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埃德加·斯诺」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行 2: 行 2:
 
| 姓名    = 埃德加·斯诺
 
| 姓名    = 埃德加·斯诺
 
| 圖像    = [[File:埃德加·斯诺.jpg|缩略图|居中|[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5/221/165.jpg 原图链接]]]}}
 
| 圖像    = [[File:埃德加·斯诺.jpg|缩略图|居中|[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5/221/165.jpg 原图链接]]]}}
[[埃德加·斯诺]] (Edgar Snow,1905.7.11 —1972.2.15 )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美国著名记者。他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 北平 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抗日战争爆发后,又任《每日先驱报》和美国《星期六晚邮报》驻华战地记者。1942年去中亚和苏联前线采访,离开中国。新中国成立后,曾三次来华访问,并与[[毛泽东]]主席见面。1972年2月15日因病在瑞士日内瓦逝世。遵照其遗愿,其一部分骨灰葬在中国,地点在北京大学未名湖畔。<ref name="网络词汇大全">{{cite web |url=https://7195.net/m/y7nFtQ.html |title=埃德加斯诺(美国记者)| accessdate=2019-09-30}}</ref>
+
[[埃德加·斯诺]] ('''Edgar Snow''' ,1905 年7月11日 —1972 年2月15日 )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美国著名记者。他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 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抗日战争爆发后,又任《每日先驱报》和[[ 美国]] 《星期六晚邮报》驻华战地记者。1942年去中亚和苏联前线采访,离开中国。新中国成立后,曾三次来华访问,并与[[毛泽东]]主席见面。1972年2月15日因病在瑞士日内瓦逝世。遵照其遗愿,其一部分骨灰葬在中国,地点在北京大学未名湖畔。<ref name="网络词汇大全">{{cite web |url=https://7195.net/m/y7nFtQ.html |title=埃德加斯诺(美国记者)| accessdate=2019-09-30}}</ref>
 
==履历==
 
==履历==
 埃德加·斯诺1928年离开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来到中国,在上海任《密勒氏评论报》助理主编,以后又任《芝加哥论坛报》、伦敦《每日先驱报》驻东南亚记者。他踏遍[[中国]]大地进行采访报道,“9·18”事变后曾访问东北、上海战线,发表报告通讯集《远东战线》。在上海,他见到了宋庆龄和[[鲁迅]],引发了他对记录中国人民苦难与向往的中国新文艺的兴趣,后来他对[[萧乾讲]],“鲁迅是教我懂得中国的一把钥匙”。他庆幸自己能在上海结识鲁迅先生和[[宋庆龄]]女士,他是在他们的指引下认识中国的。
+
 埃德加·斯诺1928年离开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来到中国,在上海任《密勒氏评论报》助理主编,以后又任《芝加哥论坛报》、[[ 伦敦]] 《每日先驱报》驻东南亚记者。他踏遍[[中国]]大地进行采访报道,“9·18”事变后曾访问[[ 东北]] [[ 上海]] 战线,发表报告通讯集《远东战线》。在上海,他见到了[[ 宋庆龄]] 和[[鲁迅]],引发了他对记录中国人民苦难与向往的中国新文艺的兴趣,后来他对[[萧乾讲]],“鲁迅是教我懂得中国的一把钥匙”。他庆幸自己能在上海结识鲁迅先生和[[宋庆龄]]女士,他是在他们的指引下认识中国的。
  
