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塘口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塘口镇隶属于广东省阳西县,位于阳西县西北部,四面环山,气候怡人。该镇有较为悠久的历史,拥有多座古堡,人文气息浓厚。经济建设方面,该镇大力发展农业,实施“以种植业兴镇,以养殖业富家”的经济发展战略,另外工业也有一定发展。[1]

中文名称: 塘口镇

外文名称: Tangkou Town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广东省阳西县

下辖地区: 车湖村、下垌村、上垌村等

政府驻地: 塘口圩

电话区号: 0662

邮政区码: 529828

地理位置: 阳西县西北部

面 积: 193.96平方千米(2017年)

人 口: 24599人(2017年)

气候条件: 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同由古堡、茅洞水库、热水温泉 等景点

车牌代码: 粤Q

行政代码: 441721

简介

塘口镇位于阳江市阳西县西北部,镇距县城9.5公里,东邻程村镇,南接织𬕂镇,西接蒲牌镇和新墟镇,北接阳春市河口镇。四面环山,气候怡人,北部沟漏山脉连绵百里,主峰为广东粤西第二高峰——峨凰嶂。

峨凰嶂:是一个原始森林,可以说是一座少人涉足的山峰,它为广东第一降雨中心,降雨量最高纪录超过5000毫米,更是广东省西南沿海不可多得的一块最大最完整的绿洲,它位于阳西县西北70公里处。地处塘口镇、电白、新圩镇、八甲镇交界处,海拔1337米,是广东粤西第二高峰,素有“阳江屋脊”之称。全镇总面积193.96平方千米(2017年),辖15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有耕地面积约3.4万亩,其中水田2.92万亩,旱地0.46万亩;有25度以下宜果坡地4.7万亩,是一个山区农业镇。

经济特色

发展特色农业

积极稳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培育经济新龙头,发展农业品牌。扩大了北运菜、红椒、甜玉米、花卉、苗木、药材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拓展荔枝、龙眼、柑桔、黄皮、香蕉等优质水果和速生丰产林生产基地,形成了同由玉米、下垌柑桔、旧寨香蕉、平西黄皮等“一村一品”的生产格局。2011年上半年全镇经济作物和其他作物总面积达3.3万亩。养殖业方面,大力推广实施优质母猪生产计划,建立了优质母猪和猪苗生产基地,并大力扶持养猪专业户、专业村和养殖场生产。同时也注意抓好山地鸡、黄鬃鹅等“三鸟”饲养,建立了肉鹅、鹅苗和山地鸡生产基地。

壮大民营经济

发挥水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吸引资金大力发展山区小水电。全镇已建成使用小水电站12座,装机容量达1.2万千瓦,年产值达2800多万元,水电经济已成为地方经济的重要组成部份。巩固塘口镇作为粤西颇具名气的石材加工基地的地位,提升产品档次,树立优质品牌,全镇共有12家石材加工企业,年产值达8000多万元。积极扶持和引导帽袋、皮件、刺绣等传统产业发展,鼓励企业引进资金,扩大规模,加强管理,提高效益。承接产业转移成效显著。充分发挥“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的辐射效应,规划了2个面积达1500亩的工业小区。挖掘塘口温泉、古堡等旅游资源,做好温泉、浸仔湾、回龙寺、古堡群等旅游景点的规划开发工作,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力争引资开发这些旅游景点。

农业生产

近年来,镇委、镇政府从实际出发,结合镇情,顺从民意,大力实施“以种植业兴镇,以养殖业富家”的经济发展战略,因地制宜,对农业生产结构进行调整,因势利导发动群众发展种养业,初步形成五大生产基地。一是在旧寨、同由、上垌等村发展香蕉生产,形成“香蕉走廊”;二是在下垌、上垌、同由等村发展种植连片胡椒生产;三是在牛南、热水、下垌、高新、横山等地发展种植荔枝、龙眼、柑桔、橙等,建立水果生产基地;四是在横山、平北,竹迳等村推广鱼塘立体养殖模式,塘里养鱼,水面养鹅、养鸭,塘基养猪等,形成多个千头养鹅、养鸭场,进一步提高淡养质量,初步形成淡水综合养殖基地;五是在周南、马山村委会建立“养猪村”,重点实行品种改良,养殖优质瘦肉型猪,推广科学管理的养殖模式。

一、种植业方面:全镇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坚持农民自愿的原则,大力发展蔬菜(北运菜)、玉米、粉蕉、胡椒等经济作物。

二、 畜牧业:近年来,镇委镇政府以市场为导向,落实相应政策,推广科学养殖,有效推动畜牧业的发展。

三、水果业:水果面积近3万亩,主要是荔枝、龙眼、柑桔、橙、芒果、香蕉、黄皮等。

四、镇内水力资源丰富,有热水、周南两处天然温泉。

工业生产

民营经济平稳发展。连年来,塘口镇倾力发展帽袋行业、皮革行业、印刷包装行业,严抓市场秩序、重质量,守信用,加快企业产品结构调整,积极推进两个创新,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使全镇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风景名点

同由古堡:清朝年间,塘口山区,盗匪为患,民不聊生。当地群众为了防御盗贼骚乱,捐资在塘口河两岸建了周安、永安、泰安、定安、镇安五堡。五座城堡共占地三万余平方米,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当时建造是为了抗击海盗,防御土匪。清中期后,政治腐败、社会动荡,阳西沿海海盗猖獗,山区更是集结了众多土匪,经常到塘口打家劫舍,抢劫杀人。古堡建成后,当地一旦遇到海盗,情况紧急时,立即将大门紧锁,门楣上暗设机关。如遇海盗攻击城堡门,就往外射箭和泼开水,边防御边还击。据说,因防卫森严,盗寇多次攻击古堡都徒劳而返。现保存较为完整的只有泰安堡。

泰安堡位于塘口岸西向7.5公里垌油村,是灰沙红泥套土结构。城堡围墙高4.5米,厚1.2米,四角筑有炮楼,城墙设有炮眼,在墙垣上铺筑石桥为人行通道。堡中建有大门,门顶设有防火水池,堡内原设有粮仓、水井、厨房、监仓、诊室等设施,堡内主要房舍仍保存较为完整。

热水和周南二村各一个温泉,犹以热水村的温泉最为出名。热水温泉温泉泉眼众多,有温有热,温着冬天洗浴可暖身,热者四季可熟鸡蛋。而且刻温泉也有很好的疗养保健价值,阳西县全县人民都蜂拥而来此温泉沐浴。泉水出名山,热水村的温泉水出自于死火山。无心插柳柳成荫,本来热水村委会中的热水湖村本建于山旁,竟不知在这里却发现了温泉水。周南的温泉名气虽不及热水村温泉,但药用价值却和热水温泉平分秋色,此处村民每晚于此处沐浴,个个肤色健美,极少生病。可见此镇乃延年益寿之镇。

茅洞水库:只有在高山上才能领略水库的博大,海纳百川,库容百河。茅洞水库在阳江县塘口镇西5公里,塘口河上游。东邻茅洞村,故名。1963年建成。集水面积21.7平方公里,总库容1992万立方米。水库的北边有一山峰名为打锣嶂。此处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半山腰云雾飘然若带、峰顶古松涛声阵阵。岭下茂林修竹、郁郁葱葱。在打锣嶂的山顶中,你能体会上什么是渺小,什么是真正的美景,站在山顶,牛如蚱蜢人如蚁,水库如龙兮山叠山。在打锣嶂上放眼看去,茅洞水库如一条神兽青龙般腾腾欲飞。

浸霁湾:又名浸仔湾,塘口镇桐油山下。其山上一涧溪水淙淙流下,到此汇成一潭。水一年四季凉爽如冰,无论什么天气,哪怕是暑午烈日高照,只要你进水里,保证你暑意全消。浸霁湾分为三湾,一湾一电站,三湾供全镇。河床怪石嶙峋,其周围是树影婆娑、青翠的竹林,五颜六色的野花,清脆悦耳的鸟鸣声,置身其中,恍如世外桃源。河水清澈见底,河床的石块与鱼儿戏水,观鱼乐趣无穷尽。

浸霁湾水清沙澈,为无污染、无人为、纯天然景色。站在峰峦上让人有一种“横看成岭侧成峰”的错觉。山茂林盛,无数小动物以此为家。“群峰争险象环生,水清沙澈鱼竟欢。翠绿山竹影婆娑,以此为乐犹如家。”

塘口故事

打锣嶂的‘半夜夫妻八百丁’故事:打锣嶂的半山腰处有一孤坟,远望恰似一面铜锣,十分引人注目。这坟名叫谢屋坟,故事就出于 这里。

相传,明朝末年,山脚下的村庄有一谢姓人家,正办完婚事、夫妻双双进入洞房。夫妻同衾尽享天伦之乐。谁料睡到半夜,丈夫腹中雷鸣作痛,便起身开门出外解手。这一夜正是十二月天,寒风刺骨,天漆黑得伸手不见五指。新郎刚一开门,突然被一只吊睛白额虎呼的一声叼走了。新娘子王月英在房里见丈夫好久不回来,就慌了,忙唤家人一同出去寻找。火光中发现新郎的一只木屐在檐下阶前,方知道丈夫被老虎叼走,新娘子顿时呼天抢地、哭得死去活来,哭声惊动了村中邻里,大家一起打火把,沿着斑斑血痕一路找下去,天明时在另一座山脚下草丛中发现新郎的头发和部分残骸。新娘的家人与众乡亲一道将新郎的残骸及衣冠葬在打锣嶂的半山腰里。新娘失夫后极度悲伤、终日以泪洗脸。十个月后,王月英生下谢家的遗腹子后,家中叔伯嫌其命毒、又更嫌其小畜生身未成形先丧父,将其母子逐出谢家大门。王月英无奈改嫁沿坑村,将小儿谢虎生送给邻村五婆家养育。五婆孤寡无依,终日出外丐食,茹苦含辛将小虎生拉扯成人。又节衣缩食供小虎生读书识字。小虎生聪慧过人、勤奋好学、深得私塾先生宠爱,免其学资亦供其食宿。如是几年,虎生学业大进,远近有名。一晃十八年过去,值清廷开科取士。谢虎生经过殿试,公榜时高中第十二名进士。赴任后回乡探母,经五婆指引,寻到生母王月英,母子相见,舔犊情深,悲喜之情自不必细说。虎生亦备厚礼亲到私塾先生处拜谢致恩。自后,谢虎生娶得妻妾三人,生子三十余人,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至今谢家这条独苗一共生后裔八百余人。‘半夜夫妻八百丁’的传说也越传越广。

交通情况

塘口镇邻近阳西县城,交通十分便捷。阳茂高速公路沿境内经过,设有出入口。省道278线贯通该镇,是连接阳西、阳春两地的交通干线。镇内乡道完成“村村通”地方交通网络建设,基本铺设水泥路。

特产风味

地处山区的塘口镇,土地广阔、肥沃,雨量充沛,明显的南亚热带温和气候,十分适宜南方经济作物的生长。勤劳俭朴的塘口人民因地制宜,利用资源优势科学种植优质的本土特产。主要特产有龙眼、荔枝、下垌柑桔、同由玉米、平西黄皮、旧寨香蕉、同由竹笋干等。

特色风味小吃:山地鸡粥 黄鳝粥 吊丝王煲鸡汤 章公粥 油泡河鱼仔 焖竹笋 上汤野菜

视频

VID_20160622_123851阳西县塘囗镇鸿福饭店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