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塞尔日·阿罗什」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参考资料
 
行 15: 行 15:
 
}}
 
}}
  
'''塞尔日·阿罗什'''({{lang-fr|'''Serge Haroche'''}},{{bd|1944年|9月11日|catIdx=Haroche}}),[[法国]][[物理学]]家、[[法兰西学院]]院士<ref>{{cite web|title=Biography|url=http://www.college-de-france.fr/site/en-serge-haroche/#|p=/site/en-serge-haroche/biography.htm|}}</ref>,[[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教授。他的博士论文导师是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克洛德·科昂-唐努德日]]。
+
'''塞尔日·阿罗什'''({{lang-fr|'''Serge Haroche'''}},{{bd|1944年|9月11日|catIdx=Haroche}}),[[法国]][[物理学]]家、[[法兰西学院]]院士<ref>{{cite web|title=Biography|url=http://www.college-de-france.fr/site/en-serge-haroche/#|p=/site/en-serge-haroche/biography.htm|}}</ref>,[[美国]][[ 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巴黎][[ 高等师范学院]]教授。他的[[ 博士]] 论文导师是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克洛德·科昂-唐努德日]]。
  
 
* 2012年,因为「研究能够量度和操控个体[[量子系统]]的突破性实验方法」,[[塞尔日·阿罗什]] 与 [[美国]][[物理学]]家 [[戴维·瓦恩兰]]共同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ref name="Nobel_Phys_2012_En">[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physics/2012/summary/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2012]</ref>。
 
* 2012年,因为「研究能够量度和操控个体[[量子系统]]的突破性实验方法」,[[塞尔日·阿罗什]] 与 [[美国]][[物理学]]家 [[戴维·瓦恩兰]]共同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ref name="Nobel_Phys_2012_En">[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physics/2012/summary/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2012]</ref>。

於 2020年3月16日 (一) 10:36 的最新修訂

塞爾日·阿羅什
Serge Haroche
出生 (1944-09-11) 1944年9月11日(79歲)
摩洛哥卡薩布蘭卡
居住地 法國 巴黎
國籍 法國
母校 巴黎高等師範學校
巴黎第六大學
機構 巴黎第六大學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
巴黎高等師範學校
研究領域 量子物理
獎項 諾貝爾物理學獎 (2012)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金牌獎(2009)
法國榮譽軍團勳章大軍官勳位(2017)

塞爾日·阿羅什(法語:Serge Haroche,1944年9月11日),法國物理學家、法蘭西學院院士[1]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巴黎]高等師範學院教授。他的博士論文導師是199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克洛德·科昂-唐努德日

相關影片

Light and the Quantum - with Serge Haroche
Big box, small box, light-filled box with Serge Haroche
Conférence IPR 30/01/18 : Serge HAROCHE "Puissance et étrangeté de la physique quantique"
Conférence de Serge Haroche à l'École polytechnique

參考資料

  1. Biography: /site/en-serge-haroche/biography.htm. 
  2.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