1932年圣诞节,斯诺与海伦·福斯特·斯诺(Peg snow,即Helen Foster Snow,1907—1997)在[[东京]]美国驻日本使馆举行婚礼,后游历日本、东南亚、中国沿海一带。1933年春天在北平安家,住址在东城盔甲厂胡同13号。1934年初,斯诺以美国《纽约日报》驻华记者身份应邀兼任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为教书方便,他在海淀镇军机处4号院购买了一处住宅,位置在现在北京大学西南门一带,坐西朝东,有一个黑色铁栅栏门,这原是一位燕大出身的银行家的房子,中西合壁式,宽敞的院子里种有果树、竹子,还有一座小型游泳池,位置就在现在北大西南门外的海淀路上。因为坐落在海淀台地之上,可以远眺颐和园和西山风景。斯诺和夫人非常喜欢燕京大学的美丽风光,说:“它的一部分占了圆明园的旧址,保持了原来的景色,包括花园一般的校园中心那个可爱的小湖(即未名湖)。”
+
1932年[[ 圣诞节]] ,斯诺与海伦·福斯特·斯诺(Peg snow,即Helen Foster Snow,1907—1997)在[[东京]]美国驻[[ 日本]] 使馆举行婚礼,后游历日本、东南亚、中国沿海一带。1933年春天在北平安家,住址在东城盔甲厂胡同13号。1934年初,斯诺以美国《纽约日报》驻华记者身份应邀兼任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为教书方便,他在海淀镇军机处4号院购买了一处住宅,位置在现在北京大学西南门一带,坐西朝东,有一个黑色铁栅栏门,这原是一位燕大出身的银行家的房子,中西合壁式,宽敞的院子里种有果树、竹子,还有一座小型游泳池,位置就在现在北大西南门外的海淀路上。因为坐落在海淀台地之上,可以远眺颐和园和西山风景。斯诺和夫人非常喜欢燕京大学的美丽风光,说:“它的一部分占了圆明园的旧址,保持了原来的景色,包括花园一般的校园中心那个可爱的小湖(即未名湖)。”
  
 
 斯诺热爱中国,热爱海淀。他努力学习中文,还请了一位满族老先生指导,他认为“海淀的居民成分复杂,但他们都操优美的[[北京]]话,因此,这里是外国人学讲中国话最理想的地方”。来北平之前,他就接受鲁迅先生的建议,编选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集《活的中国》,想通过小说来向西方揭示中国的现实。到燕大后,他又请在新闻系读书的萧乾和英文系学生杨缤(刚)一起进行编译。他在编者序言中认为中国的新文艺运动既不是钻象牙之塔,也不是茶余饭后的消遣,而是同人民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同人民为民主与自由的斗争分不开的。1936年此书出版。
 
 斯诺热爱中国,热爱海淀。他努力学习中文,还请了一位满族老先生指导,他认为“海淀的居民成分复杂,但他们都操优美的[[北京]]话,因此,这里是外国人学讲中国话最理想的地方”。来北平之前,他就接受鲁迅先生的建议,编选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集《活的中国》,想通过小说来向西方揭示中国的现实。到燕大后,他又请在新闻系读书的萧乾和英文系学生杨缤(刚)一起进行编译。他在编者序言中认为中国的新文艺运动既不是钻象牙之塔,也不是茶余饭后的消遣,而是同人民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同人民为民主与自由的斗争分不开的。1936年此书出版。
行 12: 行 12: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斯诺在北平南苑目睹了中日战争的开端。他在参加日军召开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大声质问:“为什么要在中国领土上进行军事演习?为什么借口士兵失踪动用大兵?为什么侵略者不撤兵回营,反叫中国守军撤出宛平?”斯诺这一连串的问题,问得日军新闻发言人狼狈不堪,无法正面回答,只得仓促宣布记者招待会结束。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斯诺在北平南苑目睹了中日战争的开端。他在参加日军召开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大声质问:“为什么要在中国领土上进行军事演习?为什么借口士兵失踪动用大兵?为什么侵略者不撤兵回营,反叫中国守军撤出宛平?”斯诺这一连串的问题,问得日军新闻发言人狼狈不堪,无法正面回答,只得仓促宣布记者招待会结束。
  
9月末,斯诺在上海目睹了八一三事件。在报道中,斯诺称赞这场战争是“伟大的表演”,中国人所表现出来的勇敢和军事技能,是许多人所没有料想到的。
+
9月末,斯诺在[[ 上海]] 目睹了八一三事件。在报道中,斯诺称赞这场战争是“伟大的表演”,中国人所表现出来的勇敢和军事技能,是许多人所没有料想到的。
  
