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地理图碑

地理图碑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中文名称: 地理图

所属朝代: 南宋

类别: 历史

碑刻《地理图》是现存宋代碑刻地图之一,系南宋全国性地图。[1]

目录

历史介绍

黄裳绘,宋纯佑七年(1247)王致远刻石,民国年间拓印。一幅,图纵108厘米,横98厘米。

原图是作者黄裳向嘉王赵扩进呈的八幅图之一,约绘制于南宋绍熙元年(1190)。绘制并进献此图的目的是使嘉王披图则思祖宗境土半陷于异域而未归,借以唤起不忘北部半壁江山,实现祖国统一的信念。原图后被浙江永嘉县人王致远在四川获得。南宋淳佑七年(1247)王致远在任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公事时,在苏州将图刻于石上,以利永传。其碑石宽104厘米,长220厘米,无碑额。全碑除下部图、文交界处有断裂,图中部有局部磨损外,大体保存完好,现存江苏省苏州碑刻博物馆(文庙)。

主要内容

《地理图》,无画方,比例尺约为1:2500,000绘图范围:北到黑龙江长白山,西至玉门关,南到海南岛,东达中国近海。图上表示了南宋的路、宋、军、州等行政建置,计430处,所有府、州名称刻成阴字,均加方框。路名刻成阳字,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地名不加框。山岭注记均以方框括之,约有180座。河流名则以椭圆形符号括出,注有78条。湖泊27处,山隘24处,山岭、森林和长城用形象符号表示,在居庸关长城之北绘有一片林木,并加注"平地松林广数千里"。黄河中游的大湾和山东半岛绘画得比较正确,接近今天测绘地图的水平。对长江上游岷江以上的上游,向南再向西画出了很长一段流程,说明对长江真正源头的了解已超过其它宋代地图。总之,黄河、长江自发源至入海口的河道均是宋代流经的正确河道。在图的边缘处还加注了一些政治地理方面的注词。如在西北部标有:党项、夏国、回鹘、沙陀、龟兹、鞑靼界、佛顶林衙等名和"契丹遗族奔避于此"等词句。在东北部注有:"高丽、新罗、女真、渤海四属之地。"在西南还标有:铜柱、马援立、欢下都督曰南郡,去京六千七百里,县四。图上标注这些内容之目的,是将此作为整体内容的一部分,使观图者在某种程度上引起"故国疆土今入异国"的黍离之情,达到以图激励斗志的目的。宋代全国性地图传世数量较少,绘画如此详细的地理图,可以说反映了距今七百六十三年前我国绘制地图的技术水平,是一幅具有高度历史价值的珍贵文物。

参考来源

  1. 苏州文庙 个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