝赞誉其“天池”,游览龙潭山时曾写下“天池澄澈万山巅”之诗句给人们留下许多神秘,民间风传,其中曾囚有孽龙,被铁链锁在。潭畔大树之上……龙潭印月是自清以来,就是吉林省老八景之一。“龙潭印月”指的是满月投映在水中的幽美景色。

有资料揭开龙潭神秘的色彩。 龙潭山水牢形成于1500年,1600年前是生活在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修建。当时中原地区是晋朝,东北地区尚末得到大规模开发。当时这里的少数民族喜欢使用巨石来建造宫殿等建筑。现在公园里留有的旱牢,山城遗址也都是由巨石堆砌。 水牢的学位非常稳定,无论旱涝,这里总是维持在差不多的高度,这跟水牢的地势构造有关。 水牢虽然在山上,但是深约十米附近地势较高,且树木众多。土中的水可以渗透其中,所以大旱之年水位也能保持较高水准,另外,在北侧堤坝附近有一个泄水洞,雨季到来的时候,积水可以排出。 水牢名字中有个“牢”是否真的是囚禁犯人的监牢呢?“当时这里的人平时在山下农耕为生,战时则全族上山。他们用旱牢来囤积粮草,水牢来储存饮水去。当时的松花江河道并不靠近龙潭山,所以军队战马居民在战时都靠水牢供应水源。民间风传水牢用以困人,此事没有任何文件资料记载的。 50年代90年代重修,水都没抽干,这次抽了8天8夜,水抽干了,潭底只有鱼,而且只是鲫鱼,最大只二两多。 “重新修水牢,除了将坍塌的堤坝砌好外,还将在岸边甬道设立钻孔压浆桩。”这些桩其实是水泥柱,深度达到地下七米多,每隔六百毫米打一个,打两排。水泥柱用钢筋连接就跟盖房子打地基差不多原理,另外护坡处也会打两排这种柱子。水泥柱的用途主要是防止山土移位及雨雪水冲刷 。至此解开水牢不溢不涸之谜。

来到 龙凤寺, 门口有棵大树,据说也是一棵神树。我与同学亚贤拜了拜妈祖的像,亚贤离开。我继续前行来到观音殿,观音店匾额上写着“福佑大东。” 清乾隆时建的观音堂、龙王庙、关帝庙,统称龙凤寺。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八月初九,清高宗皇帝爱新觉罗弘历,东巡吉林时,曾游览了龙凤寺,龙潭。并在观音堂正殿书写了“福佑大东”牌匾,并封一棵二十多米高,挺直无曲的黄婆罗树为神树,此后每年春秋两季驻吉林的文武百官,在吉林将军率领下都要到龙潭山祭祀“龙潭”与“神树”。民国年间,神树萎残凋谢了。 我很虔诚地在观音堂、龙王庙、关帝庙拜了拜,祈祷保佑我们平安快乐!心想事成!

匆忙走下去,下来时北京同学的朋友要来看他,我们只好往回走了。没能登上南天门,还是很遗憾的。前面的树林间一抬头我又见到树上有好几个绿色的鸟窝,上面好像有红色的小果。我高兴地说:“快看呀,那鸟窝上怎么还有红色的小果呢?”亚贤说:“他们也看到了,总看到,鲲鹏一琢磨是挂在树上的灯,晚上在下面看的是个龙的形状。夜晚远观龙潭山,山就像一条闪着金光的巨龙腾空而起,令整个龙潭山带着神秘而迷人的色彩,令人遐想。

在一片平整的雪地上,有几只马的塑像,有的低头吃草,有的在回头嘶叫,有的奋蹄疾奔,有个人骑在马上。此景把你的思绪拉得好长。“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一棵粗壮的大树,斜长着。似一个累弯腰的老人,经历了多少风霜雪雨,油然升起深深的敬意!林海雪原中,有的树上还落着积雪,雪儿紧抓着树枝撒着娇,风儿奈我何?“不见柳树春,徒见桂枝白。”令你心旌荡漾。在这儿照了许多像,把快乐定格在那一刻!