 
 接着,斯诺沿着日军在中国的侵略战线,横越中国国土,去了[[汉口]]、[[重庆]]、西安,并再一次去延安,撰写了一系列的新闻报道。在汉口,他为中国工业所遭到的破坏而痛心:“最令人气馁的是中国在各处所犯的同样的错误,那就是没有把工业企业和有技术的工人加以改组和撤退,而在放弃南京、汉口两座战略城市之前,又没有作出巨大的努力使两个城市不致变成敌人的战争基地。日本利用了掠得的资源和工厂,把侵略更深一步向内地推进。”
 
 接着,斯诺沿着日军在中国的侵略战线,横越中国国土,去了[[汉口]]、[[重庆]]、西安,并再一次去延安,撰写了一系列的新闻报道。在汉口,他为中国工业所遭到的破坏而痛心:“最令人气馁的是中国在各处所犯的同样的错误,那就是没有把工业企业和有技术的工人加以改组和撤退,而在放弃南京、汉口两座战略城市之前,又没有作出巨大的努力使两个城市不致变成敌人的战争基地。日本利用了掠得的资源和工厂,把侵略更深一步向内地推进。”

於 2021年2月14日 (日) 20:45 的最新修訂

埃德加·斯諾

埃德加·斯諾Edgar Snow,1905年7月11日—1972年2月15日)生於美國密蘇里州,美國著名記者。他於1928年來華,曾任歐美幾家報社駐華記者、通訊員。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諾同時兼任北平燕京大學新聞系講師。1936年6月斯諾訪問陝甘寧邊區,寫了大量通訊報道,成為第一個採訪紅區的西方記者。抗日戰爭爆發後,又任《每日先驅報》和美國《星期六晚郵報》駐華戰地記者。1942年去中亞和蘇聯前線採訪,離開中國。新中國成立後,曾三次來華訪問,並與毛澤東主席見面。1972年2月15日因病在瑞士日內瓦逝世。遵照其遺願,其一部分骨灰葬在中國,地點在北京大學未名湖畔。[1]

履歷

埃德加·斯諾1928年離開密蘇里大學新聞學院來到中國,在上海任《密勒氏評論報》助理主編,以後又任《芝加哥論壇報》、倫敦《每日先驅報》駐東南亞記者。他踏遍中國大地進行採訪報道,「9·18」事變後曾訪問東北上海戰線,發表報告通訊集《遠東戰線》。在上海,他見到了宋慶齡魯迅,引發了他對記錄中國人民苦難與嚮往的中國新文藝的興趣,後來他對蕭乾講,「魯迅是教我懂得中國的一把鑰匙」。他慶幸自己能在上海結識魯迅先生和宋慶齡女士,他是在他們的指引下認識中國的。

1932年聖誕節,斯諾與海倫·福斯特·斯諾(Peg snow,即Helen Foster Snow,1907—1997)在東京美國駐日本使館舉行婚禮,後遊歷日本、東南亞、中國沿海一帶。1933年春天在北平安家,住址在東城盔甲廠胡同13號。1934年初,斯諾以美國《紐約日報》駐華記者身份應邀兼任燕京大學新聞系講師,為教書方便,他在海淀鎮軍機處4號院購買了一處住宅,位置在現在北京大學西南門一帶,坐西朝東,有一個黑色鐵柵欄門,這原是一位燕大出身的銀行家的房子,中西合壁式,寬敞的院子裡種有果樹、竹子,還有一座小型游泳池,位置就在現在北大西南門外的海淀路上。因為坐落在海淀台地之上,可以遠眺頤和園和西山風景。斯諾和夫人非常喜歡燕京大學的美麗風光,說:「它的一部分占了圓明園的舊址,保持了原來的景色,包括花園一般的校園中心那個可愛的小湖(即未名湖)。」

斯諾熱愛中國,熱愛海淀。他努力學習中文,還請了一位滿族老先生指導,他認為「海淀的居民成分複雜,但他們都操優美的北京話,因此,這裡是外國人學講中國話最理想的地方」。來北平之前,他就接受魯迅先生的建議,編選中國現代短篇小說集《活的中國》,想通過小說來向西方揭示中國的現實。到燕大後,他又請在新聞系讀書的蕭乾和英文系學生楊繽(剛)一起進行編譯。他在編者序言中認為中國的新文藝運動既不是鑽象牙之塔,也不是茶餘飯後的消遣,而是同人民的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同人民為民主與自由的鬥爭分不開的。1936年此書出版。

