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氟沙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培氟沙星 |
中文名;培氟沙星 外文名;Pefloxacin 类别;西医药物 中文别名:;氟哌喹酸 |
培氟沙星,英文名Pefloxacin,中文别名:氟哌喹酸、甲氟哌酸、甲磺酸培氟沙星、培氟根、培氟哌酸、哌氟沙星,英文别名:PefloxacinMesylate,西医药物。[1]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培氟沙星
中文别名:培氟哌酸;1-乙基-1,4-二氢-6-氟-7-(4-甲基-1-哌嗪)-4-氧代-3-喹啉羧酸;1-乙基-6-氟-7-(4-甲基哌嗪基)-4-氧代-1,4-二氢喹啉-3-羧酸;1-乙基-6-氟-1,4-二氢-7-(4-佳绩-哌嗪基)-4-氧代-3-喹啉羧酸
英文名称:1-ethyl-6-fluoro-7-(4-methylpiperazin-1-yl)-4-oxoquinoline-3-carboxylic acid
英文别名:Silver Pefloxacin; Pefloxacinum; PFLX; Abactal; Pefloxacine
CAS号:70458-92-3
分子式:C17H20FN3O3
分子量:333.35700
精确质量:333.14900
PSA:65.78000
LogP:1.61340
结构式:
物化性质
密度:1.32 g/cm3
沸点:529.1ºC at 760 mmHg
闪点:273.8ºC
折射率:1.593
蒸汽压:5.05E-12mmHg at 25°C
安全信息
危险品运输编码:UN 3082
危险类别码:R51/53
安全说明:S61
RTECS号:WM6250000
危险品标志:N
分子结构数据
1、摩尔折射率:85.63
2、摩尔体积(cm/mol):252.4
3、等张比容(90.2K):679.3
4、表面张力(dyne/cm):52.4
5、极化率(10-24cm3):33.94
计算化学数据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
2.氢键供体数量:1
3.氢键受体数量:7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3
5.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64.1
7.重原子数量:24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545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生产方法及用途
生产方法
1.诺氟沙星为原料,经甲基化而得产品。
2.从诺氟沙星中的中间体硼螯合物开始制备。该硼螫合物、乙腈、N- 甲基哌嗪和三乙胺混合,室温反应后再回流。蒸除溶剂,加水,浓盐酸调至Ph=3后再回流。加入活性炭脱色,过滤。滤液碱化至Ph=11,再加活性炭脱色,过滤,用30%醋酸中和至Ph=6.7-7.2,冰箱中过夜。过滤,水洗,干燥得类白色的培氟沙星,收率82%,熔点270-272℃。培氟沙星溶入无水乙醇中,在60~70℃下滴加甲磺酸,反应。冷至15℃,过滤析出的结晶,用10倍乙醇重结晶,得甲磺酸培氟沙星,收率88.5%。
3.也可硼螯合物、N-甲基哌嗪和三乙胺一起回流。再碱性水解,酸化至Ph=7.2,得培氟沙星;将其加入甲磺酸的水溶液中,反应得到的粗品用85%乙醇重结晶,得甲磺酸培氟沙星,收率79.4%,熔点284℃。
用途
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有广谱的抗菌作用,其抗菌谱和抗菌活性和氟哌酸类似。通过干扰DNA的复制以及菌体蛋白的合成而发挥抑制或杀灭细菌的作用。对金葡菌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对多种革兰阴性菌及耐氨苄青霉素、TMP头孢V号的菌株有非常强的抗菌作用,对肠道细菌和第三代头孢菌素一样有效,但对厌氧菌、结核杆菌、梭状芽孢菌作用较差。不易产生耐药性。用于败血症,菌性脑膜炎,呼吸道、尿道、肾、肝胆、妇科疾病,骨和关节等感染。
药理作用
该品属氟喹诺酮类,其体外抗菌作用及作用机制参见诺氟沙星。本品是一种新的氟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G-及G+菌,包括肠细菌科、绿脓杆菌、不动杆菌属、嗜血杆菌属,奈瑟氏球菌属及葡萄球菌属(包括耐甲氧西林的菌株)具有广谱活性。其抗金葡菌性能和万古霉素相仿,但抗绿脓杆菌不及环丙氟哌酸和噻甲羧肟头孢菌素(Cetazidine),对一些多价耐药菌株和甲氧青霉素(Methicillin)耐药菌也有效。
培氟沙星口服或静脉注射400mg后,稳态血浆浓度为8~10mg/L,在组织内浓度也较高,细菌对该品的MIC90≤2mg/L被认为是敏感的;>2~4mg/L被认为是中度敏感。对青霉素G、苯唑青霉素等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培氟沙星对之一般均敏感,据文献报道的MIC90为0.12~8mg/L;对表皮葡萄球菌则为中度敏感,MIC90为0.5~6.3mg/L;对链球菌(包括粪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的MIC90为3.1~32mg/L;对结核杆菌为0.3~25mg/L。对厌氧菌的抗菌活性较低。该品和其他氟喹诺酮类药物相似,均为杀菌剂。其杀菌机理为抑制DNA旋转酶的活性,从而抑制细菌DNA的复制。
