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基底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基底层(stratumbasale)位于表皮的最下层,附着于基膜上。由一层立方形或矮柱状的基底细胞紧密排列而成。

意义

基底细胞是未分化的幼稚细胞干细胞),有活跃的分裂能力,新生的细胞向浅层移动过程中逐渐分化形成表皮其余几层的细胞,故基底层亦称发生层。正常表皮基底细胞的分裂周期约为13~19天。分裂后形成的细胞由基底层移行至颗粒层约需14~42天,从颗粒层移至角质层表面而脱落又约需14天,因此,正常表皮更新时间约为28~56天。[1]

简述

基底层(stratumbasale)基底层是表皮的最下层,附着于基膜上。由一层立方形或矮柱状的基底细胞紧密排列而成。细胞体较小,细胞核卵圆形,位置偏下,核仁明显,常见核分裂现象,H—E染色呈紫蓝色。细胞质较少,内有张力原纤维和丰富的核外染色质,嗜碱性强。细胞质中含有从黑素细胞获得的黑素颗粒,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上方。电镜观察,可见细胞质内有许多粗面内质网和张力细丝,后者是角蛋白的前身物质之一。本层细胞以半桥粒与底部基膜连接,基底细胞与相邻表皮细胞以桥粒相连。在基底层细胞之间,常夹有黑色素细胞。显微镜观察,黑色素细胞有细长树枝状分支突起可伸到上层细胞间隙。电镜观察,可见黑色素细胞内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和特有的椭圆形颗粒,称黑色素小体(melanosome)。黑色素细胞内有酪氨酸氧化酶,在此酶的作用下,可将成熟的黑色素小体内的酪氨酸氧化形成黑色素。黑色素的多少是决定皮肤颜色的因素之一。黑色素小体能吸收紫外线和其他射线。因此,成熟的黑色素小体分布在黑色素细胞突起内,对机体深层组织起到了保护作用。[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