抗戰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變爆發,斯諾在北平南苑目睹了中日戰爭的開端。他在參加日軍召開的一次記者招待會上,大聲質問:「為什麼要在中國領土上進行軍事演習?為什麼藉口士兵失蹤動用大兵?為什麼侵略者不撤兵回營,反叫中國守軍撤出宛平?」斯諾這一連串的問題,問得日軍新聞發言人狼狽不堪,無法正面回答,只得倉促宣布記者招待會結束。

9月末,斯諾在上海目睹了八一三事件。在報道中,斯諾稱讚這場戰爭是「偉大的表演」,中國人所表現出來的勇敢和軍事技能,是許多人所沒有料想到的。

接着,斯諾沿着日軍在中國的侵略戰線,橫越中國國土,去了漢口重慶、西安,並再一次去延安,撰寫了一系列的新聞報道。在漢口,他為中國工業所遭到的破壞而痛心:「最令人氣餒的是中國在各處所犯的同樣的錯誤,那就是沒有把工業企業和有技術的工人加以改組和撤退,而在放棄南京、漢口兩座戰略城市之前,又沒有作出巨大的努力使兩個城市不致變成敵人的戰爭基地。日本利用了掠得的資源和工廠,把侵略更深一步向內地推進。」

他驚異地發現:儘管日本人取得了所有重大戰役的勝利,但從來沒有贏得一項政治決定,從來沒有能夠勝利地結束這場戰爭。任何甘心承認失敗的人,必然遭到人民的反對,人們不承認他的權威。汪精衛叛國投敵,成了南京傀儡政府的首腦,人民就唾棄他,他的影響也就消失了。如果蔣介石投降,也會發生同樣的情況。

他稱讚新四軍:最大資產,也許就是他的革命傳統,那就是有組織方法,百折不撓的精神以及戰鬥的戰術。他誇獎八路軍:已經成為一種英勇的傳說,這傳說在它萬次戰鬥的記錄中,象徵着每一個作戰的人都必須相信它具有的那些戰鬥的品質:忍耐、敏捷、勇敢、指揮的天才、不屈不撓以及——也許最重要的——精神的不可戰勝。所有這些結論,都顯示了斯諾作為一個進步新聞記者敏銳的洞察力。都被收入他在1941年出版的《為亞洲而戰》一書中。

革命

斯諾是一個正直的美國人,愛好和平,主持正義,他十分關切中國的命運,熱情支持和保護學生的愛國熱情。1935年6月,斯諾又被聘為英國《每日先驅報》特派記者,不久即搬回東城盔甲廠13號居住。

當時正是一二·九運動前夕,燕京大學是中共領導學生運動的重要陣地,斯諾積極參加燕大新聞學會的活動,他們家也是許多愛國進步學生常去的場所,燕京大學的王汝海(黃華)、陳翰伯,清華大學的姚克廣(姚依林),北京大學的俞啟威(黃敬)等等都是他家的常客。地下黨員們在斯諾家裡商量了「一二·九」運動的具體步驟,並把(1935年)12月9日、16日兩次大遊行的路線、集合地點都告知斯諾夫婦。遊行前夕,斯諾夫婦把《平津10校學生自治會為抗日救國爭自由宣言》連夜譯成英文,分送駐北平外國記者,請他們往國外發電訊,並聯繫駐平津的許多外國記者屆時前往採訪。

斯諾夫婦則在遊行當日和其他外國記者跟着遊行隊伍,認真報道了學生圍攻西直門、受阻宣武門的真實情況。他給紐約《太陽報》發出了獨家通訊,在這家報紙上留下了有關「一二·九」運動的大量文字資料和照片。斯諾還建議燕大學生自治會舉行過一次外國記者招待會,學生們再次向西方展示了一二·九運動的偉大意義。

