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地板砖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地板砖

地板砖,又称地面砖一种地面装饰材料。用黏土烧制而成。规格多种。质坚、容重小,耐压耐磨,能防潮。有的经上釉处理,具有装饰作用。多用于公共建筑和民用建筑的地面和楼面。

基本内容

中文名:地板砖

瓷砖规格:300,400,500,600,800

外文名:floor tile

主要特点

在众多的地面装饰材料中,地板砖成为消费者的首选。因为它具有质地坚实、便于清理、耐热、耐磨、耐酸碱、不渗水等优点。在选择地板砖方面,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是否防滑。

要根据个人的爱好和居室的功能要求以及实地布局,可从地板砖的规格、色调 、质地等方面进行选择。

在挑地板砖时应把好质量关,挑砖时,可以通过轻轻敲击来看其烧结强度,声音 清脆而不混浊的,说明其烧成温度高,质量好。

另外,还应注意表面是否有小麻点:可用硬物在釉面刻划,若无痕迹留下,说明水晶面的质量很高,而质量高的水晶面防滑程度是好于普通通体砖的。

相关分类

地板砖的品种有通体砖、釉面砖、通体抛光砖瓦、渗花砖、渗花抛光砖等,这些地板砖不是都防滑,特别是家中有老人和孩子的,在购买时一定要做一下防滑测试,以免出问题。常见地板砖有:全抛釉砖,玻化砖、抛光砖、亚光砖、釉面砖、印花砖、防滑砖、特种防酸地砖。

生产流程

原料(粘土\添加剂)----- 球磨-------均浆------喷雾干燥------粉料仓(陈腐)------压制(成型)------干燥窑(蒸发水分.100℃左右)----施釉线(喷雾机与印花机)----烧成窑----辊道窑----抛光、打蜡----分级。

铺设方法

地板砖有两种铺法,一种是干铺,一种是湿铺。两者的区别在于:

1、干铺其实是铺大理石的方法,1:3的水泥砂浆,手捏成团,落地开花。干铺的空鼓可能性比较低,也比较节约,节省工期,但干铺的沙浆厚度比较大(3~4cm),客厅里如用的是大规格砖可采用干铺。

2、湿铺是直接拿水泥抹在砖后面,然后直接铺在墙上或地面,墙面铺瓷砖都用湿铺,小块砖和地面平整度较好的话用湿铺比较好,能节约地面厚度。

3、两种铺法的质量是相同的,选用何种方法要看具体情况(一般泥工做出的铺法决定都是正确的。)一般厨房与卫生间都是用湿铺,客厅可干铺。干铺地面砂浆需要一定厚度(至少3~4cm),厨房地面厚度肯定不够,要湿铺。

相关问题

空鼓的问题及检测

首先要知道空鼓怎么造成的,因为墙面砖有着较高的含水率,在粘贴时必须考虑到它的这一特性。贴砖前基层应充分浇水湿润,瓷砖也应在水中浸泡至少20分钟后充分阴干方可使用。否则,砂浆中的水分被干燥的基层和瓷砖迅速吸收而快速凝结,会影响其粘结牢度,墙砖会从水泥里吸收水分,使水泥无法起到粘贴剂的作用,造成水泥砂浆脱水,影响其凝结硬化,发生空鼓、起壳等问题。[1]

等瓷砖干透,用橡皮锤,随机巧击砖面,各个地方都敲敲,听声音就很容易听出下面有没有空鼓,多敲几下准没错。

选购特征

建筑瓷砖是紧紧围绕着房产的伴生耐用消费品,因此在消费的时候就呈现出非常典型的不动性消费特征,也就是说,一般人的建筑瓷砖消费一旦形成购买并铺贴好,那么不到万不得已,是通常不会轻易更换的。甚至直到这个房屋易主才会重新装修。如:转手销售、搬迁、儿女婚嫁重新装修等等。它又是一种爆发式、集中式的消费。“爆发式”消费是指没需求的时候,不怎么关注,对价格的敏感度很低有需求的时候则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关注,对价格的敏感度在短期内会很高,并且消费的时候是集中式的,通常是在短短几天内购齐。

据调查,在建筑瓷砖消费中,价格、花色是产品本身对消费者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购买瓷砖时,价格往往成为第一敏感因素,消费者一般会采取“量入为出”的消费态度在同类价格前提下,花色选购成为第一敏感因素同时,在价格相差不是很大的情况下,消费者愿意为自己中意的花色而承受部分购买成本的增加。

其他影响因素有:在产生购买需求后,消费者会主动接触相关信息,周围人群的口碑介绍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消费行为谨慎且受设计、施工等中间环节的影响;当消费者带着自己头脑中的瓷砖信息来到建材市场后,经过比较,进入“临界购买”状态,终端产品展示及销售人员的专业推介,往往能起到“临门一脚”的作用。

中高档瓷砖购买和竞争过程中则有六个胜败攸关的因素:经销商、服务、花色、价格、终端展示、品牌印迹;品牌印迹的构建来源于持续的沟通、传播与销售、服务、创新;终端展示主要体现在三点:终端环境、产品组合、专业介绍与推荐。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国内消费者普遍偏重于无缝拼贴,并注重铺贴的整体效果。如果房间的面积较大,大尺寸的瓷砖能够营造豪华大气的氛围。

产业分布

1、佛山:国内最大的建筑陶瓷以及地板砖产区,陶瓷砖产量大约占到全国产量的50%。

2、山东淄博:建筑陶瓷生产企业有100多个,年生产能力为8亿平方米以上,是全国三大主产区之一。[2](附近还有龙口、德州两个低温釉产区)

3、夹江:中高档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

4、泉州:是福建陶瓷的大区,已诞生了近1000家建筑陶瓷企业。

5、福建德化:德化有陶瓷企业集团23家,1100多家民营陶瓷企业。

6、潮州市:中国日用陶瓷出口之乡。(现有建卫陶瓷企业67家,技术基础成熟,成长性较好)

7、杭州临安、苏州吴江:华东区建筑陶瓷主产区

8、河北唐山:华北建筑陶瓷基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