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城镇」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使用页面处理(refimprove)给页面添加标签)
 
(未顯示由 2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6 次修訂)
行 1: 行 1:
'''城镇'''为“城市”和“镇”的合称。有如下含义:
+
{{refimprove|date=2020年6月}}
规模比城市小,但比镇大,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已发展至具有一定规模的工商业密集区;按中国规定,县及县以上机关所在地,或常住人口在2000人以上,10万人以下,其中非农业人口占50%以上的居民点,都是城镇。
+
 
 +
[[File:城镇.jpg|350px|缩略图|右|<big>城镇</big>[https://img.taopic.com/uploads/allimg/110811/1208-110Q1003T070.jpg 原图链接][https://www.taopic.com/tuku/201108/81607.html 来自 淘图网 的图片]]]
 +
 
 +
'''城镇'''为“城市”和“镇”的合称。有如下含义:规模比[[ 城市]] 小,但比镇大,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已发展至具有一定规模的工商业密集区;按[[ 中国]] 规定,县及县以上机关所在地,或常住人口在2000人以上,10万人以下,其中非农业人口占50%以上的居民点,都是城镇<ref>[https://www.zyjjw.cn/news/henan/2012-12-08/71287.html 中原经济区要发展新型城镇化 专家:创新人口布局],中国经济网,2012-12-08</ref>
  
 
==城镇化==
 
==城镇化==
 城镇化(Urbanization)是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由农耕文化向工业文明转变,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必然过程。是指第二、第三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不断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城镇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农村扩散、城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向农村普及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我们说说的城镇化是相对于城市化而言,是针对那些接受中心城市辐射较弱的城镇(以县城,中心城镇为主),他们资源要素相对独立,个性相对明显,有自身发展差异化特点,但开发明显滞后,城镇化即对这些城镇的社会资源与自然资源进行的合理的整合。
+
 城镇化(Urbanization)是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由农耕文化向工业文明转变,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必然过程。是指第二、[[ 第三产业]] 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不断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城镇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农村扩散、城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向农村普及的[[ 经济]] [[ 社会]] 发展过程。我们说说的城镇化是相对于城市化而言,是针对那些接受中心城市辐射较弱的城镇(以县城,中心城镇为主),他们资源要素相对独立,个性相对明显,有自身发展差异化特点,但开发明显滞后,城镇化即对这些城镇的社会资源与自然资源进行的合理的整合。
 构成城镇空间的载体和构成城镇的资源是个宽泛的概念,即是自然资源,如土地、矿产、水体、动植物以及相关延伸的各类社会人文资源等,其中就涉及当地政府、政策、企业、民众;涉及自然资源、历史人文资源;涉及内、外部环境等等。将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及其相关延伸的各类资源重新整合,使之成为一个具有生命力的、具有资本性质、呈现最大效益的动态发展过程,即城镇化的过程。
+
 
 中国是世界城市发源地之一,湖南澧阳平原上距今6000年的城头山,是中国最古老的城。由此起步,中国大地上书写过无数城镇的精彩,也留下太多遗憾。唐代时中国城市化水平即达百分之十,世界古代十大城市前七位都是中国都城,然而新中国成立初,城镇化水平仍然只有10.64%。
+
 构成城镇空间的载体和构成城镇的资源是个宽泛的概念,即是自然资源,如[[ 土地]] 、矿产、水体、动植物以及相关延伸的各类社会人文资源等,其中就涉及当地政府、政策、企业、民众;涉及自然资源、历史人文资源;涉及内、外部环境等等。将自然资源、[[ 人文资源]] 及其相关延伸的各类资源重新整合,使之成为一个具有生命力的、具有资本性质、呈现最大效益的动态发展过程,即城镇化的过程。
 唐宋明清的光荣辉煌、近代乡村建设运动的兴衰起落,新中国曲折的城镇化之路……中国城镇进化史,是见证人类文明和经济发展的历史,更是复兴中国的梦想之路。
+
 
折叠==现代==
+
 中国是[[ 世界]] 城市发源地之一,湖南澧阳平原上距今6000年的城头山,是中国最古老的城。由此起步,中国大地上书写过无数城镇的精彩,也留下太多遗憾。唐代时中国城市化水平即达百分之十,世界古代十大城市前七位都是中国都城,然而新中国成立初,城镇化水平仍然只有10.64%。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缓慢起步阶段(1949~1978 年)
+
 
 +
 唐宋明清的光荣辉煌、近代乡村建设运动的兴衰起落,新中国曲折的城镇化之路……中国城镇进化史,是见证[[ 人类文明]] [[ 经济发展]] 的历史,更是复兴中国的梦想之路。
 +
 