我穿着过膝的长靴,决定往山上爬,体验爬雪山的感觉。同学关切地说:“一定要小心”。有些滑,地上的雪松松软软,索性坐在雪地上抚摸着雪地的脸,爱的暖流在心中涌动。雪弄了我一身,站起来时我的靴子里面有许多的雪,细碎的雪面似小小的银星星,不忍心将它抖落。我开心地笑着。那一刻,你可以忘掉世间的一切烦恼,你眼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纯净而美丽。雪无私素洁高雅,净化人们的心灵。我站在雪地里抱着大树,让他们给我抢个影。继国说:“冬梅抱着大树,好像要把树连根拔起似的。”逗得我们哈哈笑。笑声藏进了雪地里的脚窝,雪花也偷偷地笑着。

龙潭山山城是高句丽时期的古城,龙潭山城早已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吉林省名胜风景区,龙潭山就是因龙潭山城和城中龙潭的传说而得名的。“神树庇佑清太祖,乾隆御口封神树”等美谈。 高句丽城,城墙凭借山势沿山脊,夯土碎石筑成,城墙最高处十米,最矮处一米,城垣上宽宽一只两米,基宽十米左右,周长二千三百九十六米,山城正南和正北各有一门,东西高处有望台。

龙潭山山城是高句丽时期的,是高句丽文化典型的山城遗址。其中高句丽文化依山建城的习惯,与山城同时代的望台蓄水池(水牢),山中出土的红陶绳纹瓦等。既有西团山的文化堆积,也有夫余族的文化堆积,还用高句丽文化的堆积。

高局丽族起源自夫余族,是发源于我国东北境内的少数民族,后分散于四方。事实证明高句丽文化是我国东北少数民族文化的一支。我们追溯历史,西团山夫余文物出土于地下,高局丽古山城遗址就在山上。

望着眼前的残墙断垣,令人不禁感慨万千。追溯历史,金戈铁马,物是人非。“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岁月的沧桑,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现在又有几人能记得?不变的只有龙潭山。龙潭山会亘古永存,与日月同辉!

下山时见几个游人在那儿看,我也过去看,原来是在看断岭的碑文。 “断岭”上山道路所通过之处,当年并非龙潭山城之城们,据《永吉县志》记载,清代民间风传,龙潭山城遗存沿山岗逶迤起伏,蜿蜒若龙。帝王风水之兆,此风传至京师清廷,胜清钦天监奏予皇帝,请将山城之龙脉从中截断。帝王之兆岂能容之,清帝乃吉林将军派满洲八旗兵将古城墙从中截断,以除改朝换代之厄。此古城中断之处,人们俗称“断岭”

山道人多了,有上山有下山的,远远望见红色的牌楼,牌楼写着“雨旸时若”。旸,太阳出来了。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下山容易上山难,路有些滑,同学几次险些滑倒。龙潭山留着我深浅不一的脚印,象我走过的人生路一样。龙潭山之行是我人生旅途中的一个小插曲,它将永远印在我的记忆胶片上。

两个大人领着小女孩儿拉着滑雪车,我对小女孩儿说“给你拍了个照”。小女孩奶奶说“快让奶奶给照张相吧”。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称自己奶奶,真有些小高兴,感叹岁月的无情,也许到了该当奶奶的年龄了。女孩高兴地让我照一张像,露着甜甜的笑容,快乐感染着我,多么天真可爱的孩子,仿佛自己的心也变得很年轻了。

我拍江城晚报读者林石碑时一缕阳光照射过来,虽然冬日阳光有些清冷,但是心里还是暖暖的。 树林中的苍松翠柏,给人以向上的力量。“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小的松树就像一棵棵圣诞树,圣诞老人送你的一份礼物,带给你快乐和幸福。门口的树林间还有一些健身器材,让你时刻不忘强身健体,一路说笑着来到了大门口。

在龙潭山门口照了张合影,龙潭山有太多的历史故事,蕴含着厚重的历史文化,这是一个很好的旅游观赏地,它可增加见识,开阔视野,促进友谊,愿友谊之树常青!龙潭山,我会再来看你![1]

作者简介

梁冬梅,女,笔名海阔天空。《西南作家》杂志签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