北平淪陷後,斯諾在自己的住所里掩護過不少進步學生,幫助他們撤離北平死城,參加抗日游擊隊或奔赴延安

掩護脫險

斯諾掩護鄧穎超從北平脫險,頗有些傳奇色彩。七七事變時,鄧穎超正在北平治病,為了儘快離開戰亂地區,鄧穎超在愛潑斯坦的幫助下找到了斯諾,請斯諾設法帶她出去。為了應付沿途日軍盤查,鄧穎超化裝成斯諾的「保姆」。和斯諾一起乘火車離開北平。列車到達天津站,日軍在月台檢查所有的中國旅客,凡是他們認為可疑的,都會被抓走。「我是美國人,美國記者。她是我的家庭保姆。」斯諾對日本檢察員說。日本檢察員揮手放斯諾他們出站。到達天津之後,斯諾把鄧穎超託付給自己的一位好友、新西蘭記者吉姆·伯特倫,請他把鄧穎超帶過封鎖線。令人驚奇的是,斯諾當時並不知道所幫助的人是鄧穎超。實際上,斯諾幫助中國人已經是習以為常的事。

友誼

訪問

1941年,斯諾回到美國後,仍然向美國人民和世界人民宣傳中國的抗日戰爭。他說:「我依然贊成中國的事業,從根本上說,真理、公正和正義屬於中國人民的事業,我贊成任何有助於中國人民自己幫助自己的措施,因為只有採用這種方法,才能使他們自己解救自己。」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斯諾對中國進行了三次長期訪問。這在美國政府對新生的中國實行孤立政策和武裝支持台灣蔣介石的年代裡,對一名美國人來說,真是一件獨一無二的事。1960年,斯諾訪問北京,他意識到中國領導人希望他的到來,可能有助於建立起一座中美兩國的友誼橋樑,他表示:「前途是艱險的,但橋樑能夠架起,而且最後必將架起。」

支持

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他和路易·艾黎等人在宋慶齡的支持下,發起了工業合作運動。從內蒙到雲南,開辦了2300所小工廠,為後方生產紡織品和日用品,為前方製造手榴彈,緩解了戰時物資的短缺和失業問題。

斯諾回美國後,3次到白宮去見羅斯福總統。每一次會晤,他都強調美國應力促國民黨與共產黨的合作,共同抗擊侵略者,攜手建設新中國。

解凍

1971年,美國乒乓球隊出乎意外的被邀請訪問北京,中美關係解凍,美國《生活》雜誌抓住時機發表了斯諾的一篇文章。在這篇文章中斯諾透露了中國領導人毛澤東曾告訴他的話:如果理查德·尼克松訪問中國,無論是以旅遊者的身份還是以總統的身份都會受到歡迎。這篇文章是斯諾的最後一篇「獨家內幕新聞」。就在尼克鬆開始前往北京的同一個星期,斯諾死於癌症。

中國情結

迫害

抗戰爆發後,海倫去上海和報道淞滬抗戰的斯諾會合,並與路易·艾黎中外進步人士發起開展中國工業合作運動,支持中國抗戰。1941年,斯諾接受《紐約先驅論壇報》的任務,去東南亞和印度採訪,離開了中國。

新中國成立後,斯諾先生在美國遭受麥卡錫主義的迫害,行動不自由。1959年,舉家移居瑞士日內瓦,但他仍然關注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1960年6月,他終於來到北京,見到了毛澤東等領導人。他來到北京大學(1952年院系調整時,北大搬到了未名湖畔原燕京大學的校址),會見了師生和當年友人,訪問進行了5個月。1963年出版的《大洋彼岸》一書中指出:「從前最重要的是國立北京大學,在那裡,培養了共產黨最重要的創造者,到如今,北大還是雄心勃勃的藝術和科學系學生以及畢業的研究人員嚮往的地方」。

重返

1964年,斯諾再次訪問中國,重返燕園。

1970年秋天,斯諾和夫人洛伊斯·惠勒·斯諾又一起來到中國,並於10月1日在天安門城樓上和毛澤東親切交談,毛澤東高度評價他:「我沒有變,你也沒有變」。隨後,斯諾發表了《我同毛澤東談了話》、《周恩來的談話》等文章。在京期間,他和夫人又重返燕園。洛伊斯後來回憶說:「我們在一個略為發灰的淺紅色的亭子(指慈濟寺山門)邊停了下來,眼光穿過它的拱頂,凝視陽光下碧波蕩漾的一片湖面。在我們身後,拾幾步石階向上的那塊稍為高起的地方,有一片蔓草叢生的空地,四周松樹圍繞,遮住了我們的視線……」

逝世

1972年2月15日,斯諾在瑞士日內瓦因患癌症病逝。病重期間,斯諾留下遺囑:「我愛中國,我願在死後把我的一部分留在那裡,就像我活着時那樣……」遵照斯諾的遺囑,經中國政府同意,1973年10月19日,斯諾一部分骨灰的安葬儀式在北京大學未名湖畔舉行。墓基座為長方形未經雕磨的青色岩石,上邊橫臥漢白玉墓碑一方,臨時用黑色膠紙貼着楷書:「中國人民的美國朋友埃德加·斯諾之墓」。碑前放着毛澤東送的花圈,緞帶上寫着:「獻給埃德加·斯諾先生」,宋慶齡、朱德、周恩來也送了花圈,黨和國家領導人周恩來、李富春、郭沫若、鄧穎超、廖承志、康克清以及北大師生代表參加了安葬儀式。洛伊斯攜女兒茜安·斯諾出席儀式,她感謝中國政府和人民,說:「我丈夫在他遺言中表達了他對中國的熱愛,並表示了他生前一部分身心常在中國,希望死後也將他的一部分遺體安放在新中國的古老的土地下,安放在中國的新人中間,在這裡,對人類的尊重達到了新的高度,在這裡,世界的希望發射着新的光芒。」

安葬

斯諾的另外一部分骨灰安葬在美國赫德森河畔一位朋友家的花園中。

1977年12月13日,葉劍英同志為斯諾墓親筆題寫了碑名:「中國人民的美國朋友埃德加·斯諾之墓」,後被鎏金鐫刻在墓碑之上。[2]

1982年2月,北京大學在辦公樓舉行了斯諾逝世10周年紀念會,廖承志黃華等同志會見了斯諾夫人洛伊斯·惠勒·斯諾,並一同到湖畔掃墓。

家庭

斯諾先後結過兩次婚,第一任妻子是海倫·斯諾,兩人於1932年結婚,1949年5月分手,兩人之間沒有子女,之後海倫一直沿用斯諾的姓氏(海倫·福斯特·斯諾)並住在斯諾購置的在美國康涅狄格州麥迪遜鎮一棟建於1752年的農舍里,而且沒有再婚。在尼克松總統訪華後,她於1972年末和1978年兩次再訪中國。80年代兩次獲諾貝爾和平獎提名。1996年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授予海倫「人民友好使者」的榮譽證書和證章。1997年1月,海倫去世。斯諾與海倫離婚後,與美國女演員洛伊斯·惠勒結婚,婚後生有一對兒女克里斯托弗和茜安·斯諾。

紀念

為了緬懷中國人民三位親密的朋友——艾格尼絲·史沫特萊、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埃德加·斯諾(即3S,因三人英文名字第一個字母均為S,故名),我國原郵電部於1985年6月25日發行一套《中國人民之友》紀念郵票3枚,其中第三枚80分的郵票就是埃德加·斯諾。這枚郵票圖案上的埃德加·斯諾的形象,那凝視而深思的目光,緊閉的雙唇,既表現出他具有果斷、幹練而富於洞察力的性格特點,也揭示出了一個新聞記者為真理獻身的精神,值得中國人民的尊敬。

2009年9月14日,他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之一。

《西行漫記》的作者埃德加·斯諾於1905年出生在美國密蘇里州堪薩斯市,是家中三個孩子中最小的一個。他父親開了一家小印刷廠,家裡過着小康生活。父親要他也從印刷業開始自己的生涯。但他卻走上了一條與父親截然不同的道路,成為世界著名的記者。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