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禪的好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坐禪的好處,對於坐禪的養生,歷代高僧大德都進行了總結。概括起來,從坐禪的方式上講,它有如下好處:
原文
靜坐
靜坐是坐禪的初級階段,對於未受三歸五戒(一三歸,即歸依佛、法、僧三寶;五戒,·即不殺生、不諭盜、不邪注、不妄語、不飲酒)的普通人來說,靜坐不失為一種理想的自我療法。它簡單易行,並且隨意,無須證慧。只要環境安靜、身心放鬆,就能達到靜坐的功效。
靜坐主要是讓大腦得到休息,使精力得到恢復。靜坐時,心內無念,心平氣和,因而全身氣血暢通,體內各系統能夠順利發揮作用,靜坐更能鍛煉真氣,扶正驅邪,內煉神氣,外鍊形骸,從而提高防禦能力。上班族在上班前和下班後若能靜坐十分鐘,則能夠緩解工作壓力,提高工作效率。少林藥局認為一般人每天靜坐十分鐘,則能舒緩身心、調和氣血、疏通經絡,對胃腸病、高血壓、內分泌等慢性疾病的防治十分有效。
呼吸
修習禪定以練習呼吸為入門功夫。坐禪一般採用腹部呼吸法,因為腹部的肝和脾藏有人體總血量的三分之一,當心臟的血液不足時,腹部的血液就進入循環系統。採用腹部呼吸,可以主動將腹部的血液利用起來,使循環系統的血液量增加一倍,從而使姜縮的細胞組織重新健全。
對於初習禪定之人,則一般採用胸式呼吸法。若採用胸式呼吸法,在一呼一吸之間,我們吸入了氧氣,呼出二氧化碳,完成了血液循環的過程。通過多次這樣的血液循環,我們體內的血液就會得到澄清。據統計,通過呼吸運動澄清的血液一天可達一萬五千餘斤。
止觀
隋代智額大師在《修習止觀坐禪法要》中總結了九種方法:繫心於臍,能治百病;意守丹田,可調理胸悶、肩背疼痛、厭食、咳喘等疾;繫心於兩腳之間,可治癒頭痛、唇熱、疙疹、耳聾等病;知息出,可治消化不良、腹痛痢疾等症;知息入,可治身體虛弱、肢體疼痛等症,等等。
同時,將觀想與呼吸結合,可以有「十二種息」、「六種氣」,也能治療各種病症。
所謂「十二種息」,是指:上息,觀想氣息上行到鼻端,可治情緒低沉;下息,觀想氣息下行至腳尖,可治虛懸等病;焦息,觀想腹中有如火燒,可治腹脹;滿息,觀想氣息遍布全身,可治憔悴瘦弱之病;增長息,觀想自己吸入了生命物質,可增強體質;滅壞息,觀想病隨氣呼出,可散諸陰膜;冷息,觀想吸入了冷氣,可治熱病;暖息,觀想吸入了暖氣,可治冷證;』沖息,氣流剛猛,可治腫毒;持 息,屏住呼吸,可治煩躁;補息,觀想吸入之氣能補養身體,可治虛乏;和息,調和氣息,可使心情安寧。而「六種氣」的觀想之法則可以強健臟腑,治療內臟諸病。另外,坐禪時集中心念,止於足底,一心不亂,可以治身體諸病。[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