 +
==现代==
 +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缓慢起步阶段(1949 年~1978 年)
 +
 
 
 新中国成立初,城镇化水平为10.64%,到1978年,我国城镇化水平只提高到17.92%,设市城市由132个增至193个,仅增加61个。
 
 新中国成立初,城镇化水平为10.64%,到1978年,我国城镇化水平只提高到17.92%,设市城市由132个增至193个,仅增加61个。
 这与我国选择的重工业化道路、急于求成的政策,以及城镇化水平起点低等因素有关。
+
 这与我国选择的重[[ 工业]] [[ 道路]] 、急于求成的政策,以及城镇化水平起点低等因素有关。
代表城市: 武汉
+
 
1957年10月15日,庆祝大桥通车的武汉群众,挤满了大桥桥面。
+
=== 代表城市 武汉===
 +
1957年10月15日,庆祝大桥通车的[[ 武汉]] 群众,挤满了大桥桥面。
 +
 
 
1978-200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由17.92%上升到36.22%,年均增加0.83个百分点,设市城市由193个增至663个,建制镇由2173个增加至20312个,增加迅速。
 
1978-200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由17.92%上升到36.22%,年均增加0.83个百分点,设市城市由193个增至663个,建制镇由2173个增加至20312个,增加迅速。
 沿海大城市成为城市建设的重点,沿海地区还同时涌现出众多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典型代表有石狮、东莞、昆山等。
+
 
代表城市: 石狮
+
 沿海大城市成为[[ 城市建设]] 的重点,沿海地区还同时涌现出众多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典型代表有石狮、东莞、昆山等。
20世 纪90 年代石狮的九二路,那时候堵车的主角是望不到尽头的满载石头的手扶拖拉机。
+
 
 改革开放以来到20世纪末的加速发展阶段(1978年-2000 年)
+
=== 代表城市 石狮===
21世纪以来的快速发展阶段(2001-)
+
[[20世 纪]]90 年代石狮的九二路,那时候堵车的主角是望不到尽头的满载石头的手扶拖拉机。
 +
 
 +
 改革开放以来到20世纪末的加速发展阶段(1978年 ~2000 年)
 +
 
 +
[[21世纪]] 以来的快速发展阶段(2001 )
 +
 
 
 城镇规模扩大,城镇之间交往密度增加,分工协作的城镇群逐步形成。2012年末,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52.57%。
 
 城镇规模扩大,城镇之间交往密度增加,分工协作的城镇群逐步形成。2012年末,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52.57%。
代表城市: 天津
+
 
 城镇建设重点是区位条件较好的建制镇,大城市附近的新城区,如天津滨海新区、郑东新区、沈北新区等。
+
=== 代表城市 天津===
 +
 城镇建设重点是区位条件较好的建制镇,大城市附近的新城区,如天津滨海新区、郑东新区、沈北新区等<ref>[http://epaper.voc.com.cn/sxdsb/html/2013-03/17/content_635010.htm?div=-1 中国城镇化的前世今生],三湘都市报,2013-3-17</ref>
 +
 
 
==各国定义==
 
==各国定义==
1、单纯以某级行政中心所在地以上的居民点(埃及、蒙古)
+
1、单纯以某级行政中心所在地以上的居民点([[ 埃及]] [[ 蒙古]])
2、单纯以城镇特征(秘鲁、马耳他)
+
 
3、单纯以人口数量(伊朗、肯尼亚、爱尔兰、澳大利亚)
+
2、单纯以城镇特征([[ 秘鲁]] [[ 马耳他]])
4、人口数量+密度(瑞典、冰岛、加拿大等)
+
 
5、人口数量+城镇特征(巴基斯坦、南非)
+
3、单纯以人口数量([[ 伊朗]] [[ 肯尼亚]] [[ 爱尔兰]] 、澳大利亚)
6、从业构成+人口数量(荷兰、南斯拉夫)
+
 
7、取两个以上指标(印度、捷克)
+
4、人口数量+密度([[ 瑞典]] [[ 冰岛]] [[ 加拿大]] 等)
 +
 
 +
5、人口数量+城镇特征([[ 巴基斯坦]] [[ 南非]])
 +
 
 +
6、从业构成+人口数量([[ 荷兰]] [[ 南斯拉夫]])
 +
 
 +
7、取两个以上指标([[ 印度]] [[ 捷克]])
 +
 
 
8、其他
 
8、其他
  
 
==视频==
 
==视频==
===<center> 城镇 相关视频</center>===
+
<center>''' 《我们的四十年》城镇化:农村包围城市的变革'''<br>
<center>《我们的四十年》城镇化:农村包围城市的变革</center>
+
 
<center>{{#iDisplay:k0827527ugv|560|390|qq}}</center>
+
{{#iDisplay:k0827527ugv|560|390|qq}}</center>
 +
 
 +
<center>'''航拍鄱阳城镇'''<br>
 +
 
 +
{{#iDisplay:v0772t5egea|560|390|qq}}</center>
  
<center>航拍鄱阳城镇</center>
+
==参考文献==
<center>{{#iDisplay:v0772t5egea|560|390|qq}}</center>
+
{{Reflist}}
 +
[[Category:540 社會學總論]]

於 2020年6月25日 (四) 22:39 的最新修訂

城鎮為「城市」和「鎮」的合稱。有如下含義:規模比城市小,但比鎮大,並以非農業人口為主,已發展至具有一定規模的工商業密集區;按中國規定,縣及縣以上機關所在地,或常住人口在2000人以上,10萬人以下,其中非農業人口占50%以上的居民點,都是城鎮[1]

城鎮化

城鎮化(Urbanization)是人類生產、生活方式由農耕文化向工業文明轉變,由鄉村型向城市型轉化的必然過程。是指第二、第三產業在城鎮集聚,農村人口不斷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使城鎮數量增加、規模擴大,城鎮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向農村擴散、城鎮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向農村普及的經濟社會發展過程。我們說說的城鎮化是相對於城市化而言,是針對那些接受中心城市輻射較弱的城鎮(以縣城,中心城鎮為主),他們資源要素相對獨立,個性相對明顯,有自身發展差異化特點,但開發明顯滯後,城鎮化即對這些城鎮的社會資源與自然資源進行的合理的整合。

構成城鎮空間的載體和構成城鎮的資源是個寬泛的概念,即是自然資源,如土地、礦產、水體、動植物以及相關延伸的各類社會人文資源等,其中就涉及當地政府、政策、企業、民眾;涉及自然資源、歷史人文資源;涉及內、外部環境等等。將自然資源、人文資源及其相關延伸的各類資源重新整合,使之成為一個具有生命力的、具有資本性質、呈現最大效益的動態發展過程,即城鎮化的過程。

中國是世界城市發源地之一,湖南澧陽平原上距今6000年的城頭山,是中國最古老的城。由此起步,中國大地上書寫過無數城鎮的精彩,也留下太多遺憾。唐代時中國城市化水平即達百分之十,世界古代十大城市前七位都是中國都城,然而新中國成立初,城鎮化水平仍然只有10.64%。

唐宋明清的光榮輝煌、近代鄉村建設運動的興衰起落,新中國曲折的城鎮化之路……中國城鎮進化史,是見證人類文明經濟發展的歷史,更是復興中國的夢想之路。

現代

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前的緩慢起步階段(1949年~1978年)

新中國成立初,城鎮化水平為10.64%,到1978年,我國城鎮化水平只提高到17.92%,設市城市由132個增至193個,僅增加61個。 這與我國選擇的重工業道路、急於求成的政策,以及城鎮化水平起點低等因素有關。

代表城市:武漢

1957年10月15日,慶祝大橋通車的武漢群眾,擠滿了大橋橋面。

1978-2000年,我國城市化水平由17.92%上升到36.22%,年均增加0.83個百分點,設市城市由193個增至663個,建制鎮由2173個增加至20312個,增加迅速。

沿海大城市成為城市建設的重點,沿海地區還同時湧現出眾多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典型代表有石獅、東莞、崑山等。

代表城市:石獅

20世紀90年代石獅的九二路,那時候堵車的主角是望不到盡頭的滿載石頭的手扶拖拉機。

改革開放以來到20世紀末的加速發展階段(1978年~2000年)

21世紀以來的快速發展階段(2001~)

城鎮規模擴大,城鎮之間交往密度增加,分工協作的城鎮群逐步形成。2012年末,中國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達52.57%。

代表城市:天津

城鎮建設重點是區位條件較好的建制鎮,大城市附近的新城區,如天津濱海新區、鄭東新區、瀋北新區等[2]

各國定義

1、單純以某級行政中心所在地以上的居民點(埃及蒙古)

2、單純以城鎮特徵(秘魯馬耳他)

3、單純以人口數量(伊朗肯尼亞愛爾蘭、澳大利亞)

4、人口數量+密度(瑞典冰島加拿大等)

5、人口數量+城鎮特徵(巴基斯坦南非)

6、從業構成+人口數量(荷蘭南斯拉夫)

7、取兩個以上指標(印度捷克)

8、其他

視頻

《我們的四十年》城鎮化:農村包圍城市的變革
航拍鄱陽城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