细菌对培氟沙星的耐药性是由于细菌的染色体突变所致。突变使细菌DNA旋转酶发生改变,或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后者也可影响其他抗生素的透入,故可和其他抗生素发生交叉耐药。动物实验表明,培氟沙星在治疗小鼠金黄色葡萄球菌脓肿时,优于其他抗生素(包括环丙沙星、头孢噻吩、万古霉素等);在治疗粒细胞减少的豚鼠脓绿杆菌感染中,存活率可达100%。
动力学
该品可口服和静注,蛋白结合率约30%。在体内可代谢成活性产物脱甲基衍生物以及无活性的N-氧化物。t1/2都在10~12小时左右。胃肠道吸收良好,口服后药时曲线下面积与静注给药相似。在体内分布广泛,脑脊液、扁桃体、支气管、骨骼与肌肉、前列腺及腹膜液中都达到有效浓度。该品主要通过肾及肝脏消除,约50%;另外从胆汁中排出。该品特点为既可口服又可注射,吸收良好,血和组织浓度高于氟哌酸,可通过血脑屏障。健康人口服或静注该品200~800mg,其血药浓度与剂量成正比。据文献报道,口服该品200~400mg后,60~90分钟达血峰浓度。口服及静脉注射后,血峰浓度分别为3.84~6.6mg/L和5.8~8.2mg/L。多剂量口服或静脉注射后,峰浓度为7.9~10mg/L。
应用该品后48小时达稳态浓度。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在口服和静脉注射后均相同,表示生物利用度高。该品的分布容积为1.7~1.9L/kg,提示药物易于在组织和体液中达到较高浓度,且分布良好。在心、肝、肺、肾、肌肉及软组织中的浓度为血浓度的3~5倍。此外,由于该品在心肌组织中的浓度高,其通过血脑屏障能力强,故对心内膜炎和脑膜炎也有良好疗效,这与该品亲脂性较高有关。培氟沙星在体内代谢后,主要产生N-去甲基培氟沙星和培氟沙星N-氧化物,再进一步代谢为其他产物,经肾脏、胆汁等排泄,以碳-14标记培氟沙星,应用后7天内70%放射活性于尿中排泄,25%于粪中排泄。该品消除半衰期为7.2~13小时,而肝硬化病人的消除半衰期则延长。在肾功能减退时,该品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变化不大。
适应症
临床适应证参见诺氟沙星。静脉给药尚可用于肺部感染的较重病例,也可用于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治疗败血症时常需与具有协同作用的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用于成人G-菌和葡萄球菌严重感染如败血症,心内膜炎,菌性脑膜炎,呼吸道、尿道、肾、耳鼻喉科感染,妇科疾病,腹部、肝胆、骨关节炎及皮肤感染等。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0.4g,一日2次.首剂可加倍.静滴一次0.4g,一日2次.溶于等渗葡萄糖注射液中.滴注不可太快,一小时滴完.该品口服及静脉给药剂量成人均为每次400mg,每12h1次,尿路感染及其他较轻感染剂量酌减。每次静脉滴注该品400mg时,需以5%葡萄糖液250ml稀释后缓慢避光静滴,滴注时间至少1h,不可用生理盐水或其他含氯溶液稀释,以防沉淀。腹水和黄疸患者,每二日用药一次。
不良反应
可引起胃肠道刺激或不适,烧心,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有轻度神经系统反应。眩晕,思睡,头痛,震颤,不安。停药后症状消失(恢复正常)。 过敏反应:皮疹,搔痒,心悸,胸闷,颜面或皮肤潮红,结膜充血。可引起肝损害,停药后症状消失(恢复正常)。可引起肾损害,尿素氮升高,也可有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有引关节和肌肉痛的报道。参见诺氟沙星。
由该品所致的消化道反应较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和依诺沙星为多见,光感性皮炎亦较多见,约占皮疹发生者的半数。诺氟沙星的不良反应主要有:
1、恶心、呕吐、上腹不适、腹泻、纳减等消化道反应。
2、头晕、头痛、情绪不安、失眠等神经系统反应,此类反应的发生率低于消化道反应。
3、皮疹、皮肤瘙痒、血管神经性水肿、光感皮炎等过敏反应,偶可发生过敏性休克。
4、少数患者可发生肌肉疼痛、无力、关节肿痛、心悸等。
5、实验室检查可发生一过性白细胞减少,血清转氨酶、血尿素氮和肌酐等的轻度增高,亦为可逆性。
上述不良反应多轻微,大多患者可耐受。然而诺氟沙星等氟喹诺酮类偶可致严重不良反应,包括:
1、神志改变、袖搐、癫痫样发作。
2、短暂性幻觉、幻视、复视等。
3、结晶尿,发生于大剂量用药时。
禁忌
肾功能不全者慎用.该品在轻度肾功能减退者应用时不需减量,但肝功能损害者宜慎用并减量应用。诺氟沙星等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为抑制DNA的合成,在幼鼠中发现该类药物对软骨的损害,故此类药物不宜用于小儿、孕妇,乳妇应用时需暂停哺乳,因药物可分泌至乳汁中。原有癫痫等中枢神经疾患者,应避免应用该品等氟喹诺酮类,因易发生严重中枢神经系统反应。严重肾功能减退者亦宜避免应用,因可发生抽搐等不良反应。
参考来源
参考资料
- ↑ 培氟沙星相关专业知识,360良医 , 2021-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