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壶公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壶公山

来自 互联网网 的图片

作品名称:《壶公山》

作 者:黄滔

创作年代:唐代

文学体裁:诗词

诗词原文

八面峰峦秀,孤高可偶然。数人游顶上,沧海见东边。 不信无灵洞,相传有古仙。橘如珠夏在,池象月垂穿。 仿佛尝闻乐,岧峣半插天。山寒彻三伏,松偃出千年。 樵牧时迷所,仓箱岁叠川。严祠风雨管,怪木薜萝缠。 青草方中药,苍苔石里钱。琼津流乳窦,春色驻芝田。 乌兔中时近,龙蛇蛰处膻。嘉名光列土,秀气产群贤。 瀑锁瑶台路,溪升钓浦船。鳌头擎恐没,地轴压应旋。 蠲疾寒甘露,藏珍起瑞烟。画工飞梦寐,诗客寄林泉。 掘地多云母,缘霜欠木绵。井通鳅吐脉,僧隔虎栖禅。 危磴千寻拔,奇花四季鲜。鹤归悬圃少,凤下碧梧偏。 桃易炎凉熟,茶推醉醒煎。村家蒙枣栗,俗骨爽猿蝉。 谷语升乔鸟,陂开共蒂莲。落枫丹叶舞,新蕨紫芽拳。 翠竹雕羌笛,悬藤煮蜀笺。白云长掩映,流水别潺湲。 作赋前儒阙,冲虚南国先。省郎求牧看,野老葺斋眠。 寺立兴衰创,碑须一二镌。清吟思却隐,簪绂奈萦牵。

作者简介

《四库全书》收《黄御史集》10卷,附录1卷。黄滔故居蕃衍出的后裔,有进士94人,其中状元2人即后唐天成丁亥(927)科状元、端明殿掌院学士潘湖翁黄仁颖(福建省方志委主编《福建历代状元》有载,黄滔次孙,黄珦次子、黄仁愿之弟)居晋江潘湖;黄公度宋绍兴八年(1138)状元、签书平海军节度判官居莆田东里;榜眼宰相1人即宋隆兴元年(1163)年癸未科木待问榜一甲第二名进士(榜眼)官至知枢密院事、资政殿大学士(宰相)黄洽居福州候官(今属福清与闽候交界处)东里;尚书1人即南京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黄绾居浙江紫霄山樊川江北东里;历代解元出身的14人。[1]

人物生平

黄滔出身贫寒,志向远大。他青少年时代在家乡的东峰书堂(今广化寺旁)苦学,唐咸通十三年(872)北上长安求取功名,由于无人引荐屡试不第,直到唐乾宁二年(895)才考中进士。其时藩镇割据,政局动荡,朝廷无暇授官,及至唐光化二年(899),黄滔才被授予“四门博士”的闲职。一年后,宦官刘季述作乱,黄滔避乱回闽。

唐天复元年(901)起,黄滔应主持闽政的王审知征聘并得到重用,官至监察御史里行、威武军节度推官,历时八年。他长期辅佐王审知治理闽地,使这一方土地成为唐季乱世间较为安定的区域。其时北方战乱,中原名士李洵、韩偓等人纷纷来闽依附王审知,黄滔应命与文士以礼相待、和诗论文,使闽地文风大振,他还把闽人自唐高祖武德至昭宗天枯近300年间写下的诗作辑录为《泉山秀句集》三十卷,这是福建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可惜散佚于乱世。黄滔晚年离福州回莆定居。

[2]

参考资料

  1. 黄滔,童鞋合,2022-03-01
  2. 黄滔——晚唐五代著名的文学家